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这个字眼从小学捐助希望工程就开始进入我们的实现,但到现在我却还不知道我所捐助的那些希望小学的孩子,到底过得怎么样,衣服有没有多一些、伙食有没有改善一些、教室的设备有没有改进一些,我全都不知道。从小学到大学,我们不知道捐过了多少的所谓的希望工程,而最终的结果不仅得不到公开,反而变成了每间学校、每个班级之间的竞争。我到了职场工作后,也仍然被公司组织募捐好几次,但是捐完的数额却在媒体上曝光,成为了企业宣传的亮点,这不仅让我感到寒心,也让我再一次看透了人性的肮脏。
当经济发展到达一定程度之后,一方面是民间的资金冗余,另一方面是很多人不满足于物质条件的丰富,而想要获得名誉上的耀荣。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两名男子在某直播平台上直播做慈善,安排凉山彝族自治州某村村民站成两排,随后给村民发钱,而在直播结束后,又把钱拿回来。据报道,涉事男子为某直播平台主播;他已承认此事,目的是为了增加粉丝数和观看量,让“粉丝多刷礼物”。中国的经济虽然蓬勃发展,但道德危机和信任危机却不停在下降。从红十字会、汶川地震捐款、壹基金等层出不穷的伪公益在这十几年来不断地在发生。社会上的各路爱心人士发现自己的爱心被当成名利的工具后,对公益这个词产生了非常强烈的质疑,并减少了对公益的付出和奉献。但这并不责怪他们,因为很公益组织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并假意使自己是一个爱心人士,或只为了得到大众的称赞和颂扬,所以才频频出现信任危机。
为什么捐了款就要拍照合影、为什么送了救助物质就要合影,合影的意义是什么、合影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告诉所有人你的爱心?是为了达到宣传的效应?还是为了满足一己的虚荣心?在电视上见过太多的领导慰问完受助者后,那种得意的神情以及一旁小孩子落寞的神情,高判立下。这样的情况在每个公益事件里都颇为常见,但很少人会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他的感受。公益不仅仅是帮助对方,而是要让对方在受到帮助的过程中感到有尊严。当你在给乞丐一元钱的时候,你是站在高处往下扔,或者你蹲下来把硬币放在他的碗里,虽然结果相同,但两者给对方造成的心里伤害是不同的,前一种叫施舍、后一种叫公益。在做公益的这些人里,其实很大部分人是没有爱心的,但他们又想获得爱心的称号,所以,就出现了各种的伪公益。一个会做伪公益的人,在日常的生活里必然也是一个虚伪和掩饰的人,但往往大众接触不了中间人,而自己又没有办法把钱直接给到需要金钱的人。所以,一旦这个中间人带有一点点私心就会崩坏。这样的公益项目也许能持续一段时间,但人心会膨胀、欲望会膨胀,最终有一天他的私心会促使他偏离轨道,走向毁灭。很多公益项目,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发现端倪,而是在多年之后才会发现资金被挪用等等。
公益的范畴非常之广,并不局限于在金钱上,金钱只能是帮助受捐者改善物质条件,但精神方面的欠缺才是他们真正的贫瘠所在。其实,公益并非要走远。公益的涵义是对公共有益处而已,只要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都是公益,例如,在地上随手捡起垃圾、为老人让个座、给陌生人一个微笑、到农村支教,都是在帮助他人,帮助这个社会。但凡你有一点想要宣传、标榜自己的爱心的时候,为了名利去做的事情,就不能称作公益,只能称作交换或交易。一个国家发展得再强盛,如果精神文明无法同步,那么,这个国家也只能是徒有虚表。公益即爱心,改掉自己身上贪婪、自私、妒忌、阴险、狡诈的缺点,你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你也才能在有爱心的情况下,去帮助别人。否则,你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内心赎罪而已,左手敛财,右手信仰。大家知道有些穷凶极恶的人,也会做公益项目,其实这并不是发自他们的内心,而是为了达到内心的一种平衡,解决心里的愧疚感。
每个做公益人的出发点本该相同,但现在每个人公益的人的出发点都不同,所以公益遭到了质疑,但真正的公益人,并不害怕被质疑。所以,大家在行善的同时,如果发现对方有可疑的地方,尽管向对方提出疑问,例如受捐者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收入和支出明细等等。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爱心被滥用,不管是捐助者和组织者都非常不容易,因为捐助的人要考核各种资质,而组织者要做到公开、透明,双方要达到一种默契,这样的公益项目才能得以进行。有人说这个社会,想奉献爱心都不容易,当一辆车行驶到你面前,要免费载你的时候,充其量会被当成骗子;而当一辆车行驶到你面前,低于市场价格的时候,你会感到今天的幸福感提升。一方面我们对于别人充满了不信任,另一方面我们不相信真正的爱心人士存在,即便有也不会被自己碰到,好比很多女人期待白马王子的出现,但真正出现的时候,却又充满了质疑,为什么对方这么优秀却看上了自己,一定是对方有哪部分的隐疾。
社会病了,人心病了。原本美好的世界,被一群逾越规则的人践踏了,从此世界没有了规则,只剩信仰,而我们却连信仰也丢失。对于捐助者来说,公益不是只是简单地把钱捐出去而已;对于公益组织者来说,公益也不是简单地把钱转交给受助者而已。面对这个充满恶意的世界,捐助者要敢于发出质疑的声音,公益组织人要敢于接受质疑,公益才能真正的回到原有的轨道。
其实,我很好奇在读书的时代,老师口中常提起的希望工程,到底是个什么工程。但无论世界变得怎么样,我仍然会相信善良的存在,有时宁愿被骗,也不愿意错过帮助的机会。
孤另另/文
一个把世界撕得面目全非的公众号:yuedushare(点击微信右上角+号,添加朋友),或直接在微信顶部的搜索栏输入:“悦读的力量”,看到那个全宇宙最帅的头像就是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