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雕作品的价值有“三分天成、七分造化”的说法,也突显出后期的设计与雕刻对于一件翡翠玉雕成品的重要性。
不同风格、流派的玉雕师们,用自己的双手和不同的创意让我们至今仍能看到玉雕这一门古老的手艺,并且古今结合,不断创新,让其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如今,无论是设备还是工艺,都越来越先进,但还是有不少古老的玉雕技艺逐渐消失,比如链雕、镂空雕。
但在古代没有那么优越的环境却能出产那么多工艺精湛的作品,这无疑让我们更加佩服和珍惜那些巧夺天工的古代翡翠玉雕!
翡翠因其美丽和稀有,在乾隆朝早期到中晚期的短短五六十年间就从鲜为人知的一般玉材一跃成为价值最高的“玉石之王”了。
观如今收藏于各处博物馆中的乾隆及嘉庆时期翡翠材质的宫廷摆件及玺印等,无不是制作极其精美的佳作,足见当时对翡翠材质的重视。
清代,翡翠处于发展高潮,翡翠雕刻也自成风格。清代翡翠玉器品种和数量繁多,以陈设品和玉佩饰最为发达。
陈设品有按青铜器为祖型的仿古形式器皿及各种仁兽,瑞禽的造型,新增的品种有山水、花鸟玉山,浮雕图画式的玉屏等。
玉佩的品种更为丰富,成为各阶层民俗事项和服饰广泛佩戴使用的装饰品和吉祥物。此外兼有实用功能的各种玉器皿,文房用品数量和品种也较历代多有增加。
“玉以成器物者更珍贵”,因此古代翡翠玉雕要求用料体积够大,要求玉的原料完美度更高,材质上要求厚度均匀、对称,对工艺的要求也更高。
清代翡翠在制作上以乾隆时代为分界线,前期治玉重视选料,由于开采条件改善,采集到的优质玉数量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
材质的精美,为这一时期能产生许多珍宝性艺术品,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工艺加工方面,琢工精巧,光工细腻。
乾隆时代的玉器皿的轮廓线都极规则,横平竖直外缘及子口转折严整挺拔,棱角多呈劲挺锋锐状。
就连起凸的浮雕图案边缘,也处理成锋利边线,观之剔透,触之扎手。在抛光工艺上也很讲究,一般细光处看不见雕琢的痕迹,细光能达到玻璃光亮度。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的翡翠玉雕更追求创新,但欣赏过博物馆里的这些古代翡翠玉雕后,还是依然觉的它们的美登峰造极,已经无法被超越了吧!
【老王论翠】老王,云南爱翡爱翠珠宝创始人,用生命去拥抱翡翠的极度痴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