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烧钱大战已结束?对战局的三点猜想

打车软件争夺战还在继续,竞争的背后是大佬们对移动支付市场网络金融理财、大数据三大金矿的争夺,谁先抢到市场,谁就抢占未来商机。打车软件行业里有句狠话,没有第二名,唯剩下的那一个,是胜者。不管谁胜谁负,这场战争将带来哪些变化?且看笔者对战局的三点猜想。

猜想一:【市场】市场细分,出租车与约租车服务共存。

互联网分析人士孙杰指出,打车软件最终会回归理性,回到做好产品和服务上来,寻找健康的商业模式才可持续。现在的价格战,其实是双方产品和服务差距太小导致。相比之下,“优步”的服务方式让我们眼前一亮,它走的是高端的商务路线:提供高档车,自动给司机派任务,车内免费网络服务,自动从信用卡扣费……

国内打车软件竞争的同质化与我国出租车市场有密切关联。在我国,甚至是北京等大城市,出于成本考虑,出租车所选用的出租车很少高端品牌,而在国际市场与此不同,英国出租车有不少是VOLVO轿车,纽约的出租车不是林肯就是凯迪拉克,东京的出租车大都是排量2.8以上的丰田、尼桑、本田。近年来,中国出租车市场有高档化趋向,加上国外打车软件的竞争,或许会催生出打车软件更精细划分的市场和更多差异化的服务。

此外,根据经营范围不一样,出租车市场分为出租车和约租车市场,前者可以从事街道巡游、站点候客和预约租车服务;后者只能从事预约租车服务。不难看出,嘀嘀打车与快的打车的市场高度重合,如果今后打车软件业务扩展,把约租车、甚至是闲置私家车市场也纳入其中,或许能开拓出一片新的蓝海。

猜想二:【盈利】广告投放、抽成与大数据产品

打车软件行业烧钱,其背后是两个不差钱的“金主”,资本主动介入,资金源源不断地砸来,让这场烧钱战能继续下去。虽然两位大佬醉翁之意不在酒,看重的是其背后的移动支付市场,但是最终烧钱是手段,盈利才是目的。烧钱战结束之后,选择适当的盈利模式成为商家重要的考量。

国外几款打车软件中,抽成是一种常见方式,收费服务也是一种手段。日本从2011年也推出了智能手机的便捷叫车服务,乘客下载叫车软件,可以在手机上设定乘车的起始地,对于语言不通的外国乘客、残疾人等不容易用语言沟通的乘客来也非常方便,软件对提供的服务进行收费。

易观国际移动互联网应用及终端分析师王健认为,打车软件盈利有三个方法:一个就是向乘客端收费,比如我乘客买一个卡,那我在打车的时候是有优先权的。同样的方式也适用于司机端。另一个发展就是类似于手机地图嘛,融合生活服务做一些推广。另外一个就是大数据,记录用户的行为,做好的话能形成数据产品。此外,广告投放是一种可以考虑的盈利方式。

综上,笔者认为,走收费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产品盈利应该是新时代的“新玩法”。

猜想三:【监管】技术、市场共同参与完善市场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如今可以形容一些的哥的工作状态——左边手机装嘀嘀打车,右手装快的打车,为了吃两头补贴,有些的哥还会教授打车“攻略”。由于要不断注意打车软件有没有新的生意,有些的哥在驾驶时不得不三心二意,在看路况的同时还要照顾不断响起的软件,给乘车安全带来隐患。

目前这块监管在法律法规尚存空白,但打车软件可以从技术层面解决安全驾驶问题。据比特网介绍,美国纽约有一款名为Zab—Cab软件的打车软件,它严格遵守纽约市的交通法规,司机在行驶时禁止使用手机,只要出租车处于行驶状态,该软件就会把手机屏幕变成灰色而无从查看,车一停,司机就能精确地看到附近订单请求的所在位置。

此外,有些的哥提出,软件推送乘客打车信息的精准度不高,软件提供的是整个城市范围内的叫车信息,而不能根据区域划分,提供差异化服务,而这一点,正是叫车电话的优点,根据GPS定位,给司机师傅提供更有效的信息,避免了信息噪音。提高信息推送的精准度,是打车软件技术提升的可行之策。

同时,随着打车软件的盛行,司机“挑肥拣瘦”、乘客“爽约”等情况也成为一大问题,打车软件的优惠补贴以及加价功能又被人诟病为扰乱市场秩序。一些城市已经开始用行政管理的手段对付“加价”和“拒载”现象。但出租车的运营终究还是市场行为,不适于用强硬的行政管理手段,应由市场发挥定价、调节的基础性作用,有分析认为,淘宝模式值得借鉴,通过让司机和乘客互评的形式来引导平台形成互信友善的氛围。据《青年时报》报道,也有人针对打车软件制作了一批售后服务卡,以此了解本车队司机的服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