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谈钱伤感情的人,都不懂钱

小友说:从前,双十一只提醒小友还是单身,现在双十一还提醒小友另一个事实:单身加没钱。很多人怕谈钱伤感情,还有很多人怕谈感情伤钱。对不对呢?这里想说的是,其实你怎么看待自己,也许从你对钱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金钱是很多事物的外壳,而不是内核。它能为你换来食物,而不是胃口;药物,而不是健康;泛泛之交,而不是肝胆相照的伙伴;顺服的仆人,而不是忠心的跟随者;享乐和消遣,而不是平静幸福。——剧作家 亨利克.易卜生

每个人对赚钱和花钱有着各不相同的渴望、干劲和想象力。快要结束的双十一盛况非凡,若是打开一个人的购物车,大概比看简历更能窥视出她内心真实的期盼和目标。


但随贫富差距的沟壑不断加大,2011年一名土耳其男子因无法谋生而自杀,导火索般引燃了阿拉伯之春的革命浪潮。普通人的心理健康也会受到经济压力的无形影响。一生中大大小小偶发的经济困难往往勾连着人们的抑郁、焦虑和健康水平。

关于钱的常用词汇涵盖了相当多的人际活动:赚钱、花钱、存钱、借回钱、借出钱、赌钱、继承钱、捐钱、赢钱、输钱、投钱、有钱、没钱……

但到底钱是什么?当我们在生活里说到钱的时候,是指每天大大小小交易里的货币实体么?是钱包里的硬币?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还是财富,比如我们的个人总资产?还是抽象的“钱”,也就是包括上面所说的总和?


于是,西雅图大学的临床研究者决定做一个关于“钱”的质性研究,看看钱对于不同人来说到底是什么。

即便在这群同质性较高的年龄跨度从 30 到 70 的中产阶级白种人研究者中间,关于钱的心理态度都存在着极大差异(由于研究依赖口头访谈和互动,这种差异也会影响最终结果)。但是,他们通过小组讨论并记录彼此的感受、想法、模式和叙事风格,以此逐渐找到对自己和他人的信任,并为之后的观察分析打下基础。


当他们编好问题,对组内成员、朋友、家人进行先导测试时,却发现人们谈论钱和谈论具体的失去、绝望事件不一样,最终他们花了六个月确定下一系列能让人听懂的开放问题,且有足够空间给出自己的故事。

问题如下:

1. 请谈谈和钱有关的一些早年经历吧。你成长至今,钱在你生活里意味着什么,起着怎样的作用?

2. 随便说说,你觉得自己更喜欢花钱(spender)还是存钱(saver)

3. 生活中不难留意到,谈钱有时候会让人们难以启齿。你能不能描述出你曾经和某人关于金钱方面有过的一次艰难对话

4. 在你的原生家庭里,你们讨论钱的情况如何(和爸妈/兄弟姐妹/亲戚)?在你如今自己组建的家庭里,讨论钱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5. 你有发现其他什么关于钱的事情吗?比如其他一些关于钱的普遍观念

6. 你觉得这次谈话过程怎样?你在来之前准备这次谈话的过程怎么样?

注:研究者在事先邮件告诉受访者对话将为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也可以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事后,研究者的现场笔记、对话录音和回访记录都被逐字转录整理。

在这里,简要概括两个受访者的故事,以让大家理解对话的方向:

  1. 克里斯朵夫和他妻子正在以极快速度积累资本,而且有一笔潜在的巨额遗产,属于通俗意义上的“富人”。但他对这个标签非常不适,因为在童年时期,他的家人把富豪描绘成一种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且略显冷酷无情的生物

于是当克里斯朵夫有钱起来后,就尴尬了。他不愿意想起自己做生意赚回来的钱,于是生意场上的他精明、有见地,积极主动,但家庭内部的经济开支则完全听从妻子的安排。这不是因为他们权力关系或分工如此,因为即便个人私底下,他也只能做到偶尔去看看银行账户和投资情况,可一旦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土豪程度,他就受不了了。


