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帮帮Ta,但我害怕惹祸上身”

小友说:性别暴力一再发生,于是衍生出许多两性对立的骂战。或许在愤怒的时候,我们应该认清,要对立起来的群体并不是男性,而是那些犯罪者。

编者按:

在性别暴力中,我们通常会听到两种声音,一种无疑是对犯罪者的抨击,而另一种则是对受害者的谴责,认为若不是你本身有不对的地方,怎么会招来这些是非伤害。产生这种认知的人我们会认为ta是相信“世界公平假设”的。

公平世界假设(Just-World Theory/Hypothesis):指的是一种认知谬误。相信这种假设的人认为世界是公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坏事不会降临在好人身上。因此若某人遭遇不测,则一定是因为ta做了坏事,或ta自己有疏漏。

这种认知谬误是谴责受害者的思维基础。它同时让思维持有者在意识中保持自我的安全:只要我没做错事,坏事就不会降临到我头上。但这实际上是不符合实际的。

正文:

我所在的大学有一个非官方的脸书页面,里面是学生们发布的学校生活和吐槽点滴。池塘边鸭子今天的日常,在自己宿舍拍到对面宿舍不可描述的场面,某学院的酒吧今天猪肉派打折,租房,派对,吐槽学联,失物招领,实验被试招募等等。基本是一些这样的信息。个别帖子很受欢迎,大部分帖子没什么人理。

我加入这个页面的三年间,最热门的帖子之一,讲的是一个女生听着音乐夜跑时差点被袭击的事情。使它回复近千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帖子下的一个回复,建议女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夜跑不要戴耳塞,以免听不到周围的动静。

接下来的展开你可能已经预料到了。发帖的女生愤怒地反驳,认为这是受害者有罪论,她作为差点被袭击的被害人不应该受到指责。群众加入大战,认为这是谴责受害者的一方和认为这是善意提醒的另一方杀出数百条回复。“厌女症”“公平世界假设”等概念乱飞,其中或许有几条说清楚了犯罪预防和谴责受害者之间的关系,但最终淹没在评论中不可寻了。

是不是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和颐酒店女生被当众拖拽事件、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被杀案、遭受家暴的妇女,这些性别暴力的网络讨论发酵过程,中国和外国并没有太大区别。一定有谴责受害者的言论,与同情受害者、谴责施害者的言论一同出现的,接着引发两派争论。

我并不认为网络争论毫无意义,相反,公共讨论是激发思考和开启民智的重要方式。我自己对很多事物的认知,也开端于旁观和参与网络讨论。

在性别暴力这个议题上,传统教育极度缺乏相关知识,是网络科普和公众讨论将“公平世界假设”、“不能谴责受害者”的观点推进公众视野,并激发出对“预防犯罪和谴责受害者”之间界限的思辨。

但大部分性别暴力的热门讨论,都将辩论演变为对骂,进一步引申出“男人都是潜在强奸犯”这样毫无意义,只是激化两性矛盾的言论。

相较而言,讨论作为旁观者如何阻止暴力发生的技术细节,似乎更有意义。

公开阻止暴力虽然一直是被嘉许的行为,但我们对自己是否要这样做、怎么做保持着许多怀疑。站出来后是否会孤立无援、是否会被报复,如果当事人是熟人自己上前打扰是否不合时宜等等问题……

新罕布什尔大学研究者提出的“旁观者干预”技术提出了很好的解答。

针对造成旁观者在面对欺凌、性骚扰和性别暴力事件时退缩不前的心理,研究者指出了几大误区:

“大概只有我一个人想要多管闲事?”

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博士Alan Berkowitz的研究指出,实际上超过80%的男性在目睹女性被侮辱或遭受不当对待心里是觉得不舒服的。他们不表达出来,只是出于一个常见的心理误区:其他人都没有动,那一定只有自己觉得不对劲。

有他人在场时,由于责任的分散,人们出手相助的可能性与旁观者人数呈反比。这就是典型的旁观者效应造成的后果。

“站出来也没有用,施暴者不会听我的?”“我要是孤立无援怎么办?”

这种误区使我们认为人们的行为不会被他人的行为和态度所改变,这其实也是不符合事实的。计划行为理论指出,施暴人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被周围环境接受后,很有可能停止施暴。同时,旁观群众发现有人跟自己同样感到不舒服时,也更有可能一起挺身而出。

“会不会打扰了朋友?”

许多性骚扰没有遭到阻止的原因之一是,事件没有在第一时间被明确界定出来。旁观者在“看起来不对劲”和“他们可能只是在打情骂俏”之间犹豫,尤其认识当事人的情况下,还多了一层“会不会打扰到兄弟/姐们儿”的顾虑

对此,研究者的建议是:不要事后懊悔没有阻止朋友滑向深渊。

尤其对男生来说,“男性都是潜在强奸犯”这种说法当然毫无根据,实际上,除了之前提到的大部分男性内心是反感女性遭到不公对待的(80%),北美研究也发现,校园强奸案肇事者只占大学男生全体的3%。

与其被冤枉地默默划进“潜在罪犯”群体,最好的方法难道不是及时站出来,让自己和朋友都远离“潜在犯罪者”地阵营。你的朋友可能追不到那姑娘,但也可免于被记过开除,甚至被起诉、在人生中留下污点。

当然,旁观者干预承认,出手相助可能会造成危险。因此项目的训练重点之一就是如何巧妙、有策略地阻止可能发生的暴力。

比如一个大学女生说,当在派对上看到自己朋友被不认识的男生纠缠时,她大剌剌走上去说:“你刚不是要卫生巾吗?我给你买到了。”一句话灭了嗨,也无惊无险地给朋友解了围。

体操作上,反对性别暴力的橙雨伞公益制作的反暴力视频之一就提供了很好的例子。旁观者干预也包括阻止事件后的行为指导,比如和受害人呆在一起,安慰对方并保证ta的人身安全。

“旁观者干预”课程目前在北美数个大学展开,并得到了白宫工作组的倡导。相关研究组织对课程进行了效果评估,总体样本超过万人,结果发现经过受害者干预课程的培训,甚至只是非常简短的培训,人们的发现和阻止身边潜在性侵害和暴力事件的意识就有显著提高,同时环境中此类事件的发生率也有下降。再一次印证了宣传倡导对改变群体意识的效果。

11月25日的国际反性别暴力日,即使不能身临现场阻止每一场暴力越界,至少可以转发帮助传播反暴力视频,就可能改变人们的意识。

以下是以旁观者干预理论为指导的一个醒目:“男人(我们)可以阻止强奸(men canstop rape)”列出的行动6步:

1. 发现事件。

2. 定义事件。这是不是一起性别暴力事件?

3. 意识到自己有能力解决眼前的问题。

4. 正确的行动技巧。策略,巧妙

5. 行动。前面4步都非常关键,但“行动”这一步才是核心。

6. 回想和评价。介入行动之后,最好及时反省有哪些做得好的,哪些可以改进的,以便下次提升。

作为性别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女性来说,实用干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难堪和危险时刻(比如和颐酒店事件中,女孩有目的性地向一个人求助,最终得到了帮助。小编注)。

而对男性来说,与其被无辜卷入性别对立,何不在暴力即将发生时站出来,帮朋友或同胞远离泥潭呢?

-end-

作者:柯晗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发展障碍博士在读

职业心理咨询师


「一日一小变」

“伸出援助之手”

从今天起

路见不平就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吧

不要再当旁观者了

本文转自公众号橙雨伞,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