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全新品牌,重蹈观致老路?凭什么跟大众斗?

LYNK&CO,咋一看是不是有点像音响、香水等潮流品牌?可这却是吉利汽车旗下全新的汽车品牌,真是有点万万没想到。这样一个传统汽车品牌,却选择在德国柏林,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借助柏林室内交响乐团、节奏口技大师Shiomo、高级鸡尾酒调酒师Purfict、天才DJ Kayper等媒介,向全世界阐释了吉利汽车的全新品牌理念。


而面对中国自主全新品牌,外媒也毫不吝啬,纷纷给吉利LYNK&CO全新品牌一定的版面报道。而正因为此次吉利LYNK&CO选择在德国发布,外媒解读为此举为“瞄准大众汽车”、“对大众的挑衅”。熟悉疆哥的人都知道,疆哥最喜欢在热闹的时候泼泼冷水。没错,这一次疆哥还是想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此次LYNK&CO品牌的发布。


何为LYNK&CO?

全程看完LYNK&CO的发布会,疆哥认为,LYNK&CO更多是一种理念。LYNK&CO贴合了时代的潮流,互联化、个性化、与年轻化,同时新能源的概念也占了很大比重。与此同时,LYNK&CO品牌倡导灵活的汽车租赁服务、电商个性化销售、亲民化服务以及车辆共享等模式,本身也是理念上的亮点。

而从产品上,LYNK&CO用合资品牌的价格,与大众、丰田这些主流合资品牌正面竞争。除中国市场以外,LYNK & CO还将进入欧美发达市场直接与世界领先汽车品牌竞争,从而帮助吉利汽车集团实现真正的全球化。

所以疆哥对LYNK&CO品牌的解读是,LYNK&CO的对手为合资,帮助吉利的是全球化,带给消费者的是年轻互联化。

LYNK&CO为何选在德国?

很多人都窃窃私语,LNYK&CO为何选在德国柏林发布?

从表面上来看,因为LYNK&CO诞生于欧洲研发设计。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技术平台,而LYNK&CO的CMA基础模块架构正是诞生于CEVT(中欧研发中心),拥有高度灵活性和延展性,而且兼容新能源动力,能够支持未来汽车发展从智能化、车联网到自动驾驶的全面需要。

其次,就像外媒所说,吉利将LYNK&CO的竞争对手设定在德国。因为,在沃尔沃、吉利和LYNK&CO三个品牌间,沃尔沃定位占比10%的豪华车市场,吉利则是占比40%的自主品牌市场。中间还有50%的空白市场由主流合资品牌占据,吉利此前在其中未有品牌和产品布局。而反过来想想,目前中国主流合资品牌的老大是谁?也许你就秒懂了。

同时,LYNK&CO深知90后或将在2到5年内成为新一代主力汽车消费群体,所以从品牌创建伊始便把“年轻”注入到了品牌基因里面。而柏林是德国、乃至欧洲最年轻、最具探索精神,最COOL的城市之一,本身与品牌设定的形象也和贴合。

LYNK&CO拿什么与大众斗?

虽然外媒毫不吝啬夸奖之词,但是关起门来讲,LYNK&CO相比百年大众,还是差得很远。

从市场地位来看,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近期大众身陷囹圄,但大众多年的历史底蕴、用户基础、管理经验、市场公关都不是作为新生品牌的LYNK&CO能比的。

从资金来看,大规模产销的大众有更多的流动资金,并且作为德国国企有国家作为坚强后盾,虽然LYNK&CO背后也有吉利控股作为大金主,但新品牌烧钱也总会有个尽头。

在技术与产品方面,LYNK&CO的CMA架构看似很有脑洞很强大,但大众的MQB和MLB模块化平台更不是吃素的,市场也已基本肯定了这两个平台的产品竞争力,而CMA以及其产品还有待验证。大众的产品覆盖也相当全面,而LYNK&CO主打年轻的路线在产品线拓展上也有局限性。大众现成的技术研发成果以及掌握的专利更是整个吉利控股集团都不能比拟的。

但正所谓,“人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咋办”。吉利创办全新LYNK&CO品牌,以跻身世界前列为最终目标,也不能说是鲁莽,因为本身也有铺垫、有战略:

好基础。吉利品牌和沃尔沃品牌近年来的市场表现向好,奠定了集团跨越发展的良好基础,并积累一定资本。

整合大量国际资源。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DSI、锰铜、Emerald等海外企业,吸收了大量的专利技术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运作的经验,旗下遍布全球产品设计中心与研发中心更是吸纳了大量海内外专业人才,吉利近几年为自己搜集了大量资源。

环球舆情调查中心:2016国产汽车品牌好感度排行榜前五

船小好掉头。LYNK&CO拥有战略上的灵活性。比如大众,早已然成为行业巨头,内部框架复杂,在消费者心中早有既定形象,品牌战略近期内难以改变。相比之下一切从零开始的LYNK&CO,在战略上可以不断做加法,做各种新尝试,寻求更多机会。

所以说,从三大品牌回归一个吉利后才两年,吉利再一次推出全新品牌LYNK&CO,当中确实耐人寻味。疆哥认为,PK大众,那绝对只是意淫,但传递理念,吸引眼球,填补市场,更应该是LYNK&CO品牌背后的意义。

LYNK&CO如何前车之鉴?

虽说吉利这张LYNK&CO的牌还打得不错,但输赢仍难见分晓。因为LYNK&CO的身世很难不让人想起同样出身于自主车企国际化战略背景下的观致汽车,观致目前为止遇到的失败对LYNK&CO的发展有着相当的警惕作用。

第一,观致最大败笔在于过于保守的营销策略。所以LYNK&CO需要在品牌包装、营销模式方面需要有大胆创新才行。单看发布会的逼格,LYNK&CO与观致大相径庭,但过度冒险的战略风险性也不容忽视。

其次,观致掌握的核心技术少,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许多零配件与技术方案都高价外包给了国外的一流供应商,从而导致成本上升。所以,LYNK&CO如果要在性价比上有所突破,就需要利用了吉利还有沃尔沃原有技术作支持,借鉴博瑞、博越这两款产品上性价比的成功经验,实现比观致更“独立自主”。

同时,LYNK&CO相比观致,更强调“全球化”,所以LYNK&CO同时需要面对海外竞争。作为吉利集团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棋子,LYNK&CO要面对的海外市场环境与国内截然不同。所以LNYK&CO需要提前了解各个经济文化差异导致的多样化需求,用“中国特色”的套路去面对海外市场,才能有所突破。否则稍有大意,LYNK&CO就可能成为中国迈向世界的又一股炮灰。

总结:

实话实说,LYNK&CO反映的更多是吉利品牌所遇到的瓶颈。吉利品牌在人们心中确实有不少抹不去的low点,所以在产品上吉利下了血本来拉高品牌形象。但不得不承认,野鸡难变凤凰,和不少自主品牌一样,吉利自主品牌已到瓶颈,短时间内难以越过自主和主流合资之间的那道坎。

而LYNK&CO品牌的发布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吉利的不俗实力和足够的野心。作为中国人,疆哥和大家一样都会寄希望于LYNK&CO。但居安思危,在LYNK&CO充满理想主义的开头之后,即使看似有备而来,想到吉利要面对的重重困难与强大对手,疆哥也着实会为它捏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