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懒人”,是“懒人行动主义”的简称。懒人行动主义(Slacktivism),即slacker(懒人)加activism(行动主义),最早见诸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西方媒体,2014年曾入选牛津词典年度候选新词。“懒人”通常是指我们倾向于做出最小的个人努力,比如在社交网络上点赞、转发,以表达对某件事的支持,但懒于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或采取切实的行动以推动变革。
“懒人”最好的例子就是最近发生的罗尔网络慈善事件。当罗尔求助软文在微信发布之后,朋友圈立即被求助信刷屏。成千上万个点赞、转发、打赏过后,医疗费捐款一夜间突破两百多万元。但是短短20几个小时之后,剧情反转,当罗尔三套房产被曝光,朋友圈立即又被另外一种点赞、转发刷屏。这一次网民们蜂拥而上的是对罗尔的口诛笔伐,对“反慈善欺骗”这个公众议题表现出的活跃。
比较前后两次行动,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懒人”并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事情的真相,不会像对待熟知者一样去关注罗尔的秉性,耐心询问孩子的病情和医疗情况,并真正推动一次成功的捐助。懒人们真正关心的是“自我感觉良好”,而且成本不高,动动手指,两相其美。
北京众享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Sherry认为,懒人现象暴露出了当前社交网络的缺陷。现在打开朋友圈,各种推文一大片,大多是粗糙的心灵鸡汤或励志学,还有各式各样的性格或婚恋测试。占据公共讨论中心的,往往是那些为了获得可观阅读流量的民粹、精英猎奇心态或口号式的推文。除了点赞,混个眼熟,懒人们转发一篇文章,还往往受朋友、同学或同事的委托。在这样一个半生半熟的社交网络里,人们无法回归社交的本质,无法满足与最亲密的人保持爱和归属感的情感需求。除了变懒,还真得没有什么可以做的。
“懒人”心态对人的伤害可能是巨大的。据“Do Something”(美国一家关注青年心理疾病的NGO)发现,懒人们会产生失落、焦虑、抑郁、强迫、拖延等负面情绪,需要人们重视并作出改变。不过这一次,不是动动手指,表达参与,赢得关注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