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四位贤明的太子没早逝,历史可能会被改写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太子一直都是王朝未来的希望。从明确立下太子那一天开始,皇帝就对太子储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希望他成为帝国未来优秀的掌舵者。在中国历史上,有四位贤明的太子,如果他们没有早逝,那王朝的历史将会重重地改写。  

这四位太子分别是:扶苏、刘据、真金和朱标。  

细细想来,这四位哥们的各方面是何其相似:都曾经是皇家的重点栽培对象,又都胸怀理想和才略,性情温和厚重,宽以待人,可是又都摊上一位雄才大略而喜怒无常的父亲,父子的兴趣和治国理念截然不同,直接导致最后的结局也都让人扼腕叹息。  

1.

先说说扶苏,这位秦始皇的太子。

凡是读过《史记》的朋友,都对扶苏这个名字不陌生。就连《陈涉世家》中,陈胜的起义都要诈称是公子扶苏的军队,因为他们觉得这样能唤起民众的响应,可见当时扶苏在民间,贤名远播。  

机敏过人,文武双全,骁勇善战,爱民如子,以及卓越的政治远见,都注定了扶苏是秦皇室的少东家一代里少有的好苗子。他既遗传了他父亲的才略,又不像他父亲那样好大喜功、性情暴戾。

扶苏从小天资聪颖,好学不倦,在臣工和百姓中都有一定的威望,可是他却又有一副与皇室出身格格不入的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正是这种仁慈的性格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悲剧。  

刚立为太子的时候,始皇帝也是对这位接班人颇为器重,在秦始皇的心里,扶苏是个根红苗正的秦二世。为了能让他秦王朝的按照科学计数法一世二世三世地传承下去,他对扶苏的栽培也花费了不少的精力。  

可是,他是雄才大略而强势暴戾的秦始皇,他的骨子里早已把杀人当成了扫除障碍的直通车。

一场史无前例的焚书坑儒,引发了秦家父子俩不可调和的矛盾。  

心肠仁慈的扶苏,无论从国家的长治久安还是从人性上,都接受不了他父皇坑杀天下读书人的残忍做法,因此挺身而出,对他父亲进行直言劝阻。于是,这两种水火不容的性格碰撞在一起,扶苏的命运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看到一手栽培的儿子对自己不停地啰嗦,秦始皇先是暴怒,紧接着是失望。他没有想到,他寄予厚望,栽培了多年的接班人,居然是这样一个有着妇人之仁,懦弱的胆小鬼。  

但是,毕竟是他心爱的儿子,而且扶苏的才能,秦始皇是了解的。只是,这个孩子太仁慈,太软弱,这不是一个帝国的接班人该有的秉性。


(图)扶苏(?—公元前210年),嬴姓,名扶苏,常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母芈氏。扶苏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秦始皇对其给予厚望。嬴扶苏认为天下初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等严峻政策,因而触怒秦始皇,秦始皇便将其派到上郡监督蒙恬军队,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于是,为了给扶苏练胆,秦始皇拍扶苏到边关随蒙恬修长城,抵御匈奴,希望战场的厮杀能让扶苏的心真正狠起来。胆大心狠,想当年他自己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  

秦始皇的愿望是好的,扶苏在边关多次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平时下民间,走基层,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身先士卒爱兵如子的宽仁之风,也让将领和百姓们由衷地爱戴。在他们的眼里,这位少东家,未来必定是一位会治国、能安邦,而又善待百姓的仁君。他们想,只要熬到秦始皇去向列祖列宗报到的那一天,秦帝国的好日子就来了。  

秦始皇也好,百姓和将领也好,大家的愿望都是好的,都是那么丰满诱人。只是谁都没有想到,一直希望自己能再活五百年的秦始皇会突然驾崩在路上,更没想到前途无量的公子扶苏会被一张匪夷所思的圣旨赐死,而一个平日整天只知道泡美女晒幸福制造各种门事件的纨绔子弟——胡亥,成为了接班人。  