人们对钱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害怕贫穷苦困,羡慕富有和闲适;与此同时又鄙视不择手段往上爬的人,害怕违背良心和公道而遭到惩罚。数以万计教人如何敛财的书籍中,也不乏提及“追求财富过程引发的内疚感、原罪、与宗教道德有关的内心冲突”等文本。

2. 琼从来没自己挣过钱。最近她靠离婚后理财顾问为她安排的“补贴”生活。她有不受控制乱买衣服鞋子的行为,以及事后的内疚感,这一点与她妈妈和姐姐谨慎的消费习惯截然相反。

而且由于女儿酒精和药物成瘾,她已花了上万美金竭力稳定她的情况,但却没起作用。于是她放弃了。你可以看到,她花钱如流水,但钱却回馈她以微不足道的欢愉,甚至没有能力去影响那些对她来说重要的人事。


阶段 1 感官体验

现象学研究发现,儿童和成人体验世界的方式很不同,儿童的方式保留有更多感官本能的觉察。其中一位研究者描述了儿时收到祖父给她的硬币时的感受:那是从不便走动去附近买玩具或食物的爷爷那里得到的款待……我记得塑料袋和硬币上有些尘土残留物,后来我就去洗了手。

在另一个受访者汤姆的回忆里,有个路人在他玩耍的草地附近发现了一美元。然后汤姆一天里剩下的所有时间都在搜索草坪,想着路人是不是耍了他,其实硬币是从兜里掏出来的而不是捡到的。

你可以看到儿童与钱的关系,往往和与他人的联结有关。


阶段 2 珍宝

溯记忆之河而上,受访者都清楚记得钱是宝贵的,是独特的东西。克里斯朵夫记得爸爸的香烟盒里收藏着参军时收集到的各国硬币:
啊,这些异国情调的硬币,作为孩子我简直感到狂拽酷炫!(啊欧,您的作者不小心文风崩坏了)同样酷炫的还有那个沉甸甸的硬币收藏罐有关的传奇故事,就是我爸爸在东方的经历!

虽然小克里斯朵夫对那盒钱的价值没有一毛钱概念(说不定是越南盾呢),但作为珍宝的金钱往往无关交易价值,而关乎一些值得坚持和保留的东西。


阶段 3 货币

接下来,儿童会逐渐意识到钱很重要,是一种可以赚来又花掉的神奇东东。汤姆说他以前会卖空瓶子空罐头,换钱,买糖(多像老电影里的孩子)。

我小时候会走街串巷收集空的苏打水啤酒瓶来换点儿钱……从来换不了太多,往往都不到一美元,我大概记得我是用来买糖了。

当孩子发现钱可以换来其他物品,它作为“珍宝”的神秘价值就逐渐流失了。同时,当他们发现自己可以为自己换来想要的东西时,他们也发展出了“个人效能”的感觉,这种感觉被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是人生第四个发展阶段(勤奋对自卑)的导航灯。

阶段 4 我的东西

当孩子学会通过努力(卖柠檬水或卖空瓶子)获得钱后,关于“这是我的东西(My-ness)”的概念就出现了——和外面那些其他妖艳的钱都不一样,它是我的。凯蒂说:

小时候我给一个柠檬汁摊打下手,把赚来的钱藏在衣柜后的一个香水盒子里。有次我从公园回来,问我妈要钱去买热狗,她从钱包里拿出一张现金给我。我鬼使神差地闻了一下,居然有我那个香水盒子的香味,于是我转身大喊“这是我的钱!”我指控了她,结果还真被我预料对了,我妈偷拿了我的钱。

不难看出,对钱的占有权即便在家族内部都会泾渭分明地划分一二(也许你家不是这样,但像凯蒂这样的孩子绝不止一个)。


从这个阶段开始,金钱对被试来说变成了实现自主选择和自我认同的途径。这一发展持续到成年以后,有些人顺利直接地完成了,还有些人面临诸多冲突。

卡罗尔大学时就开始赚钱了,还把大部分盈利存进一个单独的特殊账户,留着未来成家立业用。她一直存到自己的收入差不多可以随时花掉那个特殊账户里的存款都不用担心为止。

这让人埃里克森的一句话:“我想象中可能成为的自己,就是我。”

