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爱自己胜过爱他人 | 友一推《天窗》

小友(微信号:yosumn)说:生活中人们常常说,爱情要找到势均力敌的对手。可是这部话剧告诉我们,就算棋逢对手,价值观的差异最终会把你们带向不同的河流。

写在前面:

这部由英国国家剧院打造的戏《天窗》,因 NTLive 项目得以引入中国。男主角汤姆由老戏骨 Bill Nighy 时隔 19 年后重新演绎,从整体到细节都无可指摘,几乎已与角色浑然一体。女主角凯拉的演员 Carey Mulligan 则是从电影荧幕转型到舞台剧,肢体语言自然,充满热情。

编剧积淀丰厚,高密度台词丝毫不让人感觉拖沓重复,剧情层次分明,加之演员节奏拿捏准确,大大小小的戏剧高潮,百转千回。

既然是话剧,那么第一步,看舞台。光是一个静态的舞台。就已交代了很多信息。

故事发生在当代伦敦,阴冷的冬夜。

随着一段节奏紧张的钢琴和孩子们下课的喧闹声,镜头缓缓拉远,舞台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窗景中的涂鸦墙面、潮湿四壁、略显破旧的家具和椅垫,都一目了然地指向这个房间的主人生活清苦,无论是否出于自愿。

此时女主Kyra(凯拉)进屋,黑绒线帽、黑色毛呢大衣、大红色围巾、简约清爽的过耳短发、无妆容无装饰,延续舞台氛围的精简感。


她直截了当地进到厨房,没有四处看;把手中拎的超市橘黄塑料袋在桌上放下往外取件,可以看到晚餐和第二天早餐的食物牛奶都只有一份;书桌旁的椅子只有一张

以上种种,不消一秒就可以判断她就是这个房间的主人,并且很可能是独居

随后 Kyra 进卧室穿上厚家居袜,此时第二个角色登场。


一个男孩儿,身着牛仔套装,脖子上挂着耳机。他来到楼道,找准对应门牌,在门外左右晃荡了几下,便犹豫地推开了半掩的门:Surprise!

Kyra 感到惊讶但却没问来由。年轻人憋不住场面沉默,主动寒暄了起来,带着一股和长辈聊天的拘谨却又故作轻快。他说自己正在在高中毕业后的间隔年(Gap Year),搞这搞那来美化简历。


他兼职卖热狗,而且和一起卖热狗的女孩上床同居,但他不喜欢“女朋友”这个词。

Kyra 只是面带笑意,静静听着。然后无视这些障眼法,回答说:“你还真是长大了,都会说客套话了。”

果然,接下来男主就爆出了第一个料:我来这里,是为了我爸爸

她的表情突然顿住,凝视着他,嘴角用力,仿佛在思考什么。

足足三秒后,凯拉转移话题聊起了暖气片

男孩接着谈到他妈妈,爱丽丝。爱丽丝已经因癌症去世一年了

这一年间,他目睹父亲 Tom 从一个意气风发的成功企业家变成满脸苦逼,蒙着头吃饭一声不吭的怪人。

每天回家,就仿佛天塌了一样往沙发上一坐,沙发坏了,用黄页找修理工;屋顶有树叶,用黄页找修理工;家里有任何事,都靠黄页活着。



“他只是太伤心了吧。” Kyra说。

“不!他就那样坐在超级大的房子里,像一只愚蠢的动物孤独地舔着自己的伤口。”

理解归理解,但对青少年而言,天天看见父亲消沉悲观的模样,他能切身体会老爸的崩溃却无法分担,毕竟现在家里只剩下他们爷俩了,何况孩子的内心世界谁去照看呢?(看下面这张生无可恋的英式嘲讽脸)


东扯西扯半天,男孩儿总算向她抛出了憋在胸口已久的终极问题:

“你当年为何一声不响就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了?”

听得出来为此他也很伤心。但Kyra 没有正面回答,只让男孩儿猜。

男孩儿或许猜到了答案,可没用。Kyra 走后,他母亲病倒了,父亲逐渐萎靡,因为从头到尾,大人的游戏玩得翻天覆地,却没有人问过孩子感受如何。大人总以为小孩无权过问也无法理解这些,但是否想过,这也是孩子每天在经历的生活?

It sucks.