扶苏就这样在悲愤中自尽了。

伴随着扶苏的早逝,秦始皇、百姓和将领,大家之前宏伟的蓝图,丰满的愿望,都被胡亥给大大地画了个红叉,中间连拆字都省了。

而空前强盛的秦帝国,却二世而终。  

扶苏死的时候,因为秦始皇好大喜功的折腾,秦朝的百姓们早已是苦不堪言、民怨沸腾。外表看似强大的秦帝国,内部危机四伏,这时候急需一位仁君出来纠正秦始皇的“左”的错误,还民以生息,给天下人以希望,这样,秦王朝的大病是可以痊愈的。  

如果扶苏没有早逝,秦始皇临终前将帝国未来的钥匙交到他的手里,那秦帝国的历史绝不会止于二世。以扶苏的宽仁之心,治国理政之才,和他誉满天下的威望,攘外安内,重教抚民,必定会让秦王朝这个满身蛀虫的老大帝国重新焕发生机。  


(图)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2.

接下来的这位,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

这是一个和扶苏同样悲剧的年轻人。  

刘据和扶苏,这对难兄难弟的父亲们,是历史上齐名的秦皇汉武。

刘据是汉武帝的长子。他的母亲卫子夫原本只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一个丫环,被风流多情的汉武帝跟看上,从而走上了飞黄腾达的道路。  

汉武帝的原皇后陈阿娇长年不生育,可惜那时候汉王朝的齐国山东,还没有红会福娃娃的不孕不育治疗技术。但是皇室不能后继无人,而就在此时,卫子夫给汉武帝诞下了一位长子,就是后来的刘据。  

年近而立之年的汉武帝十分高兴。母以子贵,卫子夫也荣升皇后,小小的刘据也因为嫡长子而成了名正言顺的太子。对这位继承人,汉武帝也是费尽心思,召集大儒名师为太子讲学,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代明君。  

刘据的天资不算差,也比较好学,这一点上,武帝还是很认可的。

另外,出于对他父皇的仰慕,刘据也学习武帝,从小结交一帮好兄弟,来往一些宾客,俨然有他父亲少时的风采。武帝对于太子,也一直都不加干涉,能对其成长有利的事情,他都会允许,只为能将其培养成一位杰出的天子接班人。  

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都是雄才大略而又好大喜功,风流多情而刻薄寡恩。

而刘据却性情敦厚仁慈,重情孝顺。武帝好用残酷的手段对待臣民,因此武帝的治下,酷吏多威风,民众多怨言;而刘据却倾向于善待臣民,一切从宽,这为其赢得百姓和诸多臣工的爱戴同时,也引发的酷吏们的怨恨。因为一旦这位太子掌了天下,他们这些酷吏没有什么好前途,不是下岗也是降职。  

在此同时,刘据与汉武帝这对父子俩的政见也愈发地不同。对于武帝的很多穷兵黩武和劳民伤财的举动,刘据总是尽最大努力去劝阻,然而,很多时候都只会招来武帝的不满。不过,武帝心里还是很清楚他的这位宝贝儿子,是个善良仁慈的好孩子,可是,这个性情,和他一点都不像。  

刘据的成长阶段,正值她的母亲卫家一族权势显赫的时期。内有母亲卫子夫贵为皇后,外有舅舅卫青担任大将军,表哥霍去病担任骠骑将军。卫家的权势,一时无二。  


(图)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所谓树大招风,卫家不可避免地招来了奸臣小人的谗言和陷害。伴随着霍去病和卫青的相继逝去,卫子夫年老色衰,已经提不起风流成性的汉武帝的兴趣,慢慢地,卫家的权荣开始衰落,与之相随的,是太子的地位也开始变得动摇。

