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世纪的一天,在英国的一堂地质学和动物学的讲座上出现了一位与课堂格格不入的“客人”。这个客人穿着长袍,还带着一顶博士帽,不过没有任何人会将他与教授或者讲师的身份联系起来,因为这个“客人”是一头活着的熊!当然了,熊并不会给学生们讲课,将它带到讲堂上的人才是这堂讲座的主讲,这个大胆的主讲人的名字叫做威廉·巴克兰。
巴克兰1784年出生在英国德文郡的一个牧师家庭,他曾担任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主任牧师,也是一位卓越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他一生中做出了许多重要的研究,不过他最为人所称道的还是令人称奇的古怪行径。
图1:威廉·巴克兰的画像
专注的研究者
巴克兰从小就跟随父亲到处采集化石和各种矿物标本,这也培养了他对地质科学和动物学的浓厚兴趣。他对于这两门学科十分痴迷,甚至在他长途跋涉采集标本的旅途中,只要闻一闻地上的土壤,就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哪个地方!
他对科学有着无比的热情,在他讲课的时候甚至会现场模仿恐龙的动作来告诉学生们这些远古的生物究竟是如何活动的。在他的家里也到处都是化石、动物和矿物的标本,他还饲养了许多活着的动物用以观察它们运动的状态。曾经拜访过他的客人都曾经被房间中巨大的野兽头骨和周围荡来荡去的猴子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图2:巴克兰和他的家人以及家里面化石的剪影作品
巨大的牙齿
1824年,在牛津附近出土了半个下颚骨的化石,这枚化石上面还带着一颗巨大的牙齿。这颗牙齿像匕首一样,两边还有着细小的锯齿。巴克兰对这件化石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且认为它应该属于一种巨大的爬行动物。后来,吉迪恩·曼特尔将这件化石命名为巨齿龙(Megalosaurus),对于巨齿龙的研究和描述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次对恐龙的描述,而这也成为了巴克兰一生中所做出的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在巴克兰为巨齿龙化石做出描述的时候,“恐龙(Dinosaur)”这个单词还没有被提出。
图3:巴克曼所著书籍中巨齿龙的颌骨化石绘画
远古的粪便
在巴克兰的研究中,还有一项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项研究使我们找到了重新构筑远古时代生态系统的方法。说起来可能有点难登大雅之堂,这项研究的主角正是古代生物粪便的化石。巴克兰和著名的化石采集者玛丽·安宁(Mary Anning)共同对鱼龙类动物化石体内的粪便化石进行分析,并发现在鱼龙的粪便中包含有许多鱼的鳞片和软体动物的骨骼。这有力地证明了动物的食性。
图4:威廉·巴克兰在1845年的照片
丧心病狂的“美食家”
比起他独特的研究,巴克兰的怪癖更是能让人印象深刻。据曾经去他的家里做客的客人们所说,巴克兰吃过“世界上大部分的动物”。他还曾经用豹子、鳄鱼和老鼠的肉来招待客人。巴克兰曾经如此评论自己所吃过的动物,“鼹鼠的味道是我知道的东西中最令人反胃的,直到后来我吃了一只绿头苍蝇。”巴克兰食用奇特动物的爱好简直可以说是丧心病狂,也许只有野外探险家贝尔格里尔斯能够与他一较高下。
最惊人的大餐
巴克兰食用奇特东西的怪癖甚至不仅限于动物,他甚至把主意打到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心脏上去!根据法国宫廷的规定,当国王死去以后,他们的心脏应该被取出来并放在一个银盒子里面妥善保管。可是当法国大革命爆发以后,已经死去半个多世纪的路易十四的心脏就被人从坟墓中偷取出来,并辗转来到英国,最终流落到了巴克兰家族的手里。
后来,据巴克兰的好友奥古斯丁·哈尔所说,巴克兰表示他“曾经吃过许多奇怪的东西,但是还从没尝试过品尝前国王的心脏”,然后在旁边的人还没来得及阻止他的时候,就把路易十四的心脏“狼吞虎咽”地吃下去了!
月亮上的巴克兰
尽管有着诡异的饮食习惯,威廉·巴克兰在科学上的贡献仍是无与伦比的。为了纪念他,巨齿龙的种名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即巴氏巨齿龙(Megalosaurus bucklandii),而月亮上的一道山脊也被命名为“巴克兰山脊”。不过巴克兰本人如果知情的话,比起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月球上,他可能更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
图5:巴克兰在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的半身塑像
图片来源:wikipedia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阿武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