Kyra 拒绝卷入评价“谁伤害了谁”的原生家庭审判会。她说自己的家庭关系,只有自家处理,找个法官也没用。

男孩走后 Kyra 去洗澡,洗到一半楼下门铃响了。

裹着浴巾的Kyra冲到楼道往下一看,懊恼地低吼了一声(当然,是我们的男主)。

电铃一刻不停地催促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彰显出来。

Kyra 把钥匙丢了下去。

男主角 Tom 登场,一身西装气宇轩昂,笔直走进客厅,即使头发灰白,锐气也不输青年人。走路大步流星,无时不在打量评估房里每一件东西,而且仿佛他都拥有主宰它们的权利,包括女主的椅子怎么摆、晚饭怎么做、啤酒买什么牌子的。


Tom 是个利益至上,实干主义,自恋自大,有强烈右翼倾向的企业家。他鄙夷穷人、底层,和一切脱离不了这个阶层的人,说话能赢就绝不饶人。

他曾亲自在竞争激烈的商业领域开拓市场,是真正的创业者,讨厌虚头巴脑不干实事的人。下面这段话精彩爆了:

?

很少真正关心身边的人

当 Kyra 问起他儿子,他的回答无比短促:还好,还活着,一天到晚花我的钱。完全没有留意并否认到自己带给儿子的伤害。

但你能感觉到,他很在乎 Kyra 的情况

他想找朋友帮她改善住处里里外外差强人意的设备和资源;

想邀请她出去吃饭,如果不行,也可以留在这里陪她吃简易煮面

进屋后,他第一时间仔细地检查着 Kyra 房子里的所有细节,试图找到女主角是否有新男友的线索。

最重要的是,想重修旧好

她走后,他花了三年才准备好来见她。因为他觉得这一次再见到,他就完蛋了,因为就再也离不开她了

此时,整个故事的脉络才渐渐清晰起来。

七年前,18 岁的 Kyra 刚刚高中毕业,在伦敦国王大道上因缘分结识了  Tom 的妻子 Alice,当晚给他们的餐厅帮了个大忙。

从那以后,年轻聪明,善解人意的 Kyra 开始替他们打点生意。

作为工作和生活上的知心伙伴,与一家人共同拼搏,白手起家,令事业蒸蒸日上。她甚至搬去与他们同住,和爱丽丝在同一个屋檐下居住、吃饭、聊天、给孩子读故事。

但她与 Tom 也有了感情,而这段婚外情持续了七年

在 Alice 毫不知情时,他们一家人的关系是和谐的。也许就像她说的,“有时候夫妻之间需要一点润滑剂”,因此 Tom 和 Alice 的关系本来并未因此受到影响。

他们一起生活的日子是非常快乐的,并且 Kyra 希望永远这样下去。她要的,就是爱并且可以在一起而已。她和Tom定下了一条底线:Alice绝对不能知道这件事。


但某天, Tom “无意中”留下一封情书给 Alice 发现了。Kyra 遵守自己的规矩,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不顾任何回忆,当天就彻底地消失在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里。

留下原地崩溃的汤姆,当然还有那个男孩儿,和爱丽丝。

Alice的性格相对脆弱,且对自己的价值缺乏信心。乃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退缩回了园艺、缝纫、灵修”,这些在汤姆眼中都是用来逃避问题的东西——她逃避汤姆想要离婚的事实,不愿意面对已经走到尽头的关系。

究竟为何她要走?

在后来的抽丝剥茧里,你可以听出来,汤姆当年留下情书,其实已经想要离婚,与 Kyra 结婚。

她是恐惧婚姻,还是发现自己没那么爱他?是三人关系才有平衡支点,而两人则无法再平衡么?

