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欢呼他却沉默了!中国航天强国之路还有多远?

导语:美国1969年就实现了载人登月,而我国载人登月计划是在2030年或者更久;国外1971年开始做空间站,我国空间站是在2018年到2022年开展实施。在SELF格致论道讲坛上,来自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战略规划室张伟主任回顾历史,中国航天还有很大一段距离需要迎头追赶。处于起步晚、技术封锁、合作排斥的不利条件下,中国航天人也正在用行动证明我国在世界航天竞争中不可小觑的地位。天宫二号上的冷原子钟、伴随卫星等国际前沿研究,相继发射暗物质卫星、实践十号、量子卫星等新科学卫星,我国也在转变思路,从重空间技术向空间科学、空间应用方向平衡发展。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还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努力。

    张伟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战略规划室主任

即将过去的2016年,航天领域发生了不少振奋人心的大事。

4月实践十号科学卫星发射成功。

   8月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墨子。
       9月,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10月发射的神舟十一号已经与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


   这么多激动人心的时刻,亿万人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些航天任务的发射不仅彰显了国家实力的显著增强,还肩负着探索未来的重大使命。
   天宫二号上安排了14项国际前沿的实验,如冷原子钟实验,这是国际上第一台在轨运行的冷原子钟,它的误差能实现三千万年误差小于一秒,比我们现有的导航使用的原子钟要准得多,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导航授时的精度。
   2015年10月我国发射了暗物质卫星,期望能更早地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然而这些骄傲的时刻却在不断提醒着我国航天人,冷静审视现状,为争取成为航天强国不断努力。
   回顾国际载人航天的发展历史,1961年苏联的航天员加加林第一个踏入了太空,1969年美国阿波罗顺利地登上了月球,完成了“月球一小步,人类一大步”的使命。冷战的大环境促进了科技的飞速发展,航天领域的研究也大范围地应用到生活当中,婴儿尿不湿是当时为了解决航天员的尿急问题研发出来的产品,CT等医学设备也是为了航天员的生命保障开发出来的技术,甚至方便面当中的脱水蔬菜也是为了航天员补充维生素开发出来的一种食品。

1971年到1982年前苏联在近地空间就发射了七个礼炮号空间站,很早就实现了航天员连续生活23天,而之后发展的和平号空间站随着冷战的结束成为国际合作的空间站,共有12个国家的135位航天员进到和平号空间站开展了工作和生活。

中外航天能力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在运载发射能力方面,美国和前苏联已具有重型运载火箭,可实现近地空间130吨级的运载能力,而我国还未研发出重型运载火箭,刚刚发射的长征五号火箭近地空间运载能力为25吨。在航天员太空长期生存保障的能力方面,美国宇航员太空生存最长达到340天,俄罗斯为438天,而目前在天宫2号我们只能保证两名宇航员30天的驻留。在无人探测方面,我国通过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实现了月球探测,而2013年美国的旅行者一号已经走出了太阳系,已经成功发射了15个火星探测器对火星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探测。

我国航天欣欣向荣,然而对比国际发展却仍然存在差距,个人理解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起步晚,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火,建国后我国大力进行经济和生产的恢复,而此时美苏之间的争霸已将各个科学领域的高尖端人才网罗其中。第二,技术封锁,我国无法从西方得到高精尖的技术、最尖端的芯片、高精尖的机床设备;第三个,原创性不足,我国的科学技术主要处于跟踪还有仿制式发展的阶段,而在教育模式也不同于西方的启发式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能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航天任务主要是以航天任务为导向,空间科学研究缺乏长期而稳定的投入,而美国每年大概有150亿美元以上要投在航天领域,实现了对空间科学与应用的长期稳定支持。

既然仍有差距就需要大步追赶,即使有技术封锁,我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大力发展自己的技术,例如量子卫星和天宫二号上的量子通信试验为未来绝对安全的量子通信打下基础。2024年以后建成的载人空间站有望成为全球在轨运行的唯一空间站,美国、俄罗斯包括欧空局都希望能加入到我国的空间站任务当中。2017年我国要实现月球采样返回,2018年要实现国际上对月球背面的首次探测,2020年前后要实现对火星的“绕、落、巡”探测,所有这些都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一些期待。

习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上提出“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对空间发展的重视大力发展我们的航天事业,。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迈进。但是,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航天队伍中,加入到科技队伍中,实现我国的科技强国之梦。


内容来源于中国科普博览SELF格致论道讲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视频也将陆续在中国科普博览上推出,敬请关注。更多合作与SELF工作组self@cnic.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