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沉浸在刚刚女友的唠叨中回不过神来吗,别抱怨了,这有可能是基因决定的。
最新的研究表明,女孩脑区内与发声和语言相关的FOXP2蛋白含量比男孩多了30%。FOXP2基因与许多哺乳动物的语言功能密切相关,这项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它可能是发声进化中的关键。
尽管人们不断强调性别的平等性,但在许多方面世界仍然是由男性主导的。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在语言方面,女孩天生就比男孩表现得更好。如今,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种与发音和语言进化相关的基因,这种基因在啮齿类和人类中有着显著的性别活性差异——它们在女孩体内会产生更多的蛋白质。但是一些研究者认为对此基因在人类和动物语言交流中的影响力还言之过早。
2001年,语言研究界有一个震撼的发现:一种称为“FOXP2”的基因似乎与语言功能密切相关。研究者曾认为FOXP2有可能只是与人际交往相关的众多基因中的一种,但随后的发现表明,他们低估了它的重要性。例如,此类基因在人类和黑猩猩体内分别产生的蛋白质有两个不同的氨基酸,并且在500万到700万年前人类和黑猩猩家系分裂后似乎经历了自然选择(尼安德特人产生的此类蛋白质与智人相同,所以可以推测我们的进化表亲也拥有语言功能)。之后,人们还发现FOXP2基因与其他动物的发声相关,包括小鼠、鸣禽、甚至蝙蝠。
于此同时,大量研究证明了过去的结论,女孩学习语言比男孩更快更早,她们更早学会第一个单词和句子,同时更快地积累更大的词汇量。但是这些研究结果颇具争议,因为很难将先天和后天的影响因素分开,并且差异会随着儿童的成长而消失。
为了弄清FOXP2是否在性别差异中起着一定作用,巴尔的摩市马里兰大学医学院(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的心理学家J. 迈克尔?巴尔斯(J.Michael Bowers)和神经科学家玛格丽特?麦卡锡(Margaret McCarthy)领导团队开始研究幼年大鼠的叫声,它们在与母鼠分离时可以发出超出人类听觉范围的超声波。团队分别记录了4天大的雄鼠和雌鼠在与母鼠分离时大约5分钟左右的叫喊声。雄鼠和母鼠都叫了几百次,但是雄鼠发出的叫喊次数是雌鼠的两倍。这项研究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上。当幼鼠回到笼内,母鼠可以更快的发现雄鼠,后续的实验表明这是对更高次数叫喊声的响应。团队随后处死了8只4天大的雄鼠和8只4天大的雌鼠并检测了它们大脑中FOXP2蛋白的含量。雄性大鼠在发声功能脑区和杏仁核,大脑皮层,小脑等具有认知功能的脑区中蛋白的含量是雌鼠的两倍,而在与发声无关的脑区,如下丘脑,蛋白质的含量没有区别。为了证明FOXP2使雄性大鼠发出更多叫喊,团队接着向雄性鼠脑部注射了一条RNA链来抑制这个基因的部分活性。这些雄性鼠的叫喊声减少了,与雌性鼠的表现相似。
最后,研究者对一组在24小时内意外死亡,4至5岁的儿童进行了一次小型研究。他们分析了5个男孩和5个女孩大脑中部分左额叶皮层(称为布罗德曼44区 Brodmann area 44,这个区域与人类语言相关)的FOXP2蛋白含量。与大鼠的结果相反,研究人员发现女孩大脑中的FOXP2蛋白含量比男孩多了30%。
团队总结道,在大鼠和人类中,“更爱交流的性别”拥有更高的FOXP2水平,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基因和其产生的蛋白在发声能力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强调了过去未报道的单基因性别差异,它在语言进化中的潜在地位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麦卡锡在《科学时间》(ScienceNOW)中说道。
加拿大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神经内分泌学家德韦恩?哈姆森(Dwayne Hamson),认为这篇论文“令人非常兴奋”,并且“用极具说服力和引人注目的证据表明FOXP2是哺乳动物交流的关键分子”。但是,现任职于荷兰奈梅亨的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sycholinguistics)、FOXP2基因的共同发现者西蒙?费雪(Simon Fisher)则认为,儿童样本那么小,年龄段也很狭窄并且仅研究了一个脑区,就得出“人类性别差异的巨大结论”并不严谨。并且,他反对将幼年大鼠的叫声和人类语言简单的混为一谈。他说人类婴儿的哭声或许可以类比为幼年大鼠的叫声,但是“说话和语言,比简单的发声要复杂和有趣得多”。
(翻译:顾卓雅;审校:朱佳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