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友(微信号:yosumn)说:我们知道,孩子的信息接收能力十分强,也知道他们的信息甄别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中国,许多家长会选择帮助孩子屏蔽信息。但其实,想要保护孩子更有效的方法,是教他们甄别并且创造一个思辨的环境。
写在前面:
美国大选在即,共和党候选人Donald J. Trump不断爆出一系列种族歧视、厌女、反移民的言论,令人唏嘘。在媒体大面积报导总统选举的同时,电视、ipad前的儿童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两位候选人言论的影响。
为大家翻译这篇文章无意为美国选举做政治宣传,而是希望通过这篇出自学者兼母亲身份的Kinzler教授的文章提醒大家,媒体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不论你对政治有怎样的看法,我们需要严肃地对待偏见与歧视。
儿童本单纯如纸(photo from heilongjiang.dbw.cn)
正文:
最近,我两岁半的女儿向我问起众人议论纷纷的有关Trump的视频,同很多家长一样,我曾错误地认为她还处在稚嫩的婴儿期,对外面的世界不闻不问——但其实,她在“听”了。
(译者注:Trump在第二次辩论前夕被爆出一段在巴士上用歧视性言论谈论女性的视频https://nyti.ms/2dITL0f)
我告诉她:有一个想做总统的人,说了一些刻薄的话,伤害了很多人的情感。我的女儿开始哭——就像许多儿童一样,她很敏感。我抱了抱她,向她保证一切都会没事。
photo from www.tom61.com
但是,作为一个研究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s)的心理学教授,我必须问自己:一切真的都会没事吗?
在第二次总统辩论上,Hilary Clinton谈到了“Trump现象”——校园霸凌现象正在增多,至少传言如此。
(译者注:“Trump现象”指的是在Trump的一系列歧视性公开言论之后,很多教师判断霸凌现象有所提升,而那些属于被歧视群体的儿童,譬如移民后代,开始表示出对自己未来的担心及焦虑。)
儿童们是否会潜移默化接受Trump在选举运动中所传播的负面态度?他们是否会觉得,像Trump那样因为人们的种族,宗教,以及性别而嘲笑他们是可以被接受的?
要完全回答这些问题需要长时间的研究,但起码现有的心理学研究显示,“Trump现象”对儿童态度的影响极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儿童向来被称作“文化海绵(cultural sponges)”:他们吸收消化周围的现象——人怎样穿戴,怎样吃喝,怎样交谈。
这是好事,毕竟童年期他们的一大任务便是掌握如何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成为一个合格的成年人,这便意味着他们要习得既有的社会规范。但不幸的是,他们也会习得社会对不同社会群体的阶级与价值持有的外显与内隐的看法。
photo from dajia.qq.com
发展心理学研究显示,刚上幼儿园的儿童已经开始显现在我们文化中(译注:美国)和成人一样的对待不同种族的隐性态度。儿童已经学会把某些特定群体与“更上层的阶级”或“更高价值”联系起来看待。?
人们对地位与群体身份的联系的学习速度十分惊人。心理学家Kristin Shutts, Kristina R.Olson 和Suzanne R. Horwitz最近发现,当在实验室里接触有关“虚构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信息仅仅几分钟后,儿童便习得了哪些群体更有钱,并表示出更喜欢这些人群。?
儿童从细微文化现象里习得性别态度的能力也很强。在另一个实验里,学前及小学教师在指导下对性别做出比以往更多的强调:他们同等积极地对待男孩和女孩,但强调两个性别是不一样的——譬如男孩和女孩要把他们的美术作品挂在不同的墙上,而且儿童也更经常地被贴上“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标签。
photo from women.jl.gov.cn
但请注意,儿童们并没有被直接教导任何显性的性别思维定势。然而在几个星期后,他们开始认可更多方面关于性别的思维定势。比如他们开始认为男孩,而不是女孩,更应该成为科学家。
这似乎说明:仅仅对一个类别做出界定——即暗示儿童这一类别的重要性——便会让他们习得文化中的思维定势。 ?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负面信息对儿童影响更大。我的同事和我发现,当儿童听说有关反社会行为者的种种举动时,他们对这些反社会行为的记忆会比对积极行为更加深刻。像Trump那样将整个群体的人描绘成具有威胁或是危险的言辞,正是儿童更容易内化的观点。
然而,要对抗这些我们并不是全无希望。我们国家(译注:美国)在很多社会偏见问题上取得了进展,年轻一代比老一代对不同群体的思维更加开放也更加包容。
心理学家Melissa Ferguson,Thomas Mann和Jeremy Cone的研究显示,只要有足够有效的正面信息,即便是最初对群体的负面隐性态度也可以被反习得(unlearn)。 ?
