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的重量轻,拉力要求相对较低,使用灵活,构造简单,技术含量与制造成本也相对较低,便于大量制造。使用起来,上箭、张弓、瞄准、发射一气呵成,可以有相对较高的射击频率,而且不论马上马下都能方便使用,泛用性强。但是杀伤力、穿透力、射程都相对有限。而且,张弓瞄准时,需要维持姿势,手不能松劲儿,这需要良好的臂力与训练。在颠簸的马背上进行骑射,则更需要高超的技术,否则难以命中。
两相比较之下,弩的重量重,构造复杂,技术含量与制造成本比较高,要想大量制造需要有相应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使用起来,张弦上弩时的拉力要求比较大、耗时比较长,当然射击频率也就不会高了。不如弓箭方便,尤其在马背上张弦困难。但是杀伤力、穿透力、射程都优于弓箭。而且张弦之后不再需要使力,可以从容地专心瞄准,因此命中率通常更高,要想集中火力打击目标,亦比使用弓箭来得容易不少。另外,弩的使用也不需要太多训练,比较便于掌握,至有所谓“朝学而暮成”的说法。事先装填好的弩,还可以用来应付突发状况、“先下手为强”,这也是弓不具备的功能。
“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吴越春秋》上所载的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弩与弓原理相同,正是由弓发展演化而来的兵器。通过将黎、独龙、景颇、苦聪、哈尼等少数民族使用的木弩上的骨质悬刀(即扳机),与在数个仰韶、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骨片作比对,考古学家认定这些骨片就是骨质悬刀。也就是说,中国最原始的弩可能早在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便已诞生。但是,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技术条件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性能,弩一直只能作为狩猎用具来使用。直到春秋时发明了青铜弩机,才使得弩的性能有了不小的改善、足以作为兵器投入战争使用。
青铜弩机是一种转轴联动式的装置,一般包括牙、望山、悬刀、牛、键等部分。“牙”为左右对称两片,中间容纳箭栝(箭尾扣弦的部位),用于卡弩弦;“望山”用于瞄准,与“牙”铸为一体;“悬刀”就是扳机;“牛”(又称“钩心”),用以销住“悬刀”卡口;“键”就是轴销,用来将各部件合成整个装置,并固定在弩臂后端的空间里。
一般认为,弩箭上弦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张弦装箭前,用手扳起望山,使牙上升、与弩臂垂直,牛被带起,牛的下齿卡入悬刀卡口内,弩机进入待机状态。接着将弩弦张开,扣在牙上。
二是直接拉弦到牙,压倒牙即自动使钩心进入悬刀刻口,形成闭锁待发状态。
弦上好后,将箭放入弩臂上方的槽内,箭栝在左右两片牙之间顶在弦上。然后弩手借助望山、箭簇与目标三点一线瞄准,扳动悬刀,牛脱离悬刀卡口,牙前倾下缩,弦瞬间失去阻力,将顶在其上的箭弹射出去。即便再怎样强力的强弩,只要扳动弩机,立刻便会发射,正可谓“四两拨千斤”。
三棱箭簇装填上弩之后,其中一棱垂直于弩臂,可以起到准星的作用,更方便进行三点一线的瞄准,因此成为弩箭的一种常见形制。根据实际应用的不同,箭矢不光会有截然不同的外观形制设计,还会有不同的重量与重心设计。比如重箭通常用来破甲;轻箭则可用来射鸟。又比如近战用箭,重心在前三分之一处;守城用箭,重心则在前五分之二处。
由于张弓与张弩的拉距不可相提并论,箭矢的飞行速度也不同,于是弓和弩所使用的箭矢长度一般也不同,弩箭要相对短一些。但除了一些派特殊用场的军用箭矢,一般常用的军用箭矢不论是配弓使用的、还是配弩使用的,在要求杀伤力更高、穿透力更强、中箭后难以拔出处理等方面都是一致的。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对刀剑有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章师傅微信:Lqbj689
获取更多知识兵器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lbqy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