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新闻:“暴走达人”日行5公里,双膝的关节软骨被“削薄”1/3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热切追求,健身运动蔚然成风。尤其是跑步和步行由于不受更多条件限制而更为风靡。
然而,有一种普遍的看法却困扰着健身爱好者们,就是长期跑步或暴走会损害关节,会跑出骨关节炎,尤其是膝关节。
这种看法不仅存在于普通民众,很多医生也持此论,这也就更显著增加人们的这种担忧。
比如,日前,武汉晚报报道,62岁的肖女士退休后坚持每日5公里健步走,半月前两腿突然“罢工”。开始时双膝关节隐隐不适,后来发展到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去武汉市中医医院就诊,磁共振检查发现双膝的关节软骨被“削薄”1/3。骨科主治医师彭运飞认为,肖女士患上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严重磨损,被“削薄”了1/3,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暴走的结果。
跑步或健步走真的可以磨损关节软骨,跑出关节炎吗?人们的这种担心有没有道理呢?
跑步跑出关节炎,似乎不无道理的担忧
人们的这种担心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像肖女士这样个例生活经验。但是骨关节炎是常见病,一个人一生中(85岁前)有一半的机会患上膝关节骨关节炎,1/4的机会患上髋关节骨关节炎。更多人并没有因为长期跑步而患上骨关节炎,而另一些没有怎么跑步却患上关节炎,很显然人们通过个例观察获得的生活经验不可靠。
从医学角度来看,人们的这种担忧似乎也不无道理:一方面,骨关节炎好发于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关节,以及手部小关节等承重和多活动的关节,说明过度使用和外力负荷是骨关节炎的发病因素。另一方面,早期的医学观察研究也倾向于认为包括跑步在内的很多运动可以损害关节软骨从而导致或促进骨关节炎的发生。
因此人们的这种担忧,很多医生持有这种看法也不是没有原因,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然而,更严谨的科学研究,尤其是晚近的研究认为,某些强冲击尤其是一些团队性运动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因而可能是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但是走路、跑步甚至马拉松跑等运动,并不会造成骨关节炎;相反,还可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更具体的研究简单介绍如下。
运动会磨损关节软骨?
虽然目前认为骨关节炎是一种涉及骨关节及周围附属组织的全关节病变,但是,关节软骨的病变毕竟是骨关节炎始发和标志性改变,因此,对于关节软骨的影响对于评价运动是不是骨关节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节软骨之所以重要,除了提供一个光滑的关节平面,更在于对关节承受的应力的缓冲和分配。许多研究表明关节软骨具有机械应力适应性,就是说软骨细胞生物合成活性响应于机械力刺激而改变软骨的形态和组成。
具体表现在:
动物实验研究
动物实验中,运动对于关节软骨的影响表现为双向性:一方面,长期制动动物关节软骨厚度减少;另一方面,过度运动导致动物关节软骨糖胺聚糖消耗增加。即,运动既可能是骨关节炎的发病因素,也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人类研究
在人类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
比如在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由于关节长期缺乏负荷运动导致软骨变薄的速率甚至高于患有骨关节炎的患者,说明失去外力机械刺激会导致关节软骨萎缩。
相反,适当强度的运动可以刺激关节软骨生长。在一组9~18岁儿童纵向观察中发现,运动强度高于平均者比低于平均值者录得更高的软骨厚度。
在易于发生骨关节炎的中老年人的研究也发现运动对软骨重塑的影响。在一项铁人三项运动员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他们具有更大的膝关节软骨面积,虽然厚度未发现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一项涉及举重和短跑,冲击力更强的运动员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关节软骨厚度和表面积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在另一项包含跑步运动员、偶然跑步者和久坐对照研究中,跑步运动员关节软骨磁共振钆延迟增强指数增加,说明软骨糖胺聚糖合成增加。与久坐者相比,即便是短暂运动也表现出这种效应。
总体上讲,研究结果提示,关节软骨对于运动的响应也表现为用进废退效应,提示运动对于骨关节炎的发生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运动会导致骨关节炎发生?
运动对于骨关节炎发生的影响最终还是需要看在人类的观察研究。
如上文所述,早期的观察结果矛盾性的,总体上负面性结果多于中性和正面性结果。
而越是晚近的研究越是倾向于给出正面性结论,特别是2013年发表的一项大型队列研究结果几乎可以盖棺定论性的结束这种争论。
来自两期美国国家跑步者健康研究总计74752名跑步者(平均随访7.1±1.8年),和国家步行健康研究的14625名步行者(随访5.7±1.2年)3个大型队列长期随访发现,与强度<1.8 MET-h /天(MET,代谢当量的英文首字母缩写,1MET=每分钟每公斤体重消耗3.5ml 氧气=0.0167千卡/公斤体重/分钟)相比,运动强度为1.8~3.6,3.6~5.4和≧5.4MET-h /天的跑步者骨关节炎风险分别降低18.1%,16.1%和15.6 %;髋关节置换(髋关节骨关节炎终末期治疗方法)分别减少35.1%,50.4%和38.5%。
对于步行者,当运动强度超过1.8 METhr / d,骨关节炎风险与对照组相比也降低18.3%,与跑步没有显著差异;髋关节置换风险降低23.2%。
结果提示,无论是跑步还是步行,只要运动强度超过1.8 METhr / d均表现出对于骨关节炎的保护性影响;但是,更高强度的运动并没有表现出成比例增加的保护性。
同时研究还发现,平均而言,跑步比走路表现出更大可能的保护性影响,原因在于与步行者(52.8%)相比,更多(89.5%)的跑步者的运动强度超过1.8 MET-h /天。
研究还表明,增加跑步速度,距离或年数没有增加骨关节炎风险,但似乎增加髋关节置换的风险。比如,即便是更高强度的马拉松和10公里定向越野均没有发现增加骨关节炎风险。
另外,研究也再次证实先前已知的体重对于骨关节炎风险的影响。平均来说,与基线BMI相比,每增加1个kg / m2,骨关节炎风险增加5.0%,髋关节置换术增加9.8%。
经过BMI调整后,无论跑步还是步行,对于骨关节炎和髋关节置换风险的保护作用均有降低,说明运动对骨关节炎的保护作用部分归于运动导致的体重减轻。另外的保护作用应该归功于运动对于肌肉的强健作用从而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这项大型队列研究最大的优势在于参与者样本足够大,总的参与者超过9万,远远超过历史上同类研究所有参与者,非凡的研究自然可以获得更加可信的结论:相对高强度的跑步和步行对骨关节炎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而不是发病原因。
同样是2013年发表的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提供更全面的洞见,也为上述结论提供强有力佐证。总体上,某些高冲击性运动,尤其是团队性运动,比如足球,冰球和网球可能增加膝关节骨关节炎风险,而田径,滑雪和定向越野等不需要急转急停的相对低冲击性运动不增加这种风险。
而且,当调整膝关节损伤和像肥胖等其他已知的骨关节炎风险因素后,所有运动均没有增加膝关节骨关节炎和髋关节置换的风险。
综上所述,与人们普遍的担忧和某些医生的认识相反,跑步不但不会增加骨关节炎风险,相反还可能因为可以良好的控制体重,和强健肌肉增强关节的稳定性而表现出一定保护作用。
背景新闻:
女子每日健步走5公里致双膝“罢工”
https://news.gmw.cn/newspaper/2016-10/23/content_117299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