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十问:如何用品牌讲一个故事?

我特别喜欢看王小波小说里描写的女人。性感,聪明,有时又很二。比如有一个姑娘叫小孙,每次进入医院的门诊大门,都要求骑在王二的脖子上(此王二是医院的化验员)。看到后来才明白,小孙是有心帮王二治疗阳痿。大姑娘骑驴的闹剧,也是闹给王二的前妻看。小孙的目的就是想证明给王二看,王二的大脑袋和小脑袋都没问题。女人很可怕,塑造一个男人或者摧毁一个男人,对她们来说都易如反掌。所以说,所谓的撩妹,到底是谁撩谁,还真不好说。

最近接了一个项目,一款酒心巧克力。用了七大知名烈酒:白兰地、威士忌、龙舌兰、杜松子、朗姆、伏特加、鸡尾酒。酒的度数高,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吃这个巧克力都会醉。这个迷人的产品来自创投 Club“春光里”。楚小白给它起了一个撩人的名字“七宗醉”。在电话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就被吸引了。

“真的会醉,吃上一颗就不要开车了,遇到交警会被查出来。”在春光里的酒吧,我含了一颗巧克力,小心翼翼咬开,一股烟熏泥煤味的威士忌酒液,穿过巧克力和糖的裂缝,流到口腔里。巧克力的发明人罗浩洋盯着我的表情变化,接着说“一会说话的时候都会有一股男人的烟熏味道。”长混夜店的人,对各种气息传递的威力都是很懂的样子。

我的惯例,是先给每一个品牌设想一种性格。我问这个品牌是谁?是硬汉海明威吗?“嗯~~海明威太硬了。”楚小白说“这是一个善于跟女人打交道的男人,幽默体贴……”

“我知道了,这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我说。

  • 品牌故事的第一阶段:洞察产品的本质是什么,谁是使用者,要完成什么目的。

在酒吧里,你把这样一颗埋着甜蜜阴谋的巧克力,递给女人的时候。这就是一条披着羊皮的大尾巴狼,一个半推半就的暧昧游戏。

男人、女人、巧克力。七种烈酒,一个心知肚明,不好直说的目的。

确定好消费者,以及他们的目的。然后,我在心里开始塑造一个角色:“狼先生”。他像一只羊,很优雅,衣着得体,风趣而且多金,坐在一把华丽的沙发上,有一条垂下来的大尾巴。

他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 品牌故事的第二阶段:找到故事。

任何一种商品,本质上都必须满足两种需求: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品牌故事要考虑的,也无非是这两个需求。

我们在解释消费升级的时候,经常会把消费升级称之为从物质需求上升到心理需求。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饱暖满足之后,人对声色的需求就提升了。但是从进化论来看,心理需求可能也是让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手段。社会发展越高级,物质需求越是隐藏在精神需求里。

我们的内心有各种需求,我们需要群体的温暖,需要标新立异,需要叛逃,需要优越感,需要一份安全,需要自我救赎……。七宗醉的内心需求是什么?我觉得,是说出心里话。什么话呢?

“我想撩你。”“来撩啊。”

既然确定了要撩,那好了,不要什么羊皮了。现成最著名的故事: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故事。

第一个场景:鸡尾酒,一个社交的场景,两个角色的相遇。

改一下结构,从大灰狼主动,变成小红帽主动。这是一个看上去有风险的故事,因为故事背后是一个听上去就有风险的品牌。烈酒,需要一点硬朗和柔软的冲突感。用小红帽和大灰狼的关系,把故事分成七个场景,对应七种不同的烈酒。

第二个场景:浪漫的法国白兰地,破除陌生感,两个人的关系拉近。

  • 品牌故事的第三阶段:故事的四个要素。

角色、情绪、细节、悬念。

一、角色。

我很喜欢用动物做角色。不仅是因为动物的造型更丰富,还因为动物比人类更纯粹。人太复杂,看不清目的。你没看能流行起来的人类形象的 IP,多少都有点精神不正常。正常人你往往是看不透的,看不透就没法承载信息。动物,就像一个实力派演员,不表演,都有戏。

