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有一种很偶尔的情况下才会派上军事用途的“诸葛弩”。这是一种连发弩,通过将张弦、触发等功能汇聚到一个大型扳机上,来实现连续发射。中国历史上的所谓“连弩”绝大多数分属两类:一类是发射系有绳索、可以回收的箭矢的“连弩”;一类是同时可发射数支箭矢的“连弩”。
裴松之(公元372年~公元451年)曾引《魏氏春秋》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说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因此中国民间往往认为连发弩是诸葛亮改进的(或者甚至是他发明的),故而将这种连发弩称作“诸葛弩”。
奈何,按目前的考古出土与研究,远不能对诸葛亮改进的连弩是否是连发弩(抑或是同时发射十支箭矢的“连弩”)下断言。但这种“诸葛弩”的渊源,倒是已在考古发现中得到了证明。
湖北江陵秦家嘴战国楚墓中曾出土了一具可连射20支箭矢的连发弩,它的结构和原理、同明清时代的“诸葛弩”极为相似。由此可见,连发弩的发明,至少能够上溯到战国时期。然而,受制于其结构,由战国至明清这么两千来年,连发弩一直只有至远二十余步的射程,以及只能用来射鸟的威力。
在明清时代沦为民众把玩或打猎的玩物。虽然明代的《武备志》认为,可以将箭簇涂上剧毒的“诸葛弩”,交给骑兵在近身冲突中使用。但这只是聊备一说而已,实战效果到底会如何、颇为存疑。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