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不是“灵丹妙药”,夸大宣传不可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也居高不下,逢年过节、探亲访友、看望病人,都少不了买些保健食品,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保健食品种类多、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如果盲目听信广告宣传或者导购员介绍,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消费提示:切勿听信虚假夸大宣传,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

相关概念

保健品可以分为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保健化妆品、保健用品等。所以,保健食品属于保健品,保健食品和保健药品是有区别的,保健药品具有营养性、食物性天然药品性质,应配合治疗使用,有用法用量要求,如目前带“健”字批号的药品。

保健食品具有食品性质,如茶、酒、蜂制品、饮品、汤品、鲜汁、药膳等,具有色、香、形、质等要素。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效,适用于特定人群。一般食品不具备特定功能,无特定的人群食用范围。保健食品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它是人体机理调节剂、营养补充剂,而药品是直接用于治疗疾病。

总之,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形);其次,它必须具有一般食品不具有或不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即第三功能;再次,它不是药品,不能取代药品作为治疗疾病的产品。

选购指南

随着广大消费者对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保健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保健食品质量问题也不时见诸报端。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与一般食品质量安全大致相同,比如农药残留、有机污染物、重金属超标、抗生素残留、毒素、微生物污染、掺入违禁药物等问题。

为了能在庞大的保健食品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一些保健食品企业利欲熏心,利用广告效应,夸大宣传自己的产品。有的只有一种保健功能,却在广告时说成是具备多种功能,有的模糊概念,混淆视听,迷惑消费者,还有的则扩大适用范围、适用人群及食用量,混淆保健食品与药品的界限,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往往在洗脑式的大力宣传下失去理智,大量购入保健食品,甚至是伪劣保健食品,损害身体健康。所以,选购保健食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查看产品批准文号

保健食品由国家食药监总局统一规范为“国食健字”标志,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格式,国产的为国食健字G+年代号(4位数码)+顺序号(4位数码);进口的为国食健字J+年代号(4位数码)+顺序号(4位数码)。批准生产的保健食品均可在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查询到,查不到的就不要购买了。

2. 查看企业卫生许可证号

选购时,应查看包装上是否标注有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可到企业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网站查询。

3. 查看保健食品专用标志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蓝帽子”,另外还要查看说明书内容是否齐全,说明书是反映保健食品特定保健功能的重要载体,涵盖主要原料、功效成分及含量、适用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规格、保质期和注意事项等主要内容。说明书内容书写不规范、内容不完整的,我们要持怀疑态度。

4. 注意产品禁忌

保健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调节机体功能,因此要对症选购。要详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看看自己是不是该产品的适用人群,老年人、体弱多病、慢性疾病患者、儿童、青少年、孕妇更需要注意产品禁忌,谨慎选择。

5. 查看产品原料及其有效成分

任何保健食品,都会标明主要原料和功效成分,要查看该保健食品所具有的保健功能是否与所标注的原料和有效成分相对应。

6. 谨慎购买

大家一定要按照自身情况和需求,挑选适合的产品。切勿轻信广告宣传或者贪图便宜而盲目消费。保健食品是食品的特殊种类,不能代替药品,有病还需要去医院及时治疗,如果是养生需求,就要坚持合理饮食,从食物中获取全面营养。

7.正规渠道购买

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索要正规的销售凭据,切忌通过传销和会议销售等途径购买保健食品。

8.投诉举报电话

遇有虚假宣传产品疾病治疗、预防功能的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可拨打12331电话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