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一句话,印象颇为深刻:你花的每一分钱,都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虽然只是卖家营销的一句广告语,却也不能否认这是一个事实,是一种生活哲理。
人生最根本的两大问题,就是挣钱和花钱。能不能挣钱是一个人的办事能力问题,会不会花钱则是一个人的生活艺术问题。
买买买,从来不是简简单单地花钱而已。
1.贪图便宜族
情景一:看见别人买,也跟着去抢
你有没有冲动消费后特后悔的事?看很多人在抢购特价物品,一时冲动跟着去买,事后发现这些物品根本用不着或根本不适合自己。
斯蒂芬·李柯克说,广告是尽力抑制人类智力以便从中牟利的科学。所以我们在购买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不需要的决不能花。
情景二:不断从市场上买便宜货囤积
怕涨价,抢购了一箱肥皂,用到后来,超过保质期,洗不了衣服,只能丢弃;冰箱里塞满了蔬菜,贪图便宜,还是买了一大包特价菜。结果吃不了,本来想节约,却又造成了另一种不必要的浪费。
我有位朋友特别喜欢囤纸巾,手帕纸盒装纸卷筒纸,塞满了小小的储藏室。一次楼上住户水管漏水,殃及他家,纸巾来不及抢救,悉数泡在水中洗澡。
我也曾经买过很多因为贪图打折或者便宜而再也没有用过的东西,每当面对它们心里就有点生气。终于有一次在年终大扫除的时候,把这堆鸡肋或扔或送处理掉了。
我下决心不在这种小便宜上浪费钱,也会在每次花销前问自己——添置它有必要吗? 能够物尽其用吗?可以反复使用吗?
情景三:路边推销贪便宜上当
下班路上有人推销新款手机,说是工厂直接带出来的,比市场价便宜一小半。经不住诱惑买下了,结果是假货。
我妈最喜欢看的节目就是《法制进行时》,里面有各种匪夷所思的骗局,主持人最常说的话之一,就是“只要不贪小便宜,就不会上当。”
英剧《飞天大盗》,每一群高智商的骗子合伙诈骗,他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也是:“只要你不贪婪,我就骗不到你。”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说过,人生最有意义的部分,就是你做过的那些选择。每一次做选择,其实就是其中的两个灵魂中一个占了上风的结果——决定你是谁的,不是你的天赋,而是你的选择。容易被骗、爱贪小便宜,其实折射的就是这种选择。
同样直观反映出选择的还有我们的消费结果。钱被骗走,从一定意义上,也是消费选择的结果—— 你选择贪小便宜,于是为这样的结果买单。
一个开网店多年的朋友说,她在淘宝上基本不买食品,买其它日用品,也是选择品牌直营店或旗舰店,或是选同类产品中比较贵的,品质相对有保障。
2. 海淘代购族
情景一:免税店里疯狂购物
每次去国外旅行,出发前,都会带上亲朋好友相托的一沓厚厚的购物清单。
放眼望去,机场和各大免税店,都是拎着大包小包的中国游客。退税处排着长龙,也是清一色的中国游客。
满大街一派火爆的购物气象:初阶的有买化妆品的,买名牌包包的。进阶的有买电饭煲,买电吹风,买保温杯,买电动牙刷的。还有不少注重生活品质的,买奶粉、买尿不湿,买药品,买洗发水,甚至卫生棉的。
白领丽人酷爱挎名牌手袋,“手袋党”已成一道风景。一朋友说:男人看表,女人看包,把钱用在值得投资的“刀刃式”单品上,是投资女性“面子”工程的诀窍。名牌手袋虽单价昂贵,但使用率高,出得了场面。类似值得投资的单品还有大衣、眼镜等。
情景二:海外代购
有个朋友,洗发水必定选用某款海外代购品,说是超市里的那些洗发水用着易掉发。
还有个朋友,是个海淘的坚实拥护者,家里的日用品,孩子穿的衣物,上学用的文具,清一色都是国外带回来的。
于是,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开起了淘宝店,做起了海外代购生意。
不是他们崇洋媚外,确实很多东西比较好用,价格又比国内的同类产品便宜。少花钱办好事,经营好高品质的生活也是一种理财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这些在免税店里疯狂购物和网上海淘一族,大概都算是中国当今的中产阶层,是理性消费的中坚。他们很难被忽悠,也不容易被广告打动,他们当然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不过他们同时更是“性能偏好者”,是一群愿意为新技术和新体验买单的人。
3.为情怀买单族
情景一:为情怀买单
有个朋友,辞职花了三个月骑行西藏。他说,如果说这是情怀,那就是我在为自己的情怀坚持,在用钱来为我想要的那个世界投票。如果它成功了,那我为自己喜欢的世界投了一票。如果它失败了,那我失去的是金钱和时间,收获的是我为自己喜欢的世界曾经尝试过尽一份力。
后来他顶着一张沧桑无比的高原红脸回到原点,继续从头开始找工作。
还有个朋友特别喜欢罗永浩,放着IPHONE不用,买了部锤子手机。
骑行西藏、大理开客栈、城市开咖啡馆成为了当今社会三大俗。其实不是做这些事的人俗,而是现实世界总会有各种的无奈,没人愿意去为这些情怀花钱。长此以往,情怀倒成了一个调侃的词了。
人最终都是要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抗争与逃避,也是一个人的成长所要经历的,只不过有些人表现得明显而已,有些人只是一种心理活动。
情景二:体验消费族
有个朋友经常带几岁的孩子上儿童剧院看话剧,孩子稍微大点后就带去听音乐会。她说,即使孩子睡在剧院里,也比睡在家里好。
她也经常带孩子去旅行度假,她认为,多去几个国家,才会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的风俗民情,那么多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文化传统、经济结构,看多了就能看出门道和规律。
她的家庭条件允许她进行这种体验式消费,而她说她只选择把钱花在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和事情上,现在买的每一样东西,都是质量很好,自己又非常非常喜欢的,它们未必是大牌,也未必是特别昂贵。每天醒来被自己喜欢的物质围绕的感觉真的是太好了,美好物质组成了一座坚实的城墙,把自己好好保护起来—— 尤其是那些外人看不到的、却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的东西。
说到底,你花的每一分钱,都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你构筑自我,扩展格局,吃喝玩乐,都是在建设自己想要的那个世界。既然需要花费同样的代价,为什么不选择最好的那一款给自己呢?
