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质量会影响儿童情绪发展吗?

说到睡觉这个问题,许多孩子都抵触睡觉,睡前恶作剧的本领更是堪比奥运会水平。

虽然夜醒症是人类睡眠的一部分,但大人每晚都需要关注孩子是否夜醒,这不仅让家长疲倦不堪,而且也可能表示孩子整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儿童睡眠差对其身心健康会有长期影响。来源:www.shutterstock.com

自我调节是儿童早期获得的一项重要技能,它可以帮助孩子保持或者集中注意力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所以,儿童睡眠不好真有那么重要么?

睡眠差的长期影响

我们调查了3000名参与大型纵向研究的儿童,通过对其出生到九岁期间每两年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如果孩子的睡前行为一直持续到婴儿时期之后,这就可能影响孩子两年后的情绪与注意力发展,即从第一年开始直到九岁。

本研究主要关注孩子行为上的睡眠问题,比如睡前抵触,持续夜醒,入睡困难以及难以独立再次入睡等等。这些问题有别于医学上的睡眠问题,比如睡眠呼吸暂停,即睡觉期间呼吸困难;也不同于孩子睡眠时间长短的问题。

婴儿在入睡前和睡眠中自然都需要大人长时间的陪伴。对于大多数(70%)的孩子而言,这种睡眠行为能逐步改善。

五岁时,这些孩子就不再经常出现持续性的睡眠问题了。他们能独立入睡并独立面对夜醒(生病或者不舒服的时候除外)。

对于剩余30%的孩子而言,这些行为上的睡眠问题从他们出生持续到五岁,并逐步加剧。这段时期内,这些孩子在睡觉期间会需要大人越来越多的关怀。

在六岁年龄的班级里,这一组孩子的老师会认为他们过度活跃、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社会技能较差。这可能是由于睡眠问题影响了大脑发育,久而久之会不利于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有睡眠问题的孩子在白天可能会对某些事产生过激的情绪反应,并专注于调节自身的情绪系统。这就限制了他们集中注意力以及从构建注意力调节的活动获益的机会。

当然,并不是所有有睡眠问题的五岁儿童都很难调节自身来适应学校,但对于这些很难适应学校的孩子而言,睡眠可能是需要重点改善的一方面。

检测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

我们的研究发现,被诊断出具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译者注:即一种在儿童期很常见的精神失调,也称之为多动症)的临床症状的孩子,与家长此前对自己孩子睡眠问题的严重程度(中度或者重度)的报告有所差别。

与非多动症的儿童相比,后来被诊断患有多动症的儿童早在两岁时,其父母就报告称他们有更显著的睡眠问题,包括睡前抵触,夜醒等症状。

从出生到七岁期间,非多动症儿童组的睡眠问题逐渐减少,而多动症儿童组的睡眠问题则一直比较顽固(其中约有20%的孩子直到七岁都还有睡眠问题)。

但是,幼儿期的睡眠问题是否就是多动症儿童潜在神经差异的早期征兆呢?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睡眠问题是否与儿童注意力行为较差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呢,对于这些我们还不能进行完全解答。

此外,一些方法可以帮助父母用温和而不变的固定习惯来管理孩子的睡觉时间,并用行为技术使父母从哄孩子入睡以及陪伴其睡眠中逐渐解脱出来。而且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都行之有效。它们不仅直接改善了多动症儿童的睡眠行为,还改善了孩子们白天的行为和注意力,包括正常儿童在内。

事实上,并没有有力证据表明,这些技术会导致长期的情绪伤害,或者是对孩子自身的发展有直接的好处。而家庭的作用以及父母的幸福感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技术,也可以根据个人的舒适程度对技术进行调整,以达到让孩子独自入睡的目标。

最终,父母应该决定采取哪种方法解决孩子的睡眠问题,因为一切方法的关键在于一致性与承诺。

在不同的家庭或者文化中,处理孩子睡眠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如果父母担心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发展社交关系、管理自身的情绪以及注意力的方式,那么睡眠行为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

长痛不如短痛,孩子童年早期进行睡眠训练所带来的短期痛苦日后可能会给孩子和家庭带来长期的好处。

原文来自 科学美国人

翻译:夏雪    审校:郭晓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