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败亡多被认为间接导致了诸葛北伐失败,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隆中战略的缺陷一直伴随着蜀汉,蜀汉建国过程由隆中战略主导,但最终证明了它的不足,蜀汉北伐则是另一个版本的隆中战略,只不过后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反而容易淡化三国志的关键细节。
.
先来重温诸葛亮隆中战略的关键部分,蜀汉的悲喜都从这里启航: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如果熟悉汉末群雄的纷争史,就会立即察觉出这套战略的可行性有问题。
刘备当时处于刘表的监控之下,要取荆州谈何容易?诸葛亮认为“其主不能守”,是从乱世英豪的角度去考虑。贾诩说刘表乃“平世三公才”,郭嘉鄙其为“坐谈客”,这些说法都指出曹操有足够实力攻取荆州,但不代表刘备有这个实力。
刘表自受任以来,一直牢牢把持荆州政局,麾下谋士愿为所用,攘外不足而安内有余。刘备实乃羁旅之客,除了名声好之外实力极弱,若以为刘表“不能守”而采取袭杀之策,不可能达到袁绍攘夺冀州的奇效,刘备尚且不敢在手握强兵的情况下袭取成都,又岂敢在根基未稳时谋杀刘表?
事实也证明了刘备的顾虑,当刘表已死,曹操奇袭荆州,刘备宁愿狼狈南逃,也不敢在局势混乱下袭杀刘琮,就足以说明他连乱中取胜的可能性都没有。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虽然时局艰难,但刘备还是愿意按照隆中战略去做,试试总有成功的可能,否则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这点可以从刘备在荆州刻意结交名士,以及南逃时有大量荆州官民愿意跟随上看得出来。
第一步先巴结人心,然后再伺机移花接木套取荆州,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曹操能主掌兖州,也是采取这个步骤。
但隆中战略的致命缺陷开始暴露了。
诸葛亮将荆州定义为“用武之国”,从地图上可以看出那里是个四战之地,以此为基地去夺取益州真的合适吗?可以先从汉末的事例中对比一下“据荆跨益”的合理性。
最早将四战之地的危害看得透彻之人,是后来曹操的谋士荀彧。
当董卓与关东诸将连兵不已时,荀彧早已洞察家乡颍川的危险,原因就在于颍川是四战之地,敌我两军叠相交战,结果只能是此地的人畜靡有孑遗。后来董卓大军对颍川附近地区的剿杀,完全证明了荀彧的天才预言。
荆州也是四战之地,那它被夹击的可能性极高,作为刘备的立足之地,根本无法与刘邦的关中、刘秀的河内相比,至多只能比附项羽的彭城。
▲《赤壁》剧照。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与刘备身处荆州情形相似的还有曹操。
曹操是被兖州官吏请过去的,此前他也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只能硬着头皮去了。兖州的地理形势就与荆州差不多,当曹操东击陶谦时,吕布借陈宫里应外合,就只给曹操留下可怜的三座城;当曹操进攻吕布时,刘备与袁术又联兵袭扰。
曹操在兖州时的四处征讨,颇像项羽的疲于奔命,即便当他定都许昌后,那一带的地理也没给他带来多少好处,最严重的隐患莫过于,当曹操南攻张绣时,袁绍袭取许昌的风吹草动,都能逼得他匆忙回军,以致被张绣捡了便宜。
颍川、兖州的窘境暗示着荆州也处于相似的情况,不久这点就被曹操亲自证明了。
得知刘表死讯后,曹操计划奇袭荆州,从七月出军到九月刘琮投降,不过两月而已,而刘备从葭萌袭取成都却要花一年多,如果再加上从荆州进入益州腹地的时间,结果将令人大跌眼镜。
这个对比的结果,基本上可以说,只要刘备在荆州一有异动,曹操很快就能兵临城下。还记得刘备曾以曹操袭击荆州为由,向刘璋请兵回援吗?刘备自信能以这个理由骗过刘璋,本身就说明他深知荆州所处的不利位置。
荆州处于群雄环视之地,刘备以此为据点,其担扰程度,恐怕丝毫不亚于每晚陪着孙夫人。荆州的不利地理,是“据荆跨益”战略的极大隐患,“据益跨荆”的可行性更高些,不过刘璋还长寿着呢,刘备也就只能打打刘表的主意了。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各位可能会认为还漏了一位对荆州四战局势发起挑战的人,没错,就是孙权!诸葛亮的计划是“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不过就连这点,上天恐怕也要对诸葛亮打脸了。当时孙权正在全力攻打黄祖,黄祖死后,局势严重到连刘琦都要派去镇守江夏了,与孙权“为援”这个想法又从何说起呢?
鲁肃为孙权设计的东吴版隆中对里,就明确建议“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后来甘宁也提出了相似的建议。其实不仅荆州,孙权甚至还想要益州,周瑜、吕蒙、甘宁这些东吴重量级战将都看出了荆益的价值,当刘备还在荆州叹息髀肉复生时,孙权已经采取行动了,诸葛亮于此时提出据有荆州,难道不是“见事迟”吗?
