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名将戚继光竟然还是个军事工程专家?

隆庆二年(1568年)十二月,土蛮部长昂、董狐狸等率所部屯聚会州,试图进攻铁门关、董家口、榆木领、青山口、擦子崖等处。戚继光当时正在墙子岭,闻讯赶至青山口,击退攻打边墙的土蛮部前锋,乘胜出关,逐退土蛮此次进犯。


大同镇孤立的边墙和墩台

借此一战,戚继光审视了蓟州镇边墙,提出了重整边墙的建议。自嘉靖年重修北边以来,相当多的边墙和墩台是孤立起来的,墩台是墩台,边墙是边墙。两者互相不能很好的依托,蓟州镇的边墙,绵延长达二千里,一处出了毛病,其他各处虽然坚固也均遭祸及。边墙单薄低矮,守御的时候,军士暴立暑雨霜雪之下,无所借庇。军火器具如果临时起用发往前线,往往来不及;如果收放在边墙之上,则没有可以贮藏的地方。如果敌势众大,乘高四射,守御的士兵无法站立。一处被破,两侧无可遮拦,士兵只得相望奔走。敌寇如果大势突入,边墙实际上无法抵御,年年修建却年年被破。于是戚继光上奏加厚边墙,跨墙建筑空心敌台,将可以通行人马的地方全部堵塞。


宣府镇独石口长城

戚继光修筑空心敌台的本质,是将边墙当作城墙来修筑。敌台因地制宜,多为高10~13米左右,周长在38米~60米左右。险要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百四、五十步,或二百余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相救,左右而立。这些空心敌台一般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下部为基座,用大条石砌成,高与城墙相同。中部为空心部分,有的用砖墙和砖砌筒拱承重,构筑成相互连通的券室,有的用木柱和木楼板承重,外侧包以厚重的砖墙,形成一层或二层较大的室内空间,以供士兵驻守,存放粮秣和兵器。

上部为台顶,多数敌台台顶中央筑有楼橹,供守城士兵遮风避雨,也有的台顶铺漫成平台,供燃烟举火以报警,而无楼橹。上下台顶有的在楼层间开洞,利用绳梯、木梯,有的在砖砌墙体中留出仅供一人通行的砖砌或条石踏步通道。中部空心部位开箭窗和楼门,其数量随敌台大小而异。一般每层前后各开三个炮口,左右各两个炮口,较大的敌台每面开四或五个炮口。在戚继光的主持下,隆庆五年(1571年),蓟州一带长城敌台工程完成。从此以后,在东起山海关,西到镇边(今昌平县西)的两千里长的防线上,矗立着1017座雄伟的敌台,随着地势,高下相间,突兀参差,蔚为壮观。

八达岭长城

在修筑工事的同时,戚继光也加紧对士兵进行训练。鉴于原北军士兵将领自持曾经的功绩,对其训练有所抵触,戚继光再次请求调其原部士兵以为榜样。明廷批准了他的建议,允许他召集三千旧部北上。当浙江兵抵达蓟镇时,戚继光命其在郊外列阵,同时邀请北军将领前往阅兵。当时天降大雨,浙兵从早上一直站到傍晚,在暴雨中立定不动。原蓟镇的将领士兵极为震惊,从此不敢不再听从戚继光的命令。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