一些有野心的人私底下开始蠢蠢欲动,目标直指太子之位。在卫青去世之前,就已经有人对太子刘据频频开始攻击。刘据也很忧虑,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后来卫青找汉武帝说情,谈起太子的担忧,武帝还安抚卫青,说让太子放心,不用担心他的地位,他是个敦厚仁慈的好接班人,我犯的错误不少,以后太子一定会改正我的错误,做一个仁慈的好皇帝。  

可是,谎言说得多了,就成了真话。武帝再英明,也架不住奸臣小人们轮番的进攻。江充、苏文一遍又一遍地向武帝进谗言,甚至伪造了巫蛊之祸,构陷太子。武帝气昏了头,下令捉拿太子。而太子长期与武帝政见不同,被武帝冷落疏远,以致无法向武帝陈诉自己的冤屈。最后实在没办法,刘据准备起兵诛杀江充,却被诬告成谋反,武帝大怒,调重兵抓捕太子。走投无路之下,刘据于重兵包围中自尽身亡。  

太子自杀后,百姓莫不悲叹。一位真正仁慈爱民的好人,就这样被奸小诬陷至死。  

后来得知事情真相的武帝十分悲伤,出于对自己的悔恨,对爱子的思念,和对奸臣的怨恨,他下令将江充等人灭族,并迁怒于那些抓捕刘据的官兵,曾持刀威逼太子的人,都被武帝满门抄斩。  

这样一位优秀的接班人没有了,已是风烛残年的武帝,只好立一个刚娃娃大小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

如果刘据没有出现后来的悲剧,而是平稳地继承皇位,那汉王朝也绝对不会出现后来霍光专权的局面。若不是多年以后刘据的孙子宣帝隐忍待机,机智勇敢地除去权倾朝野的霍氏一族,那霍家迟早会出现第二个吕后,甚至霍家人像王莽一般篡权自立,大汉王朝从此改姓霍也不无可能。  

如果刘据没有意外早逝,那他登基以后,正如武帝所预言,他一定会拨乱反正,纠正武帝晚年的诸多祸国殃民的错误,不但可以弥补武帝的亡秦之失,也可以避免亡秦之祸,从而使民生凋敝的汉帝国再次中兴。  


(图)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3.

下面要说的这位太子,名气不如其他三位大,可却是一样的宿命,谁呢?  

大元王朝的世祖忽必烈的太子——孛儿只斤?真金。  

真金是忽必烈的嫡长子,是一位纯正的蒙古人后代。可是作为蒙古贵族,他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倾向于儒学和汉化。

我们知道,当初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孙们,靠着快马弯刀,牛肉干加酸奶,打遍天下无敌手,灭花拉子模,灭西夏,灭金,灭南宋,灭阿拉伯,马蹄兵锋直抵欧洲。在蒙古人的眼里,征服天下和治理天下靠的就是凶狠和杀戮,汉人的学问都是废话啰嗦,百无一用。  

因此,元朝将天下人分为四等,汉人的地位最低,蒙古人打死汉人小事一桩,汉人打死蒙古人,那就只有等死的份。而且蒙古人认为“辽以释废,金以儒忘”,将辽金的灭亡归罪于汉化,因此蒙古人不但对中原的汉文化不感兴趣,而且拒绝汉化,坚持原生态的蒙古生活方式。  

就连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对汉化持否定态度。汉人和儒学,只有需要和有用的时候,他才会稍微利用一下,其他时间,都让他们一遍打酱油去。  

可是,他的太子真金,却是一个从小接受汉化,对儒学耳濡目染,不折不扣的蒙古族汉学者。真金仰慕汉文化,推崇儒学,在当太子期间,为推行儒学治国和蒙古人的汉化,一直不懈努力。其中,为了实施汉文化中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的治国方略,和精明敛财的回族人阿合马斗争多年,甚至不惜惹怒忽必烈。  

在杀掉劲敌阿合马后,虽然还只是太子,可真金感觉终于能够大干一场了。他兴儒学,推汉化,重用儒生,希望元王朝能成为像以前汉唐宋一样先进文明的中原王朝,而不只是一个只喜欢快马弯刀牛肉干落后的游牧帝国。

这一切,忽必烈很不喜欢。他打心眼里看不起汉人,讨厌汉化,更厌恶儒生。电视剧《亮剑》里李云龙说,老子一天学都没上过,照样会打仗。忽必烈也是一样的想法,我们蒙古人从来没接受过汉学教育,照样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四大汗国,而你们这些张口闭口都是论语孔孟的汉人,却被契丹人、西夏人、女真人还有我们蒙古人打的天天装孙子。学习你们的汉化,就是要这种结果吗?  