答案逐渐解开——后半夜男女主角滚过后,价值观碰撞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第一, 她不接受汤姆认为的,大多数关系的本质建立在互惠交易之上。

他们第一次争吵爆发于 Tom 无意中提到司机弗兰克仍在楼下等着他们。尽管他辩解说:私家司机获取高额报酬的职责要求就是“等候”,何况车内宽敞、食物充足、温暖如春还有成人杂志,但 Kyra 仍然觉得这样的设置完全不把人当人看,不可理喻。

第二,汤姆不理解并否定她坚守的意义,包括职业。

Kyra 很久不看报纸,不看电视,否定新闻的重要性,因为日光之下无新事,而且媒体新闻上充斥着不正派、和自己无关的人事,荒谬透顶。“直到我离开你的豪华轿车,还有切尔西的种种奢华,我才想起世界上大多数人不是这么生活的。”

她宁可读名著,看老电影,过去的时代里留存着值得当代人学习的品质。而 Tom 认为她这样只是因为浪漫主义和理想情怀,与世隔绝太不正常。

他一针见血地点破助人利他情结或许是一种伪善。他不赞同当社会上所有人逆流而上想要挣脱贫穷的时候,Kyra 这样的所谓理想主义者却会选择“傻乎乎地一头扎进来”:

“你在一个糟糕的地方工作,还要住在一个更糟糕的地方,仿佛是一种牺牲。别忘了,我出身于普通家庭,家里可没有你爸爸那样的大律师。你永远拿一等成绩,有那么好的学历,如果你也出身在一个普通家庭,我保证你绝对不会有那些天真的幻想,绝不指望从普通人身上学会什么。你曾经过着大多数人打心眼里想过的日子,你心里非常清楚。”

但 Kyra 下面这段话,完完全全反击了 Tom 的先入为主的成见:

打脸无误。

第三,汤姆想要占有她,而不是成全她的自我实现。

时至今日,他仍旧不明白,为何她偏偏不爱上游的生活,宁可蜷缩在这个天寒地冻的小房间里挨冻,吃着他甚至不会拿来喂猫的下等芝士。

他说,这是一种逃避和懦弱——

“你可以面对公交车上陌生人拥有无限耐心,是因为你两分钟之后就要下车了!你无须再见到他们,所以你才可以如此博爱。但你却无法日复一日对身边的人说爱,不敢接受一对一共度余生的婚姻生活。”

你也可以理解为,汤姆对一切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东西都看不上。

当然,女主虽然口头不说,内心也是这样否定着某种对立的价值观。

而且,汤姆歧视女性。虽然我觉得,如果对方是女性,他就歧视女性。如果对方是司机,他就歧视司机。基本上除了他自己,他也没有完全认同的了。

热恋时,如果一方认为对方的行为是在逃避正视爱情,到底还是甜蜜的。可事到如今她还觉得好笑,为什么这个男人觉得一切都和自己有关?

故事到这里,始于爱情,却已远不止在谈论爱情。

整部剧看似在讲一对身处不同阶级的老情人时隔三年后重逢之夜,其实是将两人对立的思想从语言中剥离出来,在星空下让其激烈碰撞。

这是一场披着爱情外衣,实质是在特定政治社会背景下探讨普世价值观和乌托邦梦想的戏码。

在雪夜的结尾,面对这个固执地想要挽回自己的人,Kyra 最终坚持道:

“我做出了决定,而你,必须要尊重这个决定。”

他离开了。让 Tom 学会真正尊重他人,也许和让 Kyra 放弃理想屈从现实一样困难。他们曾经相爱,爱或许不需要理由,但爱不足以打破价值差异的鸿沟。

也许你同情 Alice,鄙视或畏惧 Tom,佩服 Kyra 或是觉得她“圣母病”。但剧中人自有其运行的生命轨迹,其实根本不在意他人的任何看法。而你,也是他们所描述的世界里的一员。当你作为个体遵从真实内心去生活的时候,其实也很难真正顾虑到他人的感受。

或者说,有时候牺牲、忍受、付出,和爱一样,或许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汤姆为妻子挥金如土是出于自己喜欢。而看似博爱的 Kyra 也需要站在为社会谋福利的根基上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或许归根结底,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胜过爱他人。

影片末尾,男孩儿给女主角带来了关于过往七年她最喜欢的“回忆”:一份丰盛的英式早餐。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有人说是导演安抚观众的温情一笔,但我觉得那是在表达教育和爱的愿景。

故事说到这里。阅读原文有 B 站的视频链接,画面近景细腻,乃至一个欲出还休的伸手,眼神如何在彼此身上掠过停留,都全是戏。具体的精彩片段、笑料和细节,还需要大家亲自去看了。

晚安。

-end-

作者:砍妹

武大心理学学士

知乎专栏@文艺的哺乳动物

本文由友心人出品,转载前请联系邮箱media@yoxin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