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让许多人的餐饮梦血流成河!

相信生活在2016年的人,对“众筹”一词并不陌生,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力量,众筹帮很多草根创业者实现了梦想,完美诠释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至理名言。

2014年作为众筹元年,一大批众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新生,连阿里、京东等巨头也来分羹。如此耀眼的众筹形式,让很多人以为可以实现轻而易实现梦想了。

2015年众筹却经历了过山车般的翻转,从被狂热追逐到被质疑回避。

2016年还有多少留在场上,众筹发展常态究竟如何……

众筹,让很多人的梦想血流成河

众筹,帮助很多人实现了梦想。但是,最终他们的梦想却血流成河。

到目前为止,从各大媒体曝出的众筹失败案例非常之多,尤其是包括咖啡馆在内的餐饮领域。众筹开店的美好向往,一旦变为现实,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并不是因为众筹没有完成初始资本的筹集,恰恰相反,很多失败项目的背后,都开始于一个异常成功的众筹,而死于人们对众筹项目的想象力爆棚。

比如下面这些名单中曾经光芒夺目的名字:

餐饮众筹失败连连,最近已经曝光出很多餐饮众筹失败的案例:

(1)长沙:印象湘江世纪城店,号称最大众筹餐厅倒闭,93个股东100万元众筹款化为泡影。

(2)北京:HerCoffee,66位海归白富美,众筹132万,开业一年后倒闭。

(3)武汉:CC美咖,50位美女股东众筹100万,3个月后关店。发起人感言众筹咖啡厅是不可能的。

(4)长沙:炒匠餐饮,5万参股十分之一,轰然关门,投资人血本无归。

(5)东莞:很多人咖啡馆,141人参股,筹资62.5万元,一年后倒闭。

(6)杭州:聚咖啡,110人众筹60万,运营一年半后倒闭。

在众筹概念还未火烧大江南北之前,互联网上众人集资开店的创意已经率先落地,比如“很多人的咖啡馆”,后来某江湖大V还号召过一个“很多人的餐馆”,只是貌似并没有什么下文,但这些创意远在2014年以前就在互联网上掀起过现象级的风潮,“很多人”甚至在后来成了众筹的泛品牌,在中国广袤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一夜筹出。

众筹者中幸存者的生存现状

被寄托了众人梦想

2011年,有互联网行业背景的3W咖啡馆创始人马德龙、鲍艾乐和许单单在微博上发出号召,征集资本开一个专为互联网行业聚会提供场地的咖啡馆。此举一出,得到了很多行业“大佬”的支持,3W的股东一下增加到100多人。2011年年底,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的3W咖啡馆开始营业。

他们开第一个店的时候在立方庭,230平方米,募资40多万元,从装修到开业实际花了200多万,而现在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店有1300多平方米,按每天每平方米8元算,一个月光房租就要30多万,而电费一个月就要7万元,所以咖啡即使卖得很火爆,他们的收益也不是很乐观。

另外为拓展收入来源(同时配合他们的孵化器平台),他们还有个比较明显的收入,就是面向创业者出租工位,一个工位一个月1000元左右,按100个工位算,他们一个月可以有10万的收入,但是这些远远不够,即便他们还有拉勾网,还有投资、孵化器平台,还有传媒,这一堆的平台收入总体算下来,他们也只能保持营收持平的状态。

       

而能维持这个状态的3W咖啡馆,背后有专业的投资人如徐小平的支持。由于3W咖啡馆曾经接待过李克强总理,使得3W成为创业咖啡馆中最风起云涌的品牌,基本是北京海淀创业大街最火爆的咖啡馆,每天都座无虚席,仅就总理同款的咖啡很多时候都会卖断货。然而即使如此,咖啡馆也没有盈利,更何况那些众筹来的承载各种梦想的咖啡馆呢?

