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妈妈三十岁就"死"了

我们的国家向来有压制个人利益的习俗,自我牺牲一直是个令人憧憬的词汇。一个男人不顾妻儿老小,老婆生娃老娘病危自己还奋战在工作第一线,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行为是值得歌颂的,是可以上《新闻联播》的;一个女人放弃自己的前途和事业,伺候老人、伺候男人再伺候孩子,便是所有人眼中的贤妻良母,甚至可以是“道德模范”;相反,如果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积极实现个人价值,居然会为人所不齿,多么变态的世道?当然,在过去那个危及民族存亡的困难时代中,强调集体利益无可厚非,如今时代变了,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身边很多妈妈,年轻貌美,风华正茂,却在青春正当好时生了个娃,然后所有心思都放在娃身上,再没有自己。自己的脸可以不洗,却见不得娃屁股出一个疹子;自己可以穿地摊货,娃身上所有物件一水都是海淘货;自己可以没事业没追求,但是娃必须学这学那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些“好”妈妈们,看着自己身材逐渐走样,却享受着圣母般的骄傲,仿佛为孩子付出一切便是最伟大的牺牲。很多妈妈群中"我牺牲我自豪"的言论居然蔚然成风。

我不是独身主义者,我知道家庭不会让女性失去自我,生娃不是女人青春的终结,地摊货也不是不能穿上身。我只想说:有个这样的妈妈,真倒霉!

举一个身边比较极端的栗子,这是个小学生的妈妈,她全部心思都在培优上,一周七天孩子要上十个兴趣班,几乎每天的晚饭孩子都是在去往兴趣班的路上匆忙解决的;孩子最喜欢的课是游泳课,只有这门课对他来说是玩。妈妈经常处在焦虑中,听说哪个同事家上了个什么兴趣班就非报不可,否则便睡不着觉。问其原因说:现在社会竞争那么大,现状不学哪有好前途。其实,妈妈的焦虑并不是真正为孩子,而是自己的人生停止进步,自己无法再去面对社会压力,这个死去的妈妈只能把焦虑传递给孩子。所以,毋庸置疑,她的孩子也是焦虑的,他也只能一直焦虑下去,多可怜的孩子。

奉献的背后是占有和控制

最近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了解到这一类妈妈,很多是典型的奉献型人格(The Helper),但是伟大的奉献并不意味着无所求。天!这才是最要命的。在这类妈妈口中,她们不求“回报”,只希望孩子懂事、听话。听话,这就是奉献型妈妈的所求,所谓听话的本质是控制。“我为你牺牲那么多,我为你付出那么多,所以你必须听我的。”因为妈妈没有自我,所以孩子必须代替妈妈去实现。那么这个孩子多可怜,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一个幼小的身躯,背着一个硕大的没有生命力的母亲艰难前行。因为他的妈妈在他出生的那瞬间就“死”去了。

如果,孩子不如奉献型妈妈设想的那样长大,他们妄图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便会视为“背叛”。在很多这样的家庭中,一旦孩子想要脱离父母的控制,奉献型妈妈会选择极端的牺牲方式来逼孩子就范。电视里看到一个妈妈因为儿子不想上大学而向孩子下跪;一个朋友因为想要选择自己的婚姻,妈妈用自残逼她和男友分手;另一个朋友每次表达想要辞职带孩子的意愿,她的妈妈就各种寻死觅活,哭着说“我培养了你这么多年。。。”

很多妈妈挂在嘴边的话是:我真是欠你的;其实她们潜意识里想要的是让孩子感觉他们欠父母的,潜台词是:“我都这样了,你还不听我的?”

当一个妈妈被奉献感包围,她就会变成可怕的控制者,因为不甘于牺牲,所以一个灵魂“死亡”后她的人生意义要被另一个灵魂来承担,这个可怜的灵魂必然是那个接受了所有“爱”的孩子。然而,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妈妈,能培养出一个人格独立的孩子么?这个问题无需回答。一个“死去”的妈妈,怎么可能塑造一个鲜活的生命?

当然,我并没有说孩子不需要培养,也不反对女性做全职妈妈,大家不要误读。我当然坚持“生下来就要负责养”的道理,事实上,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因为人格的独立与是你否做妈妈无关,与你是否有工作也无关,只要明白你的人生为谁而活,无论如何选择都只是时间分配的问题,并不会因此而失去自我。

我认识很多妈妈,身在职场,心已沦陷。她们朝九晚五应付着完全无感的工作,心里想的是一有时间就打开某宝给娃淘货,她们认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了,唯一的信念就是培养孩子。孩子就是她们的人生意义,生下来就要背负另一个人的人生意义,谁愿意?为什么我会反复说这些孩子可怜,因为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如果妈妈一定要“死”在孩子身上,孩子就必须承担别无选择。

好朋友Jessy老师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世界上有三种笨鸟,一种是先飞,一种是根本不飞,一种是下个蛋期望孵出来的小鸟飞。你是不是那只下蛋之后就不想再飞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