第三个场景:威士忌,烟熏泥煤风味的男人味道,女人有了一些想念在内心滋生。

二、情绪。

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情绪是我们记忆里保存时间最久的东西。随着时间流逝,一件事物的定义,名字,样貌都会慢慢从人的记忆中消失,等你努力去找的时候,发现唯一的线索只剩下情绪。没有情绪,故事就不成其为故事。而故事的架构、铺垫,最终也是为了情绪。情绪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其实是记忆的骨头。

第四个场景:热情的龙舌兰,女人的挑逗升级了。我们的狼先生,既期待又尴尬,心跳加速。

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故事里,我打算让小红帽的情绪更突出一些。就像王小波笔下的女人。敢撩,敢爱,其实也会让她更危险。大灰狼的情绪要低调,一幅善于装傻的德行。七种情绪像潮水一样,伴随着关系的变化起承转折。

第五个场景:源自北欧的杜松子,狼先生的野性开始显现,但是他还是表现的很乖。

三、细节。

首先,细节是情绪的载体。情绪是一种感受,是无形的,情绪的表达,完全要靠细节。情绪也许是热火朝天的,也许是隐忍含蓄的。取决于细节给情绪搭建的气氛。同样一只手,捂住对方眼睛,捂住自己的嘴,或者轻轻搭在对方的肩上,表达的情感都完全不同。

第六个场景:甘蔗酿制的朗姆酒,小红帽已经完全信任了狼先生。

其次,细节的取舍决定了入侵能力。细节过多会干扰传播效果;细节不到位也会让受众感受不到你要传达的内容。这个方案我保留的最后一点细节底线就是小红帽的手型和脚型,狼的皮毛以及小红帽的面孔全部都舍弃了。有动作就可以完全表达出两个角色的情感。但是小红帽的手型决定情绪,脚型决定性感和心态,所以没有舍弃。狼嘴最开始是准备用线来表现,后来也决定去掉,直接把外形做出来犬牙交错的嘴型。一是可以去掉不必要的细节,另外稍微强烈一点风险感很适合这个品牌。

统一性可以带来美感,但是我不赞成过于统一,比如国内成熟的设计师很流行学日本人的风格。和谐度太高了,反倒入侵度不够。

四、悬念。

悬念是折磨读者的利器。本来我给七宗醉安排了一个童话般的结尾。小红帽在狼先生的怀里睡去,搂着他的脖子,说着梦话,一个狼先生的背影。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这只是构思角色关系的惯性想法。等到我画到最后一个场景的时候,我知道不能这样干。我必须要加一个逆转的结尾。

第七个场景:来自战斗民族的伏特加,剧情反转,小红帽已成了大尾巴狼的猎物,直接扛回家。

狼先生兽性毕露,小红帽终归还是他的猎物。本文的开始,我说了女人翻手云覆手雨。但是女人在两性交往上承担的后果更多,所谓易如反掌也是要搭上自己的全部为前提。

但是,这何尝又不是女人想要的呢。两性间,没有绝对的优势一方,不过是造物和进化的必然。

  • 故事让品牌与消费者同频。

七宗醉这个品牌故事,并没有直接把酒表现出来。我刻画的是另一种醉,爱情也是一种醉。人只有在醉的状态下才会出现幻觉,才会看不清事实。我们都看到了小红帽站在一只凶恶的狼旁边,但是她看不到,她看到的是心仪的男人。狼先生也是一样,小小的小红帽让他痴迷,使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这个故事是一个幻觉,我知道,像小白老师那样的大灰狼,一看就懂。

营销在传播上的目的,决定了内容。教育市场是一个事倍功半的事,搞不好要倒在自己开辟的战场上。所以营销从来不是说什么高深的道理和陌生的概念,说的都是大家知道的事。定位理论找到一个简单易行的路径,找到人类认知的缝隙,然后用大量广告砸进去。从物质需求来看,缝隙必须是已经存在的,轻松就可以撬动的,容不得偏差。那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有,就是利用故事来与消费者同频。我们并不锁定在认知缝隙里,但是那些所谓的缝隙都在同频段的需求里。就像杜蕾斯,你能整天跟消费者说:怕怀孕用杜蕾斯吗?


  • 作者:王东魁,百度问咖认证大咖,知名品牌设计师  新浪微博:王二不是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