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从文学到电影改编得如何?

《我不是潘金莲》讲一个什么故事?

农妇李雪莲,称为了多要一套房子和丈夫秦玉河假离婚,岂料秦玉河负心另娶,弄假成真。

李雪莲最初的诉求:打官司证明离婚是假的,然后和秦玉河重结重离。

前夫说她结婚时已非处女,怎么像潘金莲呢?毁谤不胫而走,人言可畏。

于是她的诉求又加了一条: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

李雪莲要讲理,是情理,不是法理,却关乎女性尊严。

从县法官到省长,为官者的漠视与粗暴使之越挫越勇,逐级上告,成就千古奇事,直至告到北京。

十几年前的告状,以一众官员撤职收场。

十几年后的告状,因前夫之死戛然而止。

得益于原著作者刘震云本人担纲电影编剧,影片基本上做到了对原著内容和原著精神的高度还原。而片中有几个改动之处效果不俗:    

一、   彰显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

原著中,市长马文彬一行人请李雪莲在县城的“老白羊汤馆”喝羊汤。

电影改为李雪莲自家经营着牛骨汤店,马市长不仅上门慰问,还带着家乡土产腊肠做礼物,甚至亲自动手切了起来。

看似只是细节的改动,却彰显出干部嘘寒问暖、平易近人的真诚姿态,与“前任们”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截然相反。

时代在变,官员也非一成不变。社会大众的维权是推动民主改革、转变体制内工作作风的中坚力量。

二、结局对“李雪莲”自身的批判。

原著结构从章节目录看很有意思:

第一章  序言:那一年

第二章  序言:二十年后

第三章  正文:玩呢

原著的“正文:玩呢”是荒诞讽刺的。当年被撤职的县长史为民,如今开着一家餐馆。

他去外地奔丧买不到回程票,为了准点赶赴麻友们的牌局,高举“我要申冤”的牌子,被当成上访者送回老家。何等辛辣的讽刺!

可能因为不言自明的原因,上述情节没有在电影中保留下来。

电影的结局:老史和李雪莲在餐馆叙旧,李雪莲道出当年假离婚其实并不是为了房子,而是为了违规二胎。

很多人觉得此结局画蛇添足,但我不觉得是“相逢一笑泯恩仇”那么简单。

原著一上来就交代了李雪莲夫妇为了逃避超生所导致的罚款和公职不保,假离婚变成真离婚。

主角的小九九毫无保留地告诉你了,读者多半会站在李雪莲的立场上,而不去深究动机问题。

电影却在一开始隐藏了假离婚的内情,结尾来个反转。在十多年人仰马翻的“告状”和“围堵”之后,最终农妇竟有欺诈戏弄之嫌、投机取巧之实。

这个处理正是我认为不逊于原著的地方——弱者喊冤,人们惯常的反应是抱以同情,却往往忽略她自身的错误及其错误所必然造成的代价。

影片的意义,绝不止步于当代“官场现形记”。        

三、例证性动作为人物增色。

影片后半程,于和伟饰演的郑县长很精彩。

他原来根本不把李雪莲放在眼里,在法院院长王公道提醒他这个女人是小白菜、潘金莲、窦娥、白娘子合体,三头六臂修炼成精后,才刮目相看。

他一面揣摩市长的意图,一面对李雪莲严防死守,显得左支右绌。

每当忧心如焚、束手无策,就会做出如图所示“我很被动”的动作,引发观众大笑。

影片增加的这一例证性动作,协助揭示了人物的个性行为特征,很有趣味性。

此外,电影在形式上的美感毋庸置疑。作为地道的南方人,从古典团扇式的圆形画幅里品味“一汀烟雨杏花寒”、“一笼金线拂弯桥”的意境,感到新奇。

然而,受限于片长,原著中有些内容只能被裁剪,无法在电影中充分展现,有两点我觉得特别可惜:        

一、赵大头和李雪莲感情前史的缩略。

原著中,年轻时的李雪莲美貌非凡,男人见了她,像苍蝇见了血,赵大头就是其中之一。

他和李雪莲是中学同学,以前每天送她大白兔奶糖。一天在打谷场,他要亲吻李雪莲,却被她吓退。

后来进京住在赵大头家,李雪莲说可以“办事”,赵大头却又缩了回去。

赵大头有色心没色胆、一到关键时刻就怂由来已久。要不是贾聪明拿他儿子的事做诱饵,他也不可能和李雪莲上床。

他们感情前史的重要性在于:如果那时胆大,人生的路就会重写。两人可能过着和和美美的小日子,哪还有潘金莲什么事儿?

因此读原著,有强烈的宿命难逃之感。

而限于篇幅,改编后的影片中只是寥寥带过,口述其暗恋女主那么多年,连一场闪回都没有,十分可惜。          

二、原著的心理描写无法充分外化。

电影尽管有冯导的旁白对人物心理作出解释,但读一读原著你会更加理解人物、理解情节,理解作品的讽喻性。

光看电影,恐怕有些观众觉得李雪莲就是个认死理的女人,想不通她为何“顽固不化”?

读过小说就会明白李雪莲到底有多憋屈,秦玉河又有多混帐。

小说中李雪莲去上公共厕所,看厕所的大姐说秦玉河仗着自己是化肥厂的人,上厕所不交钱,还打落她半颗门牙。劣迹斑斑。

正是在大姐的启发下,李雪莲决定不打人也不杀人了,她要折腾人,闹他个天翻地覆。这个情节和心理变化电影没有。

电影中马市长问李雪莲今年怎么不告状啦?李雪莲说听了家里牛的话。单从字面上理解,很可能和片中那些男人一样,误读为讽刺奚落。

关于牛,原著的描写则十分动人。李雪莲连年告状,亲生女儿(注:原著中李雪莲有一儿一女)都觉得她是疯子。

“她晚上便跑到牛舍里教牛说话,希望有一天牛能说话,帮她洗冤。”牛死埋牛,同时把自个儿折腾的心也给埋了。从这个情节,能感受到农妇的淳朴、无奈、精神寄托,等等。

最后,po三张范爷的美图:


文/玲珑茄

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上海沃雪影视  微信公号:woxueying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