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证伪的,都不是科学
当你听见不远处有人自称为一位心理学家时——
“这个人是个心理学家,他/她很可能知道我在想什么!?”
“我去!他走过来了!”
“越来越近了,噢,天呐!”
“为什么他毫不犹豫的朝后面走去了??”
“噢别闹!Come back,你过来不是为了向我炫耀你知道我的想法吗?”
……
绝大多数人以为,心理学就是用来研究人类想法的——既然是研究人类想法的学科,那么,它理所应当可以知道我现在的想法。
却不知,这是大错特错。
准确的说,研究心理学的人并不知道其他人在想什么。毕竟,心理学家也只是人,并没有因为研究心理学将其推上“神”的范畴,那么断然不可能拥有“读心术”这种传说之中的“神术”。
但是,现代心理学能以科学的方式来总结人在面对各种刺激作出怎样的反应,以这些反应来推测你此刻的心情,倒是有可能。
既然谈到科学,就不得不说一个重要概念。
那就是——所谓科学,就是因为其可被“证伪”。
什么是“证伪”?——可以被轻易验证理论是否错误。
我们通过一个身边最常见的事情来理一理“证伪”这个“新概念”——上帝。
教徒告知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
注意,这句话,就是不可被证伪——你拿什么来证明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
宇宙大爆炸理论?——那宇宙是从什么状态下爆炸的?最初爆炸的那个东西怎么来的?
受限于我们人类到现在为止的认知层面,我们确实无法证明“上帝造物论”的伪,在《物种起源》一书的概览(第一期)之中我们就说过,达尔文并没有否认上帝的存在。
在这里其实我们可以引申的说,基本上西方世界主流科学界的科学家们,他们——都相信上帝是存在的。
但是我们将刚刚那句话变一下——信徒给我们说,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
这句话就是很明显可以证伪的。证伪的方式我们都已经经历过了,那一天并没有爆发任何世界末日型的灾难。
那么这个结论,就自然被证伪了。
为什么如此重视可“证伪”?——为了重复试验与反复验证。并且,如果可以被证伪,这个观念就具有可推论的特性。
在胎教市场泛滥的莫扎特音乐问题,起初是因为某个科学实验室得出“莫扎特的音乐可以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这个命题确实是一个可以被证伪的命题。——采用大量随机的胎儿进行比对调查就可以了。
然而这个命题还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这个说法在任何实验室和环境下都被证明“不可能重复”。
嗯,不能随便怀疑某些科学家的人格。我们只能设想,在那一次实验里面,那个胎儿“爱因斯坦”转世,确实智商高过一般人。但是这种在重复试验和反复验证之中根本就不正确的结论,也就是胡说八道了。
这种无法反复验证,因为一个偶然事件的出来的结论,自然也无法指导我们的生活,更不是科学。
科学尤其注重实际情况与理论情况是否相符,当一项理论具有良好的可证伪性,大家都能测试理论是否正确,倘若大家的测试都得出同样的结论时,我们可以说这项理论与事实相符。
扯了这么多,其实说穿了就是这么一个意思:所谓科学,必然可以被证伪(被证明不对),基于这个条件,那么必然可以无限次被重复出现——那么这样,只要符合预设的条件,必然可以导致一个确定的结果。
这一句,正是科学(或者说知识),给我们带来的结果——可用于其他场景下的推论判断。
回到标题里面的那些问题,请问哪一个能够被证伪?
就拿我们耳熟能详的“处女座有洁癖”这种问题,请问,这个可以被证伪吗?不能,因为你不能证明“处女座没有洁癖”。
市面上经常流转各类心理分析,基本上大致如此,基本上都没有可证伪性。自然,由于可证伪性不佳,你的心理状态如何与这类“著名心理分析”完全无关。
最后说一句人话:这些心理分析都是赤裸裸的伪科学。
玄学距离心理学有多远
我们现在先说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玄学结论——“恋爱会使人变笨”。
这句话绝大多数的人都持一个赞同的观点,甚至成了很多人一种指导性的策略。
但是只要它没有以一个科学的方法设计实验证伪,并且在条件符合的情况之下可以任意的重复出现,那么,这个结论,就算是大家心里都认可,它还是一个玄学结论。——而不是一个科学结论。
不过,光说不做假把式——我们现在就来设计一个实验,让这种“玄学结论”合理的进化成“心理学理论”。
这个实验设计比较简单,我们只需要想办法证明两个关键点就够了。
其一、如何具象化的确定人处于恋爱状态之中;
其二、用什么样的仪器或者是量级来形容人的智力。
首先,我们要确认人们是否处于恋爱状态,我们选择100位报告处于恋爱状态的人,通过磁共振成像仪器扫描其脑部状态,取其共性作为基准,在这个准备做好之后,我们开始后续的实验。
为了证明恋爱使人变笨,我们使用仪器筛选100位处于恋爱状态中的被试人、选取100位不处于恋爱状态的被试人,同时选取100位号称自己处于恋爱状态(实际上没有恋爱,但报告自己恋爱)的被试人用于对比试验,同时进行一系列智力及反应速度测试,用测试结果来对比此3组被试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若存在显著差异,且不恋爱组成绩优于恋爱组,我们可以说,“恋爱会使人变笨”这句话姑且正确。——在没有出现下一个证明它错误的实验之前,姑且正确。
若号称恋爱组(实际上没有恋爱,但报告自己恋爱)比其它2组都弱,那么我们可以说,“恋爱是否使人变笨”这句话只是胡说八道。
诸位你可别笑,这种实验看上去好像“蠢蠢的”,但是,还真有人已经做过类似的实验了。
不过因为篇幅所限,如果有点兴趣,就向公众号发送“恋爱心理”四个字,我们会给你推送几个心理学上已知的跟恋爱相关的小实验。
实验很强势,结果很操蛋。
下期预告:
如果说,玄学心理学占领了我们的朋友圈,污染了我们的爸爸妈妈,攻陷了我们的心上人……
请问,正牌的心理学大人在哪里?
这家伙到底干了些什么破事儿?
你的阅读时间就是最好的赞美。
倘若你意犹未尽,还请搜索微信公众号名字——“你的文具盒”,关注我们,我们相信,这会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