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纸上谈兵简介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记载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如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选自《史记》)
赵括纸上谈兵疑点
史记只是司马迁照抄前代史书而通过自己的一点文学加工而编撰而成。可以说司马迁不了解赵括。而了解赵括的是赵国人,秦昭王,白起等热人。但是随着秦始皇烧毁六国史书,真相付之一炬。
1.赵国和秦国是死对头,秦国在统一六国过程中和赵国交战死伤最重,特别是长平一战死伤惨重,这对于秦国将士来说是一种永远的痛。就像日本篡改战争中死亡人数一样,把伤亡6000篡改成伤亡600。这是出于一种心虚和痛苦的心理。
2.战局对于赵国来说非常不利,有利于抹黑赵括,因为赵国数次犯错误。而且可以把战争失败的原因全推到赵括身上,因为廉颇虽然一开始交战大败,但也及时守住了要害。但赵括数十天就全军覆没,可谓是赵国的最大罪人。
3.赵括年轻,可以把赵括抹黑成冲动的书呆子形象。世人不都认为年轻人容易冲动吗?
4.秦国作为长平之战的胜利者。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誉,俗话说不是我太强,而是赵国太弱,通过夸大对手的无能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是件很有趣的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这句话把赵括描绘成一个狂妄自大的学者,自古以来狂妄自大都没好下场。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这三句话把赵括描绘成一个把战争当儿戏的人,并且诅咒赵国用赵括为将必败。这些都是事后诸葛的话,秦始皇通过赵奢的莫须有的话抹黑赵括。秦始皇未卜先知?知道赵国早晚大祸临头?那时候秦始皇还没出生呢?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上面这几句话中借赵括之母的话把赵括描绘成一个爱财如命的人,这和父亲体恤将士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赵括不爱惜将士,不适合做元帅。
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馀,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这上面这几句话还通过表扬赵母有先见之明,因此才保全家人性命。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这句话借蔺相如的话抹黑赵括是书呆子,这也是所谓的纸上谈兵的由来之一。
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
这几句话说秦国拿廉颇没办法,只能用反间计换赵括上。这也为抹黑赵王相信反间计而很昏庸埋下了伏笔。
通过以上话,可以看出,秦始皇抹黑赵括都是借赵奢,赵母,蔺相如的话,而且还通过反间计抬高赵括。
观看白起王翦列传后,发现对赵括的记载漏洞百出,绝对是抹黑赵括。先是对地形的模糊记载。长平之战秦赵交战的只有长壁,二漳城,西壁垒。这三块地方不考古的话,谁知道在哪里?秦赵一百多万大军厮杀,大军可以说是蔓延数十里。为何史书记载却这么少?这是秦始皇故意刻意淡化这场战争,其目的是为了让后人忘掉这场悲惨的战争,忘记仇恨,秦赵冤冤相报何时了?战争的仇恨太大了。三国志对于只记载姜维手下只有廖化,张翼等数位大将也是为了刻意淡化历史,魏国和蜀国是死对头,只有淡化历史,蜀国和魏国的后人才可以忘记祖先的仇恨,不互相厮杀。
赵括是否有能力
但是赵括到底有没有能力,从三个方面能看出来。
一:若是当其时赵国真的是集中了四十万兵力在赵括麾下,别的不说,光是赵括能够管理好这四十万人,能力就不会差得去什么地方。要知道,当其时赵军的一大部分中层军官可是被赵括替换了。
二:长平之战的秦军伤亡,主要就是赵括带来的。要知道,那个时候的秦军主帅已经不是王陵或者是王龁,而是白起。估计白起在面对这样的伤亡,估计都会跳脚骂娘。
三:赵军出击之后被围困,史书当中可是很明确的记载了一个情况:赵军阴杀相食。在这么一个情况下,赵括居然还能够集中五千人突围而赵军居然没有暴动,换成廉颇都不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正常的情况而言,赵军要围攻赵括,自谋生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文章由本作者(我是三甲第四名)首发于:blog.sina.com.cn/s/blog_1669659fb0102wx3w.html,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