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其日益多元的员工的需求,澳大利亚税务局在楼内安装了蹲式厕所,Pauline Hanson对此事的关心引起了大家对上厕所的最佳方法的争论:坐着好还是蹲着好。
尽管没有人要求你爬上一个常规马桶座圈并用脚站在上面,但是确实有一些证据表明蹲着上厕所更有助于你清空肠道。
John Harington爵士在16世纪晚期首次发明了抽水马桶,但是直到19世纪,坐式马桶才为大众所使用。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人还是选择坐着排便,而蹲姿则在发展中国家更受欢迎。
肠道运动或者说排便的过程比你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首先,直肠充满了粪便时开始收缩。这使得肛管的平滑肌得以放松。
图片来源:CC BY-ND
像吊绳一样环绕在直肠周围的耻骨直肠肌通常将直肠向前拉伸形成一个直角(称为肛门直肠角)。在排便的过程中,耻骨直肠肌会放松,而肛门直肠角会变宽。
蹲姿使肛门直肠角变得更宽,为粪便通过肛管提供了一个更畅通无阻更笔直的通道。
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一些实验来探究蹲着和坐着上厕所的区别。以色列研究人员Dov Sikirov对28名健康的志愿者进行了研究,这些志愿者被要求记录下他们肠道运动的时长以及他们排便的难易程度。
志愿者会坐在不同高度(42厘米和32厘米高)的坐便器上,也会蹲在一个塑料容器上。他们记录了在每种姿势下的六次连续的肠道运动的数据。
蹲着排便时,一次肠道运动的平均时长是51秒;而在较低和较高的坐便器上排便时,一次肠道运动的平均时长分别是114秒和130秒。参与者发现蹲着排便比坐着更容易。
在日本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观察了六名在直肠中注满造影液的志愿者,他们被要求分别用坐姿和蹲姿排出这些液体。这个过程由屏幕后面的实时放射显影拍摄下来。
研究人员发现肛门直肠角在蹲姿下有更大的扩张。参与者在蹲姿下腹部也更为放松。
排便时过度用力的人更容易产生肛门内壁的撕裂,这被称为肛门裂隙。在巴基斯坦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观察了患有慢性肛门裂隙的参与者,他们的症状包括排便疼痛、直肠便血和就坐困难。
参与者坐在一个为了模拟蹲姿而改良了的坐便器(他们的臀部弯曲、脚搁在一个较高的搁脚凳上)上,采取蹲着的姿势。研究人员发现与坐姿相比,蹲姿显著地减缓了他们的症状。
尽管蹲姿也许对患有慢性便秘的人有所帮助,但是它并不是万能药。其他因素,如饮食、运动、药物和液体摄入,也会影响肠道运动的频率和稳定性。
一些人天生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排便,因为他们患有一种称为“慢传输性便秘”的疾病,而这是蹲姿不可能缓解的。
蹲姿的好处(坐姿的危害)有时被夸大了。比如,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蹲姿能预防或治疗痔疮。
而且尽管这一观点容易让人误信,但是并没有确凿的数据证明坐姿会导致结肠憩室病(结肠壁凹陷)。
也没有证据表明坐姿会提高患结肠癌的风险。
蹲着上厕所也不是没有危害。研究表明,蹲姿会引起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略微上升。
研究者发现一些人在蹲着和排便时会发生中风。但是是否是排便过程中的蹲姿使病人的心脏病或者中风发作的风险大大提高仍然在争议中。
尽管由于缺乏长期的研究,我们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但是蹲姿有着明显的好处。如果你有一个常规的马桶,而你想从蹲姿中受益,那么你可以用一个改良马桶座圈和踏脚凳,这样你就能弯曲臀部、抬高双脚。
原文来自 科学美国人
翻译:郭晓 审校:海带丝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