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内容创业成为了一大热门话题,BAT相继完善各自在内容生态的布局,大有得内容者得天下之势。12月6日,百度知道召开2016年度知识盛典,宣布接下来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与百家号进行打通,把沉淀了11年的优质内容输入百家号,进而分发给更多用户,最大限度发挥优质内容贡献者的价值。那么作为百度打造高质内容生态的关键产品之一,百度知道将如何发挥优势,真正释放沉淀了11年的内容?又如何与最近两年陆续诞生的新兴平台进行厮杀?换言之,百度知道在百度内容生态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历经11年,形成完整知识链条
今年内容创业浪潮风起云涌,各个平台在不断补足自家内容短板,构建知识全链条。今日头条推出了自家的头条问答、果壳旗下拿出了在行这种付费咨询产品,知乎在问答之外又添加了知乎Live的新功能。
各个内容平台的新动向和内容生态“立体化”有很大关系。随着用户对内容需求不断攀升,只用单一的问答、资讯形式很难满足用户需求。所以,各平台都在补上短板——知乎除了问答,要加上付费问答、群聊直播;果壳除了科学社群,用在行补上专家约见的内容;今日头条在资讯外,加上了问答的部分。
在别人都在查漏补缺修短板的时候,百度知道却早已形成了完整的知识链条。而且打算通过打通百家号释放势能。这也是2005年诞生以来,百度知道历经三个阶段所积淀的结果。
第一个阶段的百度知道积累了大量内高质内容。2005年到2011年,百度知道在PC端用最简单的问答方式让知识、经验得到分享。第二个阶段则是百度知道体系下诞生了一大批垂直细分领域的内容平台。2013年百度知道上线了知道日报,2015年上线知道行家,2016年先后推出百度问咖(大咖约见平台)、次元饭(科技数码发烧友的社区)、百度派(高质量话题讨论社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第三个阶段是现在百度知道与百家号的打通,沉淀的优质内容通过百家号分发到手机百度资讯流之中,实现内容与流量的协同效应。
百度知道完整知识链条
百度打造高质内容生态的关键筹码
三个阶段的积累,奠定了百度知道的内容基础,也是百度知道和百家号打通的前提。纵观全网的其他内容产品,无一不是只能在资讯、问答、约见等一个细分领域进行探索,缺乏宏观的流量、产品规划。各家都在让自家内容生态“立体化”,这个思路确实正确。不过,体系封闭却只能触及体系内用户。封闭的生态内叠屋床还会改变原有使用场景,让老用户流失。
与前者不同的是,百度知道多个内容平台矩阵下,用户可以提问、可以阅读、可以讨论甚至是约见,形成了全网最完善的知识体系。百度知道和百家号打通之后,就像湖泊向河流输出水源,内容溢出之后可以四处游走,而且这些内容多、准、全,优势非常明显。
1)多,海量的高质内容和生产者。每天有数亿用户在百度知道平台获取答案。全网用户都在这里提问、回答问题,形成了共享型的知识分享体系。
2)准,海量用户数据,触达用户直接需求。所谓“准”指的正是百度通过用户画像细分识别的方式精准推荐内容。让用户触及内容的时间更短,速度更快。
3)全,全链条知识内容。以百度知道、百度经验、知道日报为首的内容生产矩阵完成了全知识场景覆盖,与百度的资讯场景、搜索场景等相配合,知识内容场景更加全面、立体和完整。
多、准、全的内容生态顺便还会给知识共享者带来更多红利,进一步强化内容生态的优势,让整个生态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让所有知识分享者共享百度内容生态红利
过去知乎上有知乎体、微信上有微信体,头条上有头条体,内容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必须要针对平台风格进行深度定制,这对创作者精力损耗很大。多数人只能兼顾一个平台,而且各平台存在壁垒,相互导流很困难。但随着百度知道自身知识链条的构建,和百家号打通,创作者可以在一个大内容体系内能更专注于知识分享、内容创作,其中的红利也在逐渐释放,主要是三点。
首先是从创作到分发全面梳理、打通。百家号和百度知道相互导流。今年年内,数千个知道日报的作者将开通百家号,百家号作者也可成为日报作者、百度问咖的大咖,创作者在一个体系内可以最大程度地构建个人品牌。创作到分发统一可以在最大程度提升曝光度和影响力。
其次则是平台的分发优势带来了流量红利。过去创作者需要针对各个平台(公众号、知乎、今日头条)进行内容定制,但是百度资讯流为百家号、百度知道平台的内容插上了双腿,能够让创作者一处创作、多处分发,渠道优势和流量红利非常明显。
最后则是创作者有了多渠道变现机制。过去在其他平台上只能勤勤恳恳免费创作,但在百度知道和百家号的加持下,创作者在获得曝光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也给予内容创作者流量分成的支持。在能答、能写、能约的知识分享者、内容创作者都能通过这个平台获取到收益。在百度问咖上,可以通过收费约见的方式获得收入,在其他百家号上,流量分成也能带来更多收益。
在经过11年的沉淀之后,百度知道通过与内容生态的打通,迎来了知识势能的全新爆发,也将带给内容行业的更多玩法和想象空间。
作者:深几度,微信号:852405518,微信公众号“深几度”,转载请保留版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