阶段 5 家里的钱

当孩子开始对钱有概念,他们就开始观察爸妈怎么处理钱。卡罗尔父亲失去了收入的一大来源,全家的开销预算都少了一大半:

他们让我二选一:要么继续在私立学校念书但卖掉房子,或者留下这所房子,转读公立学校。爸妈会询问我们几个孩子听完感觉怎么样……那时候熟悉的学校环境对我们来说更重要,所以,我们搬家了……整个搬家过程都很安静,没人说话。我有点伤心,因为知道不能再任凭自己的喜好花钱了。


另一个被试洛达的父亲抛妻弃子,但她们很坚强:

我妈知道怎么对付经济问题。所以我从小就和妈妈学会了什么能带给我们粮食救济券,什么不行。所以靠 500 美金一个月的补助还能得到零食杂货。你懂的,总之,是和大多数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尽管这两个例子都比较 drama,但也显示了孩子怎么认识到钱在家里的角色,和外面大千世界的关系。他们慢慢意识到钱可以怎样帮他们去获得或远离自己想要的生活。

阶段 6 家中/外界

摸索出上一个阶段的答案后,儿童也遇上了另一个难题:如何通过钱去理解家庭和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在舒适但普通的环境中被抚养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发现有的来自富裕家庭的同班同学平时挥金如土。而后者如果缺少和普通家庭的互动,就会对平凡邻居每天面临的日常问题一无所知。这个过程对孩子和家庭来说可能都是不舒服的,毕竟它推动着但又束缚住你对未来可能性的想象。


阶段7 阶级认同

大部分被试都极其清楚地认识到阶级的存在以及它对一段关系的影响,哪怕成年以后都存在。研究表明我国女大学生在消费行为的情感动机上,除却对追求审美和成就感以外,还有24%的人会因仰慕产品名声,或想炫耀显摆而掏钱。这无疑与大学生对身份地位认同的焦虑不安有关。

我们特地没有询问被试关于阶级变动的经验,但从他们讨论童年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那些更有钱的被试倾向于对财富轻描淡写,比如举出一个比他更有钱的人作参照,然后把自己定位成“中产阶级”。


对他们来说似乎中产阶级是一个自我舒适区,在里面和其他人一样就是安全的,而在此范围外则是孤立隔离的。


如果你曾经坐进咨询室里,你可能明白,即便在可以坦诚内心的咨询室里,当治疗师和来访者讨论和“钱”有关的问题时,也是那么容易局促不安(如果缺乏训练和督导,有时甚至被避而不谈):

  • 在不得不反复协商费用的时候感到尴尬

  • 对一个拒绝为迟到/缺席付费的来访者感到愤怒

  • 或是在提出自己要升高收费标准时感到难为情

西雅图的心理治疗师 Richard Trachtman 遇到一位来访者,快要从 MBA 项目毕业的他被二选一的职业抉择绊住了脚:一边是高强高压,回报丰厚的职位;另一份工作则相对轻松,但收入平平。随治疗不断深入,他们发现引起来访内心冲突的深层原因是金钱牵扯到来访内心的忠诚、羞耻感和性别认同。于是他写了一本书叫做《金钱禁忌》,讨论金钱观如何渗透在生活细节各处,塑造着人们的信仰、态度、行为、职业规划甚至亲密关系,提醒临床工作者注意钱的隐形威力。

而咨询室外,谈论钱的困难集中在几方面。

怎么管钱就是其中之一,这或许与权力关系与自我价值感挂钩:有些家庭是夫妻共同理财,有的则是单方说了算,还有“中国式特色”是一方父母代为管理。在本研究中,琼(就是那个一辈子没自己赚钱过的)觉得一个人不应该和伴侣“混合资产”。当她的闺蜜告诉她自己就是这么干的时候,她情绪剧烈地爆发了。这也反映出琼内心深处对于自己靠别人养活其实很不安。


