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湘军战斗力到底有多强,又为何没落得如此快

每每与人谈起清末的湘军,总有人说湘军“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历史的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在说出我的观点之前,我先介绍一位普通历史爱好者很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的湘军将领。  

他叫方友升,是湖南长沙人。早年加入湘军。后随左宗棠入陕甘,办理军需。作为刘锦棠麾下的重要将领,参与收复新疆,清廷赏给他头品顶戴。  

1884年3月,清军兵败北宁,滇桂边境局势危急。4月,清廷命当时的湖南巡抚潘鼎新带兵前往广西,取代北宁战败的诸将,抗击法国侵略者。方友升也奉上谕,统率所部两千人,跟随潘鼎新前往广西。  

不久之后,方友升和另一位湘军将领王德榜等人一起,率部取得了观音桥之战的胜利,击毙击伤法军一百多人。遭受重创的法军狼狈南逃。  


(图)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除了镇压太平天国时期的曾国藩创建的湘军,还包括该部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湖南军队。直到何键下台,蒋介石才把湘军改造为半中央军。到1949年,半中央化的湘军全部被解放军消灭,湘军的历史至此终结。

在后来的镇南关一战中,方友升虽然不像冯子材、苏元春、王德榜等人那样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人物,但也率部驻守在后路,颇有功劳。之后的谅山大捷,方友升也有参与。

中日甲午战争中,方友升所部虽然没有直接和日军交手,但也驻守在山海关外,守卫后路。战后,方友升就任广东南韶连镇总兵。

八国联军侵华后,当时的湖南布政使锡良奉上谕统率湖南劲字五营、湖北武功五营(挂名湖北的军队,其实是湘军)北上勤王。湖北劲字五营的统帅,就是方友升。1901年4月,方友升率部驻守在娘子关。当时,清廷一味求和,多次命令山西巡抚岑春煊警告方友升等前线将领,不准回击列强的进攻。23日凌晨,德军及教民两千多人猛攻娘子关,方友升率部稍作抵抗后,即根据岑春煊的指示,撤离娘子关。方友升传奇的外战生涯,至此才画上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  

我们可以拿出一张中国地图,按照新疆喀什、广西友谊关、河北山海关、广东韶关、山西娘子关的顺序,连几条线,然后想象一下清朝末年的那种交通情况,这样一来,我们不难想象方友升万里奔赴、保家卫国的辛劳。这还只是说奔波,还没有说其他的困难。苦劳不消说了,那是肯定有的。那么功劳有没有呢?诚如我上面所说,方友升所部在收复新疆、中法战争中的功劳,还是比较大的。  

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每当外敌入侵就勇敢走上前线,并且确确实实打过胜仗的人,是我们这些从来没有拿过枪的书生可以随便诋毁的吗?我觉得我没有这个资格。读者诸君,扪心自问,你们有这个资格吗?


(图)湘军在平定太平天国、西北回乱以后,屡次参加了抵抗外侮的战争,包括左宗棠收复新疆,镇南关、台湾抗法,甲午牛庄血战等。

说完了方友升,我要郑重地说出我的观点,那就是:清末湘军外战胜多败少,即便是败,那也是站着败,而不是跪着败的!战斗的结局虽有不同,但湘军精忠报国的精神以及永不服输的血性,始终没有改变!  

1、

首先说收复新疆一战。

虽然人数只占进军新疆的清军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但湘军是这一战的绝对主力。收复古牧地、乌鲁木齐等地的战斗,是刘锦棠麾下湘军和金顺所部清军一起打的,但湘军是占主要地位的。后金顺前往攻打玛纳斯南城,久攻不下,最终还是湘军赶到,解决了问题。  

进军南疆的关键一仗达坂争夺战是湘军打的,达坂、吐鲁番两城是湘军收复的。张曜等部虽然攻下了托克逊,但并未遭遇强敌,不算关键战斗。南疆作战,湘军是先锋,张曜等部为后继,几乎所有的仗都是湘军打的。后来反击阿古柏余孽的战斗,也基本上是湘军打的。  

总而言之,收复新疆一战,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功劳要记在湘军账上。当然,这一点是普通历史爱好者所熟知的。  

2、

然后说说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的主力是湘淮军,其中百分之四十的战功要记在湘军账上,另有百分之四十的战功是淮军的,包括冯子材所部在内的其他军队分享剩余的百分之二十的功劳。  

