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在SUV市场还是赚的辛苦钱

10月份,国内SUV市场新车销售达90万辆,实现同比增长44%;1-10月份,国内SUV市场新车累计销售690万辆,实现同比增长46%。

从SUV市场月度走势来看,国内SUV市场今年以来的增速仍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尤其是旺季“金九银十”,连续两个月销量高出去年同期约30万辆。其中,9月份较去年同期净增量为31万辆,10月份为28万辆。10月份净增量的收窄与去年10月份购置税优惠政策开始实施导致同期基数相对较高有一定关系。车业杂谈预判,今年剩下的两个月,SUV市场增速也可能因为这个同期较高基数的原因会有一定的走低,但同时,由于年底这轮购置税优惠政策会到期,因此,估计增速的波动也不大。

从SUV企业销量来看,国内SUV市场累计销量排名TOP10的企业依次是: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北京现代、广汽乘用车、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五菱、长安福特和江淮汽车;销量依次为:68万辆、43万辆、33万辆、33万辆、30辆、28万辆、28万辆、26万辆、23万辆和23万辆。1-10月份,长城汽车在国内SUV市场的销量仍遥遥领先,累计销售达68万辆,实现同比增长25%;而位列第二位的长安汽车,则实现SUV累计销售43万辆,同比增速更是高达50%。应该来讲,这两家中国品牌车企在SUV市场的强劲表现,一方面固然与产品力提升有关,但另一方面,今年以来这两家车企合理的市场策略跟进,民无疑是关键所在。

从SUV市场分品牌派系来看,中国品牌车企在SUV市场的优势非常明显,1-10月份累计销售达到393万辆,市场占比最大;同时,同比增速也高达57%,增速也是最高。其他品牌派系无论从销量还是增速等角度都还无法与中国品牌相提相提并论。但正如车业杂谈以往经常所提到的,合资品牌虽然产销不占优势,但单车利润的优势则非常明显,同时民应该注意到合资品牌在SUV这个市场的产品布局是慢了一步的,后期也还是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对于中国品牌而言,品牌向上和产品力的继续突破,才是确保未来优势稳固的关键。

从SUV市场产品来看,1-10月份SUV市场销量排名TOP10的车型依次是:哈弗H6、传祺GS4、宝骏560、昂科威、途观、长安CS75、瑞风S3、长安CS35、本田CR-V和奇骏;销量依次为:43万辆、27万辆、26万辆、21万辆、19万辆、17万辆、15万辆、15万辆、15万辆和14万辆。应该来讲,中国品牌在10-15万元紧凑型SUV市场的表现还是相当给力,但在这个细分市场上升空间可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品牌可能就需要思考通过向上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突破。

自主品牌在SUV市场求“大”

众所周知,近几年国内SUV市场火爆,中国品牌也借机实现了快速发展,产销规模快速提升,甚至于造就了一系列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销量神车。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中国品牌在高兴之余也有隐忧,一方面竞争压力在增大,合资品牌在SUV市场动作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中国品牌溢价能力有限,虽然规模有了,但的确赚的都是辛苦钱。

为了摆脱只赚辛苦钱的命运,中国品牌开始谋求更大力度的向上突破。从目前来看,有的中国品牌采取的是进军更高档细分市场的模式,也有的中国品牌采取的是打造更高端新品牌的模式。

在进军更高档细分市场方面,客观的讲,目前在面向15-20万元的SUV市场,虽然中国品牌方面前期有哈弗H8/H9,但市场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长安汽车和广汽乘用车也面向这个细分市场推出了——长安CS95和传祺GS8,虽然这两款车型受到了非常高的关注,消费者的评价也蛮好,但能否真正实现市场突破,还有待观察。

而在打造更高端新品牌方面,今年内,在中国品牌阵营也先后有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通过推出全新品牌的模式,谋求包括在SUV市场在内的品牌向上突破,虽然新推出的品牌定位有一些差异,但其实竞争对手都仍是面向主流合资品牌,而且均以SUV产品打头阵。只不过相较于上述一些中国品牌是向15-20万售价区间的中型或大型SUV市场进行产品布局不同,新推出的品牌则可谓是聚焦于这个售价区间的紧凑型SUV市场。相较于进军更高档细分市场的模式,这种模式应该更体现品牌向上一些,但难度同样不小。

不过,车业杂谈还是相信,虽然目前在15-20万元价格区间还没有看到中国品牌的实质性突破,但终究还是会突破,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中国品牌赚辛苦钱的命运会有改变。

(版权归车业杂谈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欢迎阅读此文章,想获得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车业杂谈”微信公众号,微信号:qichezhoulei,分享更多原创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