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我想说:不要让我的不经意,造就了你的失意
生命是一个慢慢丰满的过程,身体的慢慢健硕,意识慢慢成熟;当还是孩子的时候,还没有健硕的体魄,成熟的思想,所有的行为标准总是被大人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在家看父母,在学校看老师,这一切那么幼稚,却不失可爱。
作为老师,深知言行举止的影响,所以慎言笃行,只是这种影响让我感觉鸭梨山大,总是担心自己的不经意造成了学生的失意。
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开学不久的一个下午,A同学捡到一块橡皮,跑来办公室交给我,“老师老师,我捡到一块新橡皮”由于忙于批改试卷,简单的说“好,放在那里吧”。
然而这件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在几天后同样忙碌的下午,B同学跑来告诉我,自己的丢失的笔袋在A那发现了,A说是自己捡到的,可是他怀疑是A偷的,我安抚了B,让他回教室继续上课,让A来办公室来办公室了解情况,作为带了这届孩子两年的班主任,我确信A是不会偷东西的,我只是想了解为什么在捡到别人的东西的时候不及时归还或者是上交老师。
当我把自己的疑惑和他沟通时,他委屈的眼神转向我办公桌上不知道被遗忘多久的那块那块橡皮。我恍然大悟,不必多言。我终于明白,A不是想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是就算上交老师也得不到认可,得不到赞扬,那这么对于只是孩子的他的意义是什么,他不知道。我有些愧疚,我所跟我学生一再强调的拾金不昧的精神,差点被我自己埋没在萌芽中。
我知道这时候是弥补过失的机会,在当天下午临时补加了一堂班会。班会的议题是“为什么有很多帮助跌倒老人的好心人被冤枉,还是有人愿意去扶跌倒的老人?现在的你还会不会扶跌倒的老人?”班会上学生讨论的都很热烈,扶与不扶学生都给出了充分的理由。
最后我总结,为什么有这么多好人被误解,还是有络绎不绝的好人出现?因为做事情应该考虑本身的是非对错,而不是去在意之后的效果。
你无法取悦每一个人,如果你试着取悦每一个人,将会失去自己。
有段时间,发现C的考试成绩不断下降,不该错的地方出错,从试卷上多次修改的痕迹中可以看出,他的对于答案的不确定性。
观察一段时间后找他了解情况。他说,之前一次没考好,在路上遇到我打招呼,我回应的不怎么热情,他就在考虑是不是因为没考好,所以我不喜欢他了不重视他了,之后每次考试他都会浮现出这些问题,所以就很紧张,导致答题时模棱两可,本该会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写了。
感叹当今孩子孩子脑洞之余我努力回想当天的情景,C在跟我打招呼的时候,我正在努力回想之前我妈嘱咐我去超市带的东西。
我跟他说,首先需要明白的是要考好成绩不是因为老师喜欢你考好成绩,而是为自己之后可以能争取更多的选择。第二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要寄托在别人的情绪里,因为每个人不同的标准,要是想取悦每个人自己得累死,最后还活的四不像,我让他试着不要去想你别人怎么想,上课时,就只听课,考试时,只想怎么答题。
几个月后,再和他聊天,他表示这几个月自己过得更快乐了。
从教几年不得不感叹,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要具备十八般武艺啊,在班级里我们要缜密的侦探素质,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判断谁是破坏班级纪律的始作俑者;我们要有卓越的演员素养,不管内心是多么的波涛汹涌,外表也要表现的波澜不惊,因为要以德服人;我们还要具备相声演员的技能,说学逗唱一样都不能少,这样才能保证一堂课的质量;我们教师还得具备心理学家的细腻洞察力,要从学生的颜色行为中留意学生的身心健康……
只是,老师具备再全面的能力,但还是一个普通人,必然有力所不及的地方。长久以来,我们老师被标签为蜡烛、园丁等等,对此,我们老师深知“教师”不只是职业这么简单。可是对于这些寄托期待和神圣化形象,更想被学生和家长看作为普通人,因为教育是彼此温柔相待,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影响孩子不断成长的同时,我们也慢慢成为趋于完美的人……
用爱做教育 用心做服务
关注海豚课堂(haitunclass)
获取更多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