(图)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父子俩的矛盾就这样一点点的产生,只是开始一直都没有激发。  

可就在这时候,受真金恩待的那群忠心的儒臣们,为了大元王朝的长治久安,给忽必烈上了一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奏折。他们对忽必烈说,皇帝您老人家岁数不小了,该换届了,太子这么有出息,应该让太子当一把手了,您让位吧,而且还不能让皇后干政。  

这种奏折,就是放在中原王朝,那都是找死的节奏。不管出于什么居心,都免不了有向皇帝逼宫,阴谋拥立太子的嫌疑。更何况,这套规矩,根本不符合蒙古人的领导人选举流程。这种建议,让忽必烈感到荒谬的同时,也对真金产生了猜忌。  

不幸的是,当初真金的死对头阿合马的同党,借机大肆搜罗证据,攻击真金和儒生们。最后虽然在忠臣们的努力下,忽必烈杀掉了阿合马的余党,而没有处治真金,只是臭骂了他一顿,但是,因为此次风波,真金惊忧过度,最后不治而死。  

真金死后,忽必烈迁怒于汉学和儒生们,认为挑拨了他们父子的关系,才使太子身亡,因此更加讨厌汉学儒生,拒绝汉化。真金的儿子元成宗即位后,也对他父亲真金的身亡耿耿于怀,对汉人儒生们恨之入骨,因此,也是坚决抗拒汉化。  

就这样,拒绝汉化的元王朝,继续延续着原始的治理方式,汉唐宋以来汉人们摸索了上千年才研究出的先进制度都被废弃,因为蒙元制度的落后,期间朝廷腐败,奸相辈出,贵族和大肆搜刮压榨人民,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最后,一个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辽阔的蒙元王朝,才入主中原九十多年,就被朱元璋推翻,从而又回到草原上过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绿色生活去了。  

如果真金没有早逝,那他当政以后,一定会按照之前的施政理想,重用汉人,效仿中原王朝,推行汉化,大兴儒学,改变蒙古落后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王朝先进的文明制度,那么,元朝也会和辽金以及后来的清朝一样成为文明先进,立国几百年的强大王朝,绝对不可能只是在中原持续了九十多年的短命王朝。

后来的满清,就吸取了元朝的教训,悉心学习汉学,推行汉化,扎根中原,从而使清朝延续了二百多年之久。


(图)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元朝的第二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孙、皇太子真金第三子。

4.

最后的这位太子,结局和真金相似,也是莫名其妙地死了。  

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标。  

朱标的仁爱,可能还要在前几位老兄之上。

对于朱标的老爸朱元璋,所有人都不陌生,这是中国史上一位传奇的草根帝王。说刘邦草根,可人家至少还当过秦朝时的村长兼治保主任,好歹也是吃国家饭的。而朱元璋的童年,不是乞丐就是和尚,到哪儿都是要饭的主。  

可就是这样一位传奇的布衣帝王,除了毛zeDong称赞的直逼李世民的军事才能,还有与生俱来的猜忌残忍,和极强的权力欲。  

因为一直担忧自己的朱氏天下不稳,朱元璋成立了锦衣卫,这些明朝的军统特务们四处潜伏,暗中监视大臣将领们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蛛丝马迹,大臣们掉脑袋都是轻的。这一下,臣工们各个如惊弓之鸟,整日心惊胆战。