我们不妄加评论哪一个世界是最美好的,只需知道,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大家消费出来的。
4. 花钱是门艺术,如何分配你的开销
有的人说只要有了钱,谁不会花?错,花钱真的不是那么简单,它不仅仅是消费,更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去展现的艺术。如果说赚钱是一种能力的话,花钱是一种更重要的能力。
张爱玲在《童言无忌》中说:“从小似乎我就很喜欢钱,……我喜欢钱……我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钱予人的安全感,本身也算是社会赋予它的特殊价值之一,但在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之后,多出来的那一部分价值则是我们主动赋予它的。
就像在超市里面多琳琅满目的零食,你是被包装吸引,被口味吸引,还是照旧的为习惯爱好买单呢。
广告公司因是商家的利益共同体,则更加倾向于“误导”大众。他们会聘请心理学家出谋划策,以掌握大众的行为动机;他们会聘请设计师设计精美有创意的图案,因为大众会仅仅因为美观而购买某种商品。
如果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在为你的未来投票,你会如何分配自己的开销呢?
1、“买什么”——要按需消费
有了钱,并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要分辨出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浪费的,知道该花的钱要花,不该花的钱要省。
商品是买不完的,我们必须学会理性地取舍,在满足部分愿望的同时,就得节制其他的欲望;一个人的财富是有限的,要把更多的钱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2、“向谁买”——要比较与选择
不要见到自己要买的东西就付钱,买东西前要货比三家,要比较货品的质量与价格,比如超市里的水要比游乐园里的便宜多了,适当多备点,还有最好带个水杯,喝免费提供的饮用水。总之,学会综合考虑,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购买。
3、“怎么买”——要讨价还价
“讨价还价”其实是一个有趣的心理游戏,商家的出价与物品的实际价值之间是有空间的,要学一点“生意经”,避免“吃大亏”;同时,在讨价还价过程中,我们的语言表达也得到了锻炼。
总之,花钱时要考虑自己的需要、商品的质量,还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能盲目。
同时,我们教导孩子在零用钱的花费上,有一个“红、黄、绿灯”原则:
“红灯”:当你的要求超出所拥有的零用钱时,对自己说:“这样东西我现在可以不买。”在心中亮起一盏红灯,提醒自己。
“黄灯”:买东西时,先问问自己:“这是我现在需要的吗?”如果回答‘是’的话,就可以考虑购买。
“绿灯”:在自己取得一些小小的进步时,可以用零用钱买一件小小的礼物送给自己,作为奖励。
生活中每一件事都会使我们懂得很多道理,怎样花钱也是一样,应该有计划、有节制、有条理的进行消费,花钱时要考虑家里的经济情况,要量力而行。另外,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该花的钱必须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浪费,只要大家把想要的,该要的和能要的这些因素统一来考虑,你就能做到合理用钱、正确消费。
总结一下就是:“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
5. 善于思考的人能挣会花、清醒败家
这是你所喜欢的世界?
它为什么变成这样?
它未来又会变成怎样?
会不会变成你所喜欢的那个世界?
有人分手后,给自己买了一只猫做陪伴;有人求职被拒,买最爱的冰淇淋抚慰自己;有人偶尔买奢侈品,是为了告诉自己配得上这些好东西;有人在异地,给老家的爸妈快递东西作为不能陪在左右的补偿;有人为了给孩子买更多的绘本而舍不得买一件长草已久的好大衣……
在我们为心情、为体验、为见识、为爱的人而买的时候,代表着我们在乎什么、认同什么、追求什么。
当你已经认可“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在为想要的世界投票”这句话时,那么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因为一旦投错一票,可能就离想要的世界远一步。
双11是令人亢奋的时节,也是需要大量且密集思考的时节。通过清醒地思考为什么而买,并能以更少的代价尝试更多的好物,买给爱的人,为想要的世界投票。
善于思考的人能挣会花、清醒败家。有句话说,你性感因为你思考,聪明人用思考保持致命的吸引力。
祝人类清醒度过双11。
作者简介:壹默了然,简书推荐作者,富书部专栏作者,中文天秤女,文字音乐控。微信公众号:壹默了然(ID:yimoliao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