1793年10月,路易十六的夫人、王后玛丽被推上断头台
提起法国大革命,人们可能不一定会想起罗伯斯庇尔、丹东、马拉或是《人权宣言》,但很可能会下意识联想到断头台——在人山人海的巴黎协和广场上,高高耸立着断头台,“咔”的一声,刀斧下落,一颗头颅滚入断头台的头颅袋中,刽子手抓起人头向革命热情高涨的群众展示,台下欢呼雀跃……
断头台已经被符号化了,俨然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在这机器被发明、被作为正式刑具使用直至被废除的两百余年间,它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其中有罪犯、平民、贵族、革命领袖,甚至包括一些国家的君主。
断头台出现的年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极端的年代。
断头台原型机的发明
虽然断头台是在法国大革命中“扬名”,然而其最初的原型却不是法国人的首创。在断头台和类似断头台的机器出现以前,欧洲常见的死刑方式是砍刑、绞刑、火刑甚至五马分尸等等。
由于砍刑是个技术活儿,很多死刑犯以及他的家人常常会在行刑前贿赂刽子手,以求做的干净利落一点,不要给受刑人增加痛苦。
要知道若是碰上一个“二把刀”的刽子手,连着对犯人的脖颈砍上三四下,受刑之人却还没有断气,那么他们忍受的将是怎样的恐惧与痛苦——被伊丽莎白女王下令处死的苏格兰玛丽女王就经历了一个拙劣的刽子手的三板斧。
为了减轻受刑人的痛苦,断头台的原型机器就发明出来了。类似断头台的杀人机器,最早出现于13世纪的意大利。16世纪,一种被称作“苏格兰女仆”的斩首机器被发明出来,在爱尔兰和爱丁堡地区开始使用。
这是一种带有下落刀片的巨型机器。18世纪晚期,英格兰的“哈利法克斯刑架”革新,这种木质断头台约5米高,刀片是一个斧头。
这些早期的断头台都有类似的问题——由于是木质结构,悬挂刀斧的木质横梁和两侧立柱之间的摩擦力会使得刀斧下落速度变慢,甚至卡在断头台中,这无疑是对犯人的双重折磨。
吉约坦医生与断头台
一般认为,一位名叫约瑟夫?伊利亚斯?吉约坦(JosephGuillotin)的法国医师是断头台的发明者。1789年10月,吉约坦当选法国制宪会议议员,并慷慨陈词“死刑平等”,提议“改良刑具”。
相传1790年,吉约坦同夫人在巴黎观看了一出木偶剧,木偶被舞台上的刑具飞快地切去脑袋,他深受启发。第二年,他请来德国工匠改造了断头台,在试验性地切下几只活羊的脑袋后便被投入了使用,从此成为有名的“吉约坦医生”。
另一个流传下来的故事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亲自参与了断头台刀片的改良设计。由于断头台斩首刀片很容易卷刃,路易十六将其改良为三角形。未料,自己最后竟也被推上了亲手设计的断头台。
也许是路易十六平时喜爱摆弄机械和锁具的爱好,给了他人联想和附会的机会,但实际上,并没证据能证明路易十六亲自改良了断头台这种刑具,就连“断头台卷刃”这个话题似乎也很难传到身在宫廷的路易十六耳中。
需要澄清的是,吉约坦医生也并不是发明断头台的人,这位人道主义的医生不过是提出了“改良刑具使犯人免受痛苦”的议案。断头台的设计,其实是一位叫做安德瓦?路易的医生将意大利的刑具改良而来的,甚至有一阵子,这种刑具就叫“路易刀”。也许正是基于此,人们才谣传路易十六参与了断头台的设计。
1792年4月25日,在法国,断头台的“业务”开张了。首位受刑人是一个拦路抢劫的强盗。改良的断头台被设置在一个高台上,斜刃刀片被施以重力,通过绳索与滑轮控制,木质支架两侧被抹上润滑油脂防止刀刃卡住。“咔嚓”一声,这名强盗一命呜呼。
吉约坦医生对于后来的雅各宾派“恐怖统治”感到震惊,然而却无法阻止断头台以他的名字命名。断头台(Guillotine)与吉约坦医生的名字(Guillotin)如出一辙。1814年,人道主义者吉约坦医生去世后,他的后代将家族易名,以避免与断头台扯上任何关系。
无论如何,被改良后的断头台成为正式刑具之后,接下来就是属于它的波澜壮阔却又血腥恐怖的法国大革命时代。
断头台与法国大革命
在断头台成为正式刑具的第二年,它迎来了自己生涯的“高峰”。
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市民的欢呼声中,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革命广场(协和广场)被断头台处决。一百多年前,当英国议会处死查理一世时,英国民众受到的惊吓多于鼓舞。然而,对路易十六的处决却令大多数法国人民欢呼雀跃。
断头台由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如欧洲中世纪从未熄灭的用于烧死“异端”的火刑柱一样,大革命时代,断头台从未停止工作。
1793年10月,路易十六的夫人、王后玛丽被革命领袖们判以“勾结外敌(奥地利)、镇压革命、与其子路易十七不伦”等罪名推上断头台。
在一年内,断头台处死了法国的国王与王后。这一年9月,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取得政权,开始将近一年的“恐怖统治”,将所有反革命者及嫌疑犯推上断头台,至少数千人在断头台刀刃下落的“咔嚓”声中殒命,被推上断头台的不限于法国贵族,而是针对所有“有反革命倾向的人”。
1939年6月17日凌晨,犯下6项谋杀罪的德国人维德曼在巴黎圣皮埃尔监狱外被执行斩刑