在中法战争中,湘军胜多败少。第一次基隆保卫战,湘军名将曹志忠指挥得当,取得完胜。第二次基隆保卫战,由于刘铭传放弃基隆保沪尾,最终清军撤离基隆,算不上失败。沪尾保卫战,湘军名将孙开华指挥得当,重创法寇,使法军不敢再窥伺沪尾,功劳甚大。月眉山阻击战,包括湘军在内的清军没能守住阵地,算是失败,但法军不敢继续进击,所以月眉山失守对大局未产生巨大影响。镇南关、谅山大捷,湘军苏元春、王德榜两部是参战主力,战功并不逊色妇孺皆知的冯子材多少。镇海一战,湘军名将欧阳利见沉着指挥,使孤拔不敢进击,取得胜利。  

总而言之,湘军在中法战争中,胜多败少,为中法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历史事实,一般的历史爱好者知道的甚少。  


(图)中法战争(法文:Guerre franco-chinoise)又作清法战争,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

3、

然后再说说中日甲午战争。

著名近代史专家张鸣教授认为,甲午战争中的湘军之所以战斗力差,是因为“现代化水平还不如淮军”,“装备更为落后”。果真是这样的吗?  

事实上,湘军兵败牛庄的直接原因是清廷中了日寇“佯攻辽阳,实取牛庄”之计。在第三、四、五次海城反击战的时候,清军在海城外围集结了六万多人,数量远远超过日军。然而清廷中计之后,海城外围的清军只剩下了一万多,人数远远少于日军。这一万多军队中,只有魏光焘的三千多人、李光久的两千多人参加了牛庄之战。其余的军队由于晏安澜的阻挠,并未开往牛庄。  

这样一来,魏光焘、李光久以六千余人对阵日军两个师团两万多人,失败是必然的。然而就是在这种绝望的情形下,湘军的表现依旧不错。连日本人都不得不承认:“其能久与日军交锋者为武威军(魏光焘麾下湘军名武威军),奋力决战,力战一昼夜,实清军中所罕睹也。”

连日本人都佩服,我们又何必抹黑他们呢?牛庄一战,击毙日寇七十余,这一战果在整个中日甲午战争中都是极少见的,是很不错的。可见,魏光焘、李光久以及六千余湘军是努力了,是拼命的。失败主要怪清廷中枢没能识破日军诡计!  

当然,湘军兵败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清廷的腐败以及制度的落后等,张鸣教授所说的武器装备不如日军也是一个原因。但武器装备的落后绝不是唯一的原因,也不是主要的原因。一支丢掉血性的军队,武器装备再好,也不能战胜强敌!

和牛庄之战一样,湘军抗日保台,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当时,慈禧太后生怕得罪日本,严禁大陆接济台湾。张之洞、刘坤一等人想支援,也被慈禧的谕旨所禁止。大陆的接济没有,而日军的数量却是如此之多,失败是必然的。

然而,就是在这种绝望的情形下,七千湖湘子弟依旧奋起抗击,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最终都长眠在宝岛台湾,其中包括新楚军的优秀将领湖南湘潭人杨载云、湖南平江人胡轮。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就曾公开表示:“我作为湖南人,可以很自豪地讲,湖南人是用生命防卫过台湾。”“湖南人爱台湾不是用嘴巴讲,在历史上用血来表达对台湾维护的感情。”  

最后说说湘军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作为。

湘军将领刘光才率领的忠毅五营、劲字五营取得东天门阻击战的胜利,使法、德列强不敢深入山西,进逼慈禧太后及光绪帝所在的西安,功劳甚大。  

最后,方友升率领的武功五营、刘光才率领的忠毅五营、劲字五营,分别放弃娘子关、固关西撤。这虽然是比较可耻的事,但其主要责任在慈禧太后、李鸿章、庆亲王。这些人一味求和,多次命令山西巡抚岑春煊警告刘光才、方友升,面对列强的进逼不准还击。刘光才、方友升不能违命,所以才丢弃要地西撤。这件事怪不得他们。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刘光才麾下将领彭定云率部稍微反抗一下,就击毙了德军及教民百余人,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综上所述,清军湘军并非外战外行,而是外战内行。

杨度在《湖南少年歌》中所说的“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并非吹嘘,而是晚清历史的事实。

○摘自《血战天下:湘军征战史》廖正华(著),现代出版社合作授权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