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旅行攻略不完全手册

旅游可以舒展心胸,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是获得愉悦感和浪漫性的最好媒介,大概没有几个人会不喜欢吧。尤其在这个人人苦逼,压力巨大的时代,我们总渴望一次次地出走,想在身边的苟且之外,去寻找诗和远方。

有些人偏爱说走就走的旅行,大部分人则习惯事先做好详尽的攻略,才会安心出行。笔者以为,旅行前做好相关功课,是很重要哒。

出游之前,我们都会有个打算,第一步自然是选择好旅行地点。每个人选择旅行地的目的和喜好不同,有的人偏好自然美景,有的人偏好人文景观。

对我而言,有故事,有人文底蕴的地方,更具有吸引力。有时候,喜欢在路上,只是因为沿途的风景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找到支持自己继续活下去的力量和理由。

确定了旅行地后,就要开始查阅资料,做旅行前的功课啦。

约翰逊曾说过,“一个人在旅游时必须带上知识,如果他想带回知识的话。”

那么,我们要提前做好哪些功课呢?

笔者拙见,主要关注以下5个方面的资料
1、地理交通

可以浏览谷歌地图、当地火车官网、景点官网、各类交通APP、各类购票网站,配合查找各种可能路线,也可咨询熟悉情况的朋友。

首先明确旅行目的地方位,每个景点的地理位置、游览的精华和重点、游览所需的时间。然后安排好日程,确定每天所要去的景点以及交通换乘。
2、气候条件

旅行时节的选择离不开对旅行地气候的了解,还要知晓局部小气候的变化,如日夜温差、湿度、晴雨的变化等,以便准备行装和随身药品,有备无患。

3、酒店餐饮

了解旅途的住宿条件、饮食习惯很重要。可以通过Agoda(安可达)官方网站,查遍当地酒店,列出自己所中意酒店的优缺点,进行筛选比较,然后制定出整套出行方案。

比如当地的酒店是否备有一次性洗漱用品,有无免费WIFI,当地有没给服务员小费的习惯之类等等。

如果你说个吃货,那么肯定要关注当地有哪些特色美食,当地饮食习惯是偏甜还是偏咸,吃辣还是不吃辣。比如北方的菜往往较咸,不能吃咸的人就要少点一些。不吃辣的人到吃辣的地区,点菜时要记得向服务员特别说明一下少放点辣。

以上三点是自由行必不可少的功课,了解了这些,才能基本弄清楚要去的大概行程、路线和天数。在出行前把目的地的机票、酒店订好,车也租好,并提前准备好出行衣物。如果你喜欢美食,热门的餐厅该提前订位的就订好,以免千里迢迢赶过去了却被告知没位子,败兴而归。

下面第4-5点,个人认为是深度游的基础,可依据旅行者的个人喜好,适当加以关注。

4、人文历史

一般来说到任何一地,除了自然风光、现代风尚之外,旅游中看的最多的就是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当然也需要了解一下,不至于陷入“到此一游”式的走马观花,对所看之物迷迷糊糊。

5.风俗民情

少数民族的风情和宗教习惯,尤其要了解,以便入乡随俗,与民沟通。这样,既可以得到热情接待,又避免了因冲犯当地习俗造成不愉快的事情。

萨阿迪说过,没有知识的旅游者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鸟。当我们了解到旅行地的上述知识,带着这些知识身临其境,在真实的旅游点游览体验,那种收获是很大的。

那么,如何获取上述资料呢?

1、网上攻略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网上即时可以查到各种资讯和信息,比如携程网、蚂蜂窝、蝉游记、背包客栈、穷游网、百度旅游、徐霞客网等等,有很多目的地攻略和游记帖子可以翻阅。

但网上的信息碎片化,庞杂零散,毕竟不够从容、系统、详尽、准确,梳理很费时间,有用的也不多。我以前也是这样,出行前把网上各处收集的攻略打印出来,厚厚的一叠A4纸,自以为功课做得很充分,到了目的地却发现派不上用场。

