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捕猎是无法满足大量肉食供应的,人类大量吃肉的历史,与畜牧业息息相关。
第一种走进人类生活的动物是狼,人们发现驯养小狼可以有效的帮助自己捕捉更多的猎物,于是才有了今天的各种狗,这个时间大约是公元前四万年到一万五千年前。驯养动物让人类豁然开窍,各种动物纷纷进入人类的驯养名单里,欧亚大陆成了人类驯化动物的摇篮,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部分驯养动物都发源于欧亚大陆。
人类挑选动物的原则有三个:第一是个头不能太小,繁殖速度不能太慢。第二是不能主食是肉类,比如我们圈养的狗已经改变了食谱,变成了杂食动物。这个原因很简单,主食是肉类的动物会和人类抢肉吃,驯养起来成本太高,除了少数人没人养的起。印度的王公贵族过去就驯养过猎豹帮他们捕猎,但这种情况不是主流。第三有群体生活习惯、领地意识和等级观念,这样的动物方便管理。也许某些爱猫人士会很有意见,但是猫真的被我们驯服了吗?今天的家猫只是半驯服动物,在高贵的“喵星人”眼里人类只是它的合作伙伴,或者只是奴仆。
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墓穴中,就有被驯养的猎豹出现(图为现代临摹图)
猎豹在唐代传入中国,唐代章怀太子墓出土壁画《狩猎出行图》中,有只猎豹蹲坐在驯豹师身后(红圈处)
在欧亚大陆之外的美洲,印第安人驯养的主要动物有两种:羊驼和狗。羊驼生长在安第斯山脉,没能扩展到整个美洲大陆。古代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如果要打牙祭,除了去捕猎各种野兽外,就把狗当成了主要的肉食来源。他们养狗和养猪差不多,越肥越好。
今天爱狗如命的西方人在历史上也非常喜欢吃狗肉,维京人的墓地中就发现了不少被烹煮的狗肉残骸。荷兰人在19世纪更是发现德国人用狗肉冒充牛肉以次充好。
二十世纪初,位于巴黎的狗肉馆,狗肉在西方也是美食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这是中国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奖励生育的政策。加上从《礼记?王制》“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的规定来看,我国先秦时代春秋时代狗肉与猪肉相当,甚至高于猪肉。
本文经指纹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