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是如何“劝”我们买买买的?

这个十一月对网购达人来说无疑是异常忙碌的月份,既有全民剁手的双十一,也有跟着歪果仁一起吃土的黑五,算算日子,第一波战利品快递小哥怎么着也该送到了,而拆了包裹的你是大呼这草拔得值,还是开始思考埋怨当初是怎么瞎了眼?

除了吐槽卖家大忽悠,专挑好话写推荐外,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来自陌生人的好评、差评,其实才是把你推下买买买深渊的最后一把推手……

研究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先让志愿者对一系列成对的商品做出偏好选择(例如问,A和B商品你更喜欢哪一个),然后在让他们知道其他人的偏好后再做出第二次选择(更喜欢哪一个)。

结果算是意料之中,他们“变”了

从时间上说,两次选择间隔较久的志愿者更容易被“带跑偏”;第一次选择时花的时间越长,第二次选择越不容易改变。#一个是忘了选了啥,一个是想忘忘不掉,何况还有时间成本

从数量上说,与其制造一边倒的反方观点,志愿者面对中等数量的相反意见时反而更容易改变选择。#一两条差评你说是找茬,有人信,但偏偏是几条之上再加几条,坏得“恰到好处”,逼人粉转路转黑

前人留下的好评差评对我们这些后来者能否保住双手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但这种影响具体是如何实现的呢?或许我们可以从社会影响理论的角度解释一二。

抛开你自己的“庸人自扰”,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你能否被影响、又会被影响多少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 他人的数量

周围他人越多,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越大,且伴随着影响人数的增加,每一个人的影响实际上在下降。#人数的边际效应递减

差评越多,你心里的天平就晃得越厉害,本来已经被卖家灌好了迷汤,可看到那些差评吐槽时又顿时清醒了很多,但是啊,当好评差评高到了一定数量,等到几百、上千条评价扑面而来时,你真正看到的就不再是“内容”而只是“数字”了。

  • 人的重要性

也叫他人的强度,依赖于他人的地位权力以及他人是否是专家

会员、达人们的推荐和新手的冲动试水,哪个更有说服力?当一条评论口若悬河对比起XX和XX的优劣,是不是会让你觉得屏幕那头的对方好懂行好可靠,跟着买不会错?


  • 他人的接近性

他人在时间空间上跟自身的接近程度越高,人们越容易被影响。

买家和买家是不一样的,就像我在南方的寒夜里冻彻心扉,你却可能在北方的暖气里四季如春,不管是护肤品还是衣物穿搭都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东西,不同的环境让我们被种草的几率直线下降。

又或者,某样东西我在春天买下,爱不释手的表现就是在评价里把它夸上了天,转眼两个季节过去,相中同一款的你,又会因为我的推荐多心水几分?所以咯,某些商品的好评也是有“保鲜期”的,购买的间隔时间也是能否成功种草的因素之一。

拔草一时爽,钱包火葬场,各位金主们下回再买买买时可得擦亮双眼咯~


33IQ,在线思维训练平台。

网站 33iq.com,公众号:每日谜题(ID:meirimiti)、33IQ网(ID:Sroan33iq),另有移动客户端可搜索“33IQ”进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