而朱元璋为了除掉他心目中潜在的威胁,发动了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在全国范围展开了大清洗,屠杀几万人,开国的文武百官屠戮殆尽。  

然而让朱元璋头疼的是,他这位杀伐决断胆大心狠的帝王,却生了一个善良仁慈、心肠细软的太子。  

无论是对父母,对兄弟,还是对臣民,太子朱标都是标准的好心人。

他对父母孝顺听话,朱元璋和马皇后都看在眼里;对兄弟友爱,每当兄弟犯错被父皇处罚时,朱标都会站出来为兄弟周旋求情,这也让众兄弟对他很爱戴,在兄弟中威望很高;对臣民宽仁,臣工和百姓都很称赞他的仁慈。

和当初的秦王朝一样,臣工和百姓都盼望有朝一日,太子登基,能一改朱元璋的猜忌暴戾,让天下充满人情味,大家伙都能平平安安地过几天舒心日子,而不用整天提心吊胆想着今天去上朝还能不能活着回来。  

朱标又和其他三位太子不一样,同样是仁名远扬,但没有奸臣和小人构陷他。这可能也与朱元璋的无处不在的特务们的工作结果有关。  

朱元璋对朱标也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十分钟爱他这个儿子,虽然这孩子生性仁慈,不像他那样刚毅心狠,可是他还是用尽办法栽培朱标,一心要将他打造成合格的接班人。  

(图)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但是,虽然得到朱元璋全心的爱意,朱标是真看不惯他父亲的嗜杀残忍,曾多次在朱元璋下令杀人的时候,跪下来求情。每一次,都让朱元璋又气又无奈,气的是自己这是在给他当皇帝清除障碍,朱标的皇位不受威胁,可这孩子居然不理解;无奈的是,自己英雄半生,怎么生出这么一个妇人之仁的儿子。  

另外,在治国方略上,朱标也一直希望推行宽通平易的政策,但是这与朱元璋的兴趣和理念差了好几条大街。摄于父亲的强势,最终朱标的思想都没有办法推行,这也一直让他活得很压抑。  

后来,朱标奉朱元璋之命出巡视察陕西,在西安进行调研,回京后就一病不起,最后英年早逝。  

朱标死后,年老的朱元璋悲痛之余,只好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孙继皇位,可这位毫无根基的太孙没当多久皇帝,就镇不住自己的叔叔们,被燕王朱棣起兵推翻,从此大明皇权落到朱棣一脉。  

朱棣登基后,虽然也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但他和朱元璋一样,嗜杀猜忌,大兴特务,特务机构在明朝后来的时间里越来越庞大,最后与宦官势力勾结,成为大明灭亡的重要原因。


(图)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明太祖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如果朱标没有英年早逝,那么以朱标的宽厚仁慈,在他登基后,一定会善待天下,不会轻启杀戮。而且他很可能会一改朱元璋的猜忌,不再派人四处监视臣工,让臣工得以轻松自在地工作,放心大胆地进言,而臣工们有感于朱标的恩情,也会更加卖力的工作,为大明和朱标尽忠。

同时,以朱标在众兄弟中崇高的威望,燕王朱棣等众位兄弟也会对他恭敬有加,不会轻易作乱。就算作乱,朱标的仁义之名遍天下,而被他从精神上彻底释放的臣工将领们也会坚决拥护朱标,为其舍生忘死,赴汤蹈火,捍卫朱标的政权。

此外,假如朱标执政后撤销繁杂庞大的特务机构,也不会出现明朝中后期恐怖至极的锦衣卫和东西厂等特务统治,忠臣义士也不会被特务机构的奸人们到处残害。大明王朝的黑暗腐朽,也许会改写。  

子不类父,是历史对这四位太子忠实的评价。

然而,正因为与他们的父亲们性情不同,他们当政后才可能修改他们的父亲们晚年的严重错误,革除弊端,推行新政,还天下一片新气象,给王朝一个新希望。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刘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