如果说诸葛亮见到刘备之前还未接触过孙权,不了解东吴阵营的想法,因而没有及时修改隆中战略的“援吴”部分,那么当赤壁战后,这个理由就站不住了。
曹操袭取荆州,彻底暴露了孙权立足江东的国防隐患,张昭率先指出荆州一失,长江之险就消失了。战胜曹军后,周瑜急速西进,不惜以攻城硬啃的方式,也要逼曹仁丢弃江夏,原因就在于荆州身处长江上游,对东吴而言实在太重要,迫使孙权倾全力攻取。
刘备趁机抢占荆州部分地区,以及后来发生的“借荆州”之事,都让孙权有如腹心之疾,并很快就以吕蒙攻取三郡地,以及袭杀关羽,表达了自己誓取荆州的决心,以此彻底否定诸葛亮“跨有荆益”战略的可行性。
大意失荆州只是战术层面的考虑,实际上关羽败亡与刘备病死,都直接与诸葛亮隆中战略的缺陷深刻相关,即便经历了赤壁之战与夺取益州,也没有基于吴蜀联盟的形势适当修改早期的战略设计。
丢弃荆州不影响蜀汉的东部边疆安全,特别是考虑到吴蜀联盟这点(诸葛亮早有此打算),蜀军遏守巫峡完全可以阻挡吴军西进,证据就是后来即便蜀汉亡了,东吴想趁机向西捞油水,结果被蜀汉的巫峡孤军给挡了回去。
荆州对蜀汉而言可以是个鸡肋,但对东吴而言则是西部重镇,不妨看看历史上江东政权丢弃了荆州的后果。当晋军攻破荆州后,东吴派出的中央军不堪一击,印证了张昭长江之险与敌共有的威胁;蒙古攻破襄樊,南宋旋即灭亡,昔日抗金的辉煌战绩根本无法重演。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诸葛亮对荆州态势的考虑不周,直接导致蜀汉建国初期的严重挫折,但隆中战略真的没有修正的余地吗?也不是!
刘备东伐遭遇惨败后,东吴占据荆州已成定局,蜀汉“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战术虽然已不可能施行,但它的替代方案立即被东吴落实了,主管荆州的陆逊就多次出兵,与孙权攻打合肥成掎角之势,它的效果不亚于蜀汉从荆州北伐,而且东吴北伐之频繁,实不亚于以恢复中原为宗旨的蜀汉。
也许有人会觉得由蜀汉两线出兵,效果要好得多,毕竟可以统一指挥。其实这个可行性很低的,秦川一线与荆州一线的攻击对象不同,两军相隔距离遥远,凭三国时期的通讯技术,很难做到相互协调,这是技术层面的局限。
另外,从荆州出兵难以对曹魏构成威胁,荆州军队的主体是水军,当初曹操挟持的荆州军也是以水军居多,这说明荆州军的步兵不占优势,与江东地区之士卒不习步战的特点相同。
不要以为关羽的“威震华夏”就是荆州军的胜利,于禁之败主要是大雨导致江水暴涨的结果,这点曹操的谋士已经看出来了,关羽的胜利不具有可持续性,在后期攻打樊城以及与魏军的野战中,荆州军都处于下风。而且两线出军的可能优势,也被后来事实证明言过其实,吴蜀联兵北伐,曹魏往往采用守此而攻彼的战术,在关中与淮南两个战场游刃有余,就算改为蜀汉两线出击,战果也不会有太大的改观。
或者可以这么说,蜀汉丢了荆州,吴蜀反而可以放心地倾力北伐,而如果蜀汉死握荆州不放,吴蜀只会相互攻杀,只要曹魏采纳刘晔联蜀灭吴之计,三国时代就要提前结束了。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祖籍琅琊诸县(今诸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隆中战略的另一个修正之处在于秦川战场。刘备死后,诸葛亮亲自率军北出秦川,但他与魏延的意见分歧,透露了不寻常的战略变动。魏延要仿效韩信取长安,这点明显做不到,因为隆中战略有个前提,就是“天下有变”,也就是曹魏内乱,韩信就是趁三秦王不稳,项羽援军来不及支援,才迅速夺取关中,但曹魏此时的局势很稳,对蜀军入侵的反应非常迅速,轻率直取长安的结果很可能是顿兵于坚城之下,被魏军包了饺子。
诸葛亮不采纳魏延之计多被理解为审慎,这个理解忽略了一个地理特点。
诸葛亮不想取长安,明确表示“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陇右在诸葛亮的眼中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连接关中与陇右的那条陇道。东汉初年,占据陇右的隗嚣让横扫关东群雄的光武帝吃尽了苦头,当汉军进入关中打算上陇时,隗嚣军伐树木以塞陇道,结果汉军前进受阻。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东汉中期,当羌乱突然爆发时,羌人隔绝陇道让汉廷与凉州失去了联系。诸葛亮肯定知道这个地理特点对关中地区的影响,首次北伐就直取街亭,而陇道就在附近。
单靠蜀汉北出秦川的孤军很难吞并关中,但如果断绝陇道进而占据陇右,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东汉羌乱时陇道断绝,引发一个异常可怕的后果,虞诩指出如果凉州与朝廷的音讯被长期隔断,搞不好就会与羌人联合或独立,成为东向争夺天下的强大力量,凉州乃天下精兵处,董卓已经让关东诸侯见识了这点。诸葛亮也是在打这个主意,以汉室仅剩的权威,凭借陇道隔绝的状态,趁曹魏还未稳固对凉州的统治,拉拢凉州豪杰为蜀汉所用,这样可以弥补蜀汉步兵不如魏军的劣势。
诸葛亮在丢失荆州后,修正了早期的隆中战略。
当蜀汉大臣严厉抨击孙权称帝时,他从容地承认了两主并立的局面,意图是以吴蜀联军击魏代替蜀汉两线北伐;当魏延打算险中求胜时,他改取陇右之地,弥补北出秦川孤军作战的劣势。隆中战略在刘备死后,正按诸葛亮的剧本有序地改变着,但街亭之败后,曹魏洞察到了诸葛亮的意图,加强了关陇地区的防御,以后的数次北伐已经回天乏术,权且当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吧!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罗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