需谨记,Trump能否成为总统所关乎的并不仅是他的政策、外交策略和他对核武器的控制。更要紧的是Trump话语中的态度对一代儿童的影响。(译注:此处涉及作者对另一位候选人的推荐,此处暂不做翻译)一系列全然不同的政策,将帮助我们教导美国是一个女孩可以成长为科学家,甚至总统的地方。
译后记:
如火如荼的美国大选在北美,乃至北美以外的地方都引起了极高的关注。选择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宣传或是打击某一位候选人,如果你在美国有投票权的话,我相信候选人目前自身的言行已经决定了你的选票花落谁家。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媒体的消费者,比大选本身更重要的是,当一种特定的言论在媒体上流行起来的时候,它对我们以及后代的价值观有何深远影响。
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信息是无辜的,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甄别信息的能力,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价值观的差异。当一种歧视性的言论以一种不被过滤、不被注解的形式传播的时候,我们要意识到,儿童以及许多成人都在吸收这些信息并为这种观点所影响。
比美国大选更需关注的是在文化中方方面面,从日常交流,到网络空间,无处不在的歧视性话语。从“女博士”、“剩女”这类对女性群体的污名,到针对性少数群体、外来群体的偏见,当我们传播这些言论时,我们为自己、也在为下一代复制着这一文化并使其成为常态。
反对歧视,或许仅仅是被动地不使用、不传播歧视性话语是不够的,更需要我们主动发出反对的声音,让儿童和成人们在不得不面对这些言论的同时,也能看到对它们的批判。
我不认为“为了下一代”是最好的动力,每一个人,不论年龄,都有权向自己所遭遇的不公正发起挑战。仅希望这篇文章从儿童发展的角度为反对偏见的行动多添一个理由。
媒体在加快了我们接收信息的速度时,也加大了我们信息甄别筛选的难度。儿童作为“文化海绵”,在接收到一些负面信息时,他们还没能力自己去应对情绪的变化。
-end-
1.译注Box: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以下研究:
Dunham, Y., Baron, A.S., Banaji, M.R. (2008). The development of implicit intergroup cogni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2(7), 248-253. (隐性跨群体认知的发展)
2.译注Box:作者提到的是以下这项研究:
Horwitz, S.R., Shutts, K., &Olson, K.R. (2014).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produce social group preferences.Developmental science, 17(6), 991-1002. (社会阶级差异带来社会群体偏好)
3.译注Box:
以上研究原文请见:
Hilliard, L. J., & Liben, L. S. (2010). Differing levels of gender salience in preschool classrooms: Effects on children’s gender attitudes and intergroup bias. Child development, 81(6), 1787-1798.
(学前教室中性别明显性的差异:对儿童性别态度和跨群体偏见的影响)
Bigler, R. S. (1995). The role of classification skill in moderating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gender stereotyping: A study of the functional use of gender in the classroom. Child Development, 66(4), 1072-1087.
(分类能力在调节环境影响对儿童对性别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中的作用:一个关于在教室中对性别的功能性使用的研究)
4.译注Box:
这一研究同样是康奈尔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完成的:
Mann, T. C., & Ferguson, M. J. (2015). Can we undo our first impressions? The role of reinterpretation in reversing implicit evaluations.(我们可以取消我们的第一印象吗?重解读在逆转隐形评估中的作用)
译者:Gandalf
康奈尔大学心理系在读博士
做有人文素养的科学家
原文链接:
How Kids Learn Prejudice
https://nyti.ms/2eoVdrc
原作者:Dr Katherine D. Kinzler
Kinzler是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及人类发展专业的教授
本文由友心人出品,转载前请联系邮箱media@yoxin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