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的印象中,武士道和日本刀几乎就是日本的符号,二战前崇尚武士道的军国主义日本更视日本刀为武士的身份象征。日本人对刀的这种执念延伸到实用武器设计上,就出现了一种非常奇葩的武器“军刀拳铳”。
在日本,拳铳就是手枪的意思,军刀拳铳顾名思义就是将手枪与军刀合二为一的武器。
进入火器时代,骑兵在执行追击任务时,往往需要使用枪械射击,但是在近身格斗时,又需要使用马刀等近战武器作战。骑兵同时使用两种武器,有时会有不方便的感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直有人希望将枪与刀剑等近身格斗武器结合到一起,于是我们看到在欧洲,也出现了这类武器:
??
一直到1840年,比利时还设计过上图将左轮与马刀结合的作品。不过上述设计均为火器时代不成熟的作品,自然也未得到大量应用。
到了1920年,日军的骑兵脑洞大开,为了方便在马上同时使用军刀和手枪,提议将两种武器合二为一。日本陆军总部在接到这个提议后,居然真的认真的考虑,并付诸实施。
根据大正10年7月,日军陆军技术本部的文献记载,日军决定以明治三十二年式陆军军刀甲为基础结合手枪设计。此刀长83.6cm、反1.35cm,全厂100.2cm。这是日军专门给骑兵低级军官定制的军刀。
??
三十二年式军刀甲,甲为供骑兵使用的意思
??
这期间日军试验设计了不同的方案,最终确定了如图所示的这种南部小型自动手枪为基础结合骑兵军刀的“军刀拳铳”,并于大正12年(1923年)由东京炮兵工厂制作出来。此后又经历改良,使用了于1925年正式列装日军陆军的南部十四式手枪。
以南部小型自动手枪为基础的“军队拳铳”
最终设计出来的军刀拳铳基本参数如下:
口径:8mm
刀身长:83.5~78cm
装弹数:8~15发
重量:1.8kg
南部十四式手枪
南部十四式手枪即被中国俗称为“王八盒子”的日军制式手枪。由南部麒次郎以其南部陆军自动手枪作为基础而设计出来的手枪,发射同为由南部麒次郎设计的8×22mm南部手枪弹。此枪瞄准基线较长,精度高,子弹杀伤力与达姆弹相同。但这种子弹穿透力很弱,多层棉被就可以挡住。此枪有很多缺点,例如撞针硬度不够发脆,击发无力,击发后容易出现第2发子弹上膛不到位,导致射击停顿,需要手动上膛,变成一把手动手枪。而且弹夹非常容易脱落造成卡壳,还容易走火。射击距离稍远,子弹就乱飞。较差的性能导致八路军即便缴获了这种枪也不愿意使用。
南部式小型自动手枪
在这种前提下,军队拳铳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投入实战后,军队普遍反映军刀与手枪结合部非常容易掉落,一刀挥过去,刀没了。而且作战时因手枪固有的缺陷如走火等问题,导致格斗时自身的危险系数大大增加,有可能尚未与敌人短兵相接,自己就先“玉碎”了。在使用手枪射击时,军刀又显得碍手碍脚,难以拿稳手枪,影响了射击精度。
毫无疑问,这是一款非常失败的作品。昭和四年(1929年)日本陆军总部最终决定停止开发这种不伦不类的武器。
美军占领日本后缴获了这种武器,把玩许久的美军士兵得出的结论是,这种武器非常适合日本人切腹,切腹时一刀没切死的时候就可以给自己补上一枪。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李梦阳,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