  • 大学生众筹的餐厅靠学生市场已盈利

由于主流媒体鼓励创新和创业,很多人仍旧愿意采用众筹这种以小资金撬动社会大资金,汇集众人力量启动创业的方式。

2016年3月21日,各主流媒体发布了一篇“北京学院路高校圈众筹200万开餐厅,每半年分红一次”的报道,以褒扬的态度报道了由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十余所高效若干同学众筹的一家叫作“后会友期”的餐厅。

这个众筹项目的起因是中国农业大学大三学生潘同学一直想在学校附近开一家餐厅,于是就采用了众筹的方式,在自己学校和周边临校在内的十几所大学面向学友们发起项目众筹,他们的口号是:最少只要投入1000元,就可以拥有一家“自己的餐厅”,经过半个月的路演,潘同学的项目便募集到百余万元,巡回路演三个月(路演PPT包括了餐厅的经营理念、运营模式、众筹设想、股东权益、监管机制等各方面内容,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情怀和理想),总共募集资金200万元。

目前,这家餐厅已经正常营业,根据创始人表述餐厅已盈利。餐厅的墙上有一行醒目的字:“学院路上的饭局被我们承包了。”表示了这家餐厅的经营野心。

这样敢想敢干敢挑战的大学生众筹项目值得认可。首先认可于青年人的创业热情;其次,青年人玩起众筹,完全不逊于社会上的任何优质众筹团队。至少,看到了这个项目核心的利益分配和风险控制方式:按照合同规定,“后会友期”餐厅经营收益的77%将用来发给众筹的股东,按照其投资比例,以现金的形式每半年分一次红。如果亏损到30%会立即进行破产清算,变卖资产,把剩余的钱退还给大家。

众筹的误区:众筹为什么会失败?

可见众筹成功的开店指数,并不取决于开始众筹有多成功,人物有多大牌,品牌有多知名,而是要看众筹团队本身的实操能力。

没有实操能力作为支撑的众筹,开始有多成功,结果就会有多失败。仅凭梦想和热情,梦想注定会中途溺亡。

众筹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但如果运用不得当,这些优势在日后的运营中都可能变成劣势,成为阻碍前进的负能量。

误区一:人多力量大

某些时候,众筹到的人越多,也意味着众筹到的资金越多,获得的支持越多,也就越成功。

但在实际运营中,每一笔资金和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麻烦,尤其是那些外行企图领导内行的情形,会让一个好的项目从正确的轨道上跑偏,最终万劫不复。

因此众筹应该设定门槛,就像很多融资企业会拒绝某些机构的投资一样,每笔钱背后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决定日后合作的顺畅程度。

一般情况下,众筹对资金话语权是有约定的,对认筹人也是会进行筛选的。但是很遗憾,这两点很难进行量化,有的时候要靠众筹者自己的社会阅历和对资金的判断能力,别无他途。

误区二:民主决策

由于很多众筹是基于股权来进行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东可以根据股份行使股东权益。于是,很多众筹企业便以民主表决的方式进行决策。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把权力集中在正确的少数人手中,比分散表决更有执行力。而正确的少数人,应该是能掌握和肩负这个企业走向正向未来的人选。

好的项目,必须交给正确的人,这样才能有好的结果。

无用的表决,不如变成追随,这样更具有现实意义。

误区三:朋友圈消费力支撑说

很多众筹餐厅的失败者,在众筹之初都做着一个莫名其妙的梦,这个梦的段落大意就是:众筹的股东就是餐厅的消费者,进而股东的朋友圈将成为支持餐厅运营的基础客户。借此得出推论,只要众筹有足够的股东参与,特别是有足够影响力的股东参与,那就意味着餐厅找到了足够的消费者和买单人。

很多餐厅众筹项目的失败,最终就是告诉大家,股东和股东的朋友圈没有那么大的消费能量去支撑项目的日常运营。作为一个社会经济体,存续的最简单基础,应该是这个业态或者这个店面的运营能够获取足够的陌生顾客。梦想靠股东和熟人消费做支撑,是该醒醒啦。

误区四:权利义务不明确

众筹股东权益不明确,项目失败大家赔钱相对还是简单的结局。万一项目很成功,运营不错,就会面临各种利益纷争,导致彼此不和,最终只能分道扬镳。

总结:

众筹出现时,许多人把它当做创业的灵丹妙药;但众筹创业却是一个伪命题,当你的商业模式不清晰、你的团队没有经过磨合、你的产品没有经过市场检验,你想要通过众筹来创业和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做餐饮,如果你想众筹,还是理清楚了这些再去吧!否则,它只能让你的梦想血流成河。


  • 文章来源:养生食材陈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