断头台处死的人中,大致比率是四个平民对一个贵族。虽然雅各宾派的专政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法国内部的相对安定,但其消极意义也十分显著。“恐怖统治”下的法国一度变成了偏执狂的裁判所。
1794年春,法军击退反法同盟军队,主和的雅各宾派领袖丹东认为目的已经达到,应当结束“恐怖统治”,不料雅各宾派中的狂热派借机控告丹东与其追随者,将丹东与德穆兰(法国记者、政治家)夫妇等人推上断头台。
罗伯斯庇尔将丹东推上断头台后,未曾料想自己只是大革命的“过渡者”,其党派所主张的方案无法满足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最终被国民公会抛弃,逮捕罗伯斯庇尔的法令于1794年7月27日通过并立即执行(热月政变),断头台又斩下了罗伯斯庇尔的头颅。
处死拉瓦锡
被断头台处死的人,包括王室、贵族、革命领袖、贫民,也包括科学家。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就是在1794年在“恐怖统治”中被处死的。
拉瓦锡用实验的方法发现了氢气和氧气并为其命名,出版的《化学基本原理》推翻了过去被普遍接受的“燃素说”(一种解释燃烧现象的学说,形成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当然,处死拉瓦锡并不是因为他的化学发现,而是因为拉瓦锡是贵族。
除了是个化学家,拉瓦锡正式的工作是“包税官”(收取皇家关税——烟草,盐等),除此以外,他还是国王的财政委员。
拉瓦锡在税务官的工作上做得很好,为国王办了不少事情,解决了很多税务问题,还曾计划在巴黎修建壁垒以打击走私,这些都使得拉瓦锡成为“被革命”的对象。
1794年5月8日,拉瓦锡在巴黎圣母院的断头台被公开处死,一同殒命的还有27人,都是拉瓦锡在税收业的同行。厚重的刀刃落下,人群一阵欢呼,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拉格朗日对此痛心疾首:“他们可以一眨眼就把他的头砍下来,但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再长不出一个来了。”
还有传说是讲,拉瓦锡想用断头台做最后的实验——他和刽子手行刑前约定好了,头被砍下后会尽可能多眨眼,以此来确定头被砍下的瞬间,人是否还有意识。
相传,拉瓦锡被砍头后一共眨眼11次。这当然只是个传说故事,不过这个传说也说明了人们长期以来有的困惑——断头台真的人道么?受刑之后,头颅还会有感应吗?
“少女刺客”之死
在拉瓦锡被推上断头台的前一年,1793年7月,25岁的少女夏洛蒂?科黛被断头台处死。科黛的罪行是杀死了革命领袖马拉。是的,就是名画《马拉之死》中死在浴缸里的马拉。
1793年7月9日,科黛独自一人拜访马拉,声称自己知道吉伦特派的造反阴谋。马拉当时身患严重的皮肤病,经常泡在浴缸里办公。获悉了科黛的来因后,他允许科黛进入浴室向他汇报情况。
进入浴室后,科黛趁马拉不防,用小刀刺入马拉胸口,马拉当场死亡,科黛则平静地等待警察逮捕。审判时,科黛声称自己之所以刺杀马拉是因为马拉在让国家发疯——“我杀死他一个,可以拯救法国十万人。”
国民公会对马拉进行了国葬并将马拉的遗体安葬于“先贤祠”(尔后又迁出),科黛则被押到人山人海的革命广场(巴黎协和广场)行刑。
据说,斜刀落下之后,一名崇拜马拉的行刑人员,十分痛恨科黛,便抓起科黛的头扇了她几个耳光,人们看到科黛的脸涨红了,嘴角甚至因为愤怒而卷了起来。
那一刻,科黛还活着么?
科黛被处死引发了两大讨论:其一,这样一桩刺杀案是个人的单独的行动还是一桩精心策划的政治阴谋?其二,被断头台砍下的脑袋还有知觉吗?
关于第一个问题,科黛在审判中否认有同谋。这样的政治暗杀出自一个妇女之手,这使得革命当局非常愤怒。报纸甚至宣扬科黛已经怀孕并虚构了一个情人,说其情人设计了刺杀行动而由科黛实施。革命当局将处死后的科黛进行了尸检,却只能宣布科黛仍是处女,情人之说不攻自破。
关于另一个问题的讨论却很久没有结果。“断头能否保存知觉”的讨论引起了欧洲科学家的兴趣,以至于流传出拉瓦锡实验的故事传说。
此后的200年,讨论从学理层面进入到实验层次。经过多年的实验和论证,1956年,有科学家宣布:断头台虽然可以导致犯人快速死亡,但死亡并不是立即完成的,断头台是残忍的活体解剖。
在雅各宾派“恐怖统治”时期,仅在巴黎就有1000余人被推上断头台,其中包括国王、王后,当时法国的贵族阶层几乎都没能逃出厄运。此外,法国大革命期间,上至90岁的老妇,下到年仅14岁的儿童都曾经被推上断头台。
历史上一些臭名远扬的大屠杀制造者也钟情于断头台,其中就包括战争狂人希特勒在内。20世纪30年代,德国纳粹从法国订购了20个断头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纳粹使用断头台处决的人数不低于1.7万人。
1977年,谋杀犯德吉安杜比在马赛鲍米特斯监狱被执行死刑,成为断头台的最后一个刀下魂
断头台最后一次出现在法国的刑场是1977年,一位名叫德吉安杜比的谋杀犯成为了断头台最后一个刀下亡魂。1981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宣布废除所有断头台死刑,危害国家安全将被处以枪决,至此,断头台退出历史舞台。
此后,断头台被送进了法国的历史博物馆,成为了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的历史印记、那个极端年代的注脚。
(作者:潘雨晨)
看历史公众号:EYEON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