其次,与钱有关的信任很容易被破坏也是重要因素。当被试借钱给别人,却发觉钱没有按照约定方式花掉时,往往就会动摇信任。比如克里斯朵夫借钱给邻居买日常用品后,却发现他用来嗑药了,就很不满。这是“借钱”的特别之处,即便经手给其他人后,仍要按照特定的目标和方式使用和归还才能维系信任,若非如此,人们就会感到惊讶、失望和不信任。

最经典的情景恐怕是熟人朋友之间,我们也会因为“想提醒别人还钱,又怕显得自己气量小,或是让对方感到羞愧”的复杂心理而局促不安,迟迟找不到机会开口提醒。因为多提醒好像不信任,有的人是不想显得自己急着要回钱。但如果对方一直借钱不还,也会影响你对ta的看法。


“开口难”是因为钱或多或少都与尴尬和羞耻感有关,特别是当人们有经济压力的时候,但你可以想办法让对话舒服些,比如用文字而非当面的方式提醒。60岁的玛丽发现自己付不起房租时,她羞愧难当地向前夫求助。好在她先发制人地在邮件里表达了自己的羞愧,缓解了当面交谈的压力。


  • 有1/3的成年人认为钱代表独立自主和安全感

汤姆只投资自己清楚理解的债券,赚钱确保经济安稳,而不把变富看做目标。

  • 还有1/3的人认为钱是自我实现和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

凯蒂面临着把钱用在日常开销还是去上写作课的抉择。

  • 剩下1/3的人对钱很矛盾:克里斯朵夫对自己有钱感到不舒服呀,就会做一些利他的事情,比如慈善募捐来缓解对身份的焦虑。


如上所言,人会发展出不同的处理钱的风格,这一点从他们的语言中就可以发现。苏,秉承实用主义金钱观的女人,会对我们的问题感觉无话可说。卡罗尔则恰恰相反,她因为自己对此感到矛盾,于是对我们的提问给出了冗长、深刻,有时甚至互相矛盾的分析。


钱有时像飓风撞击船只那样冲击人际纽带,有时又如同情话抚慰心灵的伤害。当我们在生活里遇到和钱有关的私密情绪时,可能会造起心墙,隔绝伤害,也可能会最亲密的知己袒露心扉,惴惴不安寻求答案。

你可能以为你光靠浅层的外在表象就早已彻底看透一个人,但如果你对钱与自我、情感的联系忽略甚至否认,把它对关系的考验视作外在敌人而非内心价值的外化,如果不抱持着同理心的恭敬态度去敞开处理关系,或许会失去更深刻理解自己的机会。

希望你也能像这个研究的研究者一样,哪怕面对原本不同质的人群,保持彼此倾听的态度,花点时间寻找钱在你和他人身上的情感联结,也许能为你们找到一些共通之处,融化掉“资本”一词在听觉上冰冷的质地。

所以,欠你很久没要回的钱,就去要回来吧。实在不行,还可以转发这篇文章给对方作为友情提示~害怕谈钱的关系也没多少感情。正如一个怕谈感情伤钱的人大概没多少钱一个道理~


人们的金钱观往往也和情绪紧密挂钩,想来了解一下这背后的奥秘吗?


-end-

作者:砍妹

武大心理学学士,戏剧工作

知乎专栏@文艺的哺乳动物

参考文献:

Karl Chan-Brown., Anne Douglass., Steen Halling., Julia Keller., Marie McNabb. (2016). What Is Money? A Qualitative Study of Money as Experienced.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44(2), 190-209.

Trachtman, R. (1999). The Money Taboo: Its effects in everyday life and in the practice of psychotherapy.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mal, 24(3).

Trachtman, R. (2011). Beyond the last taboo: Talking about money in psychotherapy. The Clinician, 42, 9–19.

Trachtman, R. (2011). FOLLOW THE MONEY: The Therapist As Detective. Issues In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33, 77-86.

本文由友心人出品,转载前请联系邮箱media@yoxin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