当然,上网看相关资料是必备“功课”,我比较侧重看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比书本所说的更鲜活、直接、有细节、有兴奋点。尤其有些“负面”经验的提醒还是很有价值的,要牢记在心,可以在旅途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书刊资料

(1)旅行系列书

这类书品类众多,我的个人体会是,《孤独星球》、《走遍全球》、《人人游》世界系列书,最准确详实,最为实用。即使你没有做好其他相关功课,仅凭这三本中的任意一本,也是能应一下急的。

(2)散文集或游记

你想去的地方,总有很多人已经走过,而且还写了下来,并且写的很好。

举个例子,我想去京都旅行,就找来三联书店刊行的《千年繁华》京都三部曲,林文月的《京都一年》,舒国治的《门外汉的京都》读一下,既能享受阅读的快感,又能通过作品提前熟悉自己要去的地方。

(3)地理、历史书

如果去国外,也会找所去国家的地理、历史书来看,了解一下其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发展脉络。比如,打算去圣城,就可以看看《耶路撒冷三千年》。

(4)其他文学作品

有很多以旅行地为背景的小说或纪实文学。

以京都为例,有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为誉为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的;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川端康成的《古都》。

若去圣城,可以看看纪实小说《为你,耶路撒冷》。若去吴哥,可以看看蒋勋的《吴哥之美》。若去向西,就一定要读读沈从文。若去富阳,就读读郁达夫。

还有一些描写旅行地的诗词也可以依据个人兴趣关注一下。

比如你若去兰州——敦煌一线,一路上也可以重新背诵一下王之涣和王翰的《凉州词》,实地体会词中的苍凉,会有不一般的感受。

3、视频资料

(1)纪录片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纪录片。比如去新加波,就可以看看Discovery频道制作的《新加坡的历史》;去柬埔寨,可以看看蒋勋的《发现吴哥之美》;去敦煌,有部10集的纪录片就叫《敦煌》。只要你用心找,总会发现合适的资料。

(2)宣传片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拍摄精美的旅游宣传片,虽然内容过于笼统,走马观花,而且也会有过度美化景点的可能,但对了解当地概况还是有点帮助的。

(3)影视剧

影视剧经常会以热门景点为背景,一部好的影视剧,也会把原本默默无闻的景点推向热潮。比如去大理,可以看看老电影《五朵金花》;去桂林,可以看看《刘三姐》。去庐山,可以看看《庐山恋》;去重庆,则可以看看《红岩》;去前童古镇,可以看看陈逸飞的《理发师》;去东极岛,可以看看韩寒的《后会无期》;去温州,可以看看《温州一家人》。

4、音乐资料

很多旅行地都有相关歌曲或乐曲可以参考。

比如,去兰州——敦煌一线,可以听听李维的大提琴曲《大敦煌》;女子十二乐坊的《莫高窟》;喜多郎的背景音乐《丝绸之路》;低苦艾的《兰州兰州》。

去内蒙古草原可以听听草原歌唱王子呼斯楞的《鸿雁》和《请到草原来》。去新疆可以听听王洛宾的《达坂城的姑娘》等等。

5、向去过的朋友请教

找去过目的地熟悉的朋友聊聊,也是最宝贵的课程。朋友亲身体验所积下的“真经”,最有用,最具参考价值。

也许你会说,要做这么多功课,出去一趟也太累了。以上仅为笔者个人己见,而且乐在其中,凡事因人而异。有时候,也会有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却由于现实的种种原因导致无法如期出行。也没什么,我心永远在路上就好,不能在地理中行走,已在书影中行走了一番,也不错。

“用心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就是诗和远方呀”,不知道谁说的,但我很认同。

当然,旅行中也要随机应变,并非和原做功课那么一致。更重要的是,路上那种对未知的亢奋,旅途中和同伴及路人的沟通,向当地人问路等,比做攻略更有意思。

也有朋友喜欢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只給心情做好功课,剩下的际遇和故事交给未知的旅途。那是另一种玩法,纯粹放松,也蛮好的。我煞是羡慕,可是学不来。

作者简介:壹默了然,简书推荐作者,中文天秤女,文字音乐控。微信公众号:壹默了然(ID:yimoliao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