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心碎”一词往往用来形容极度的悲伤、痛苦,但令很多人都想象不到的是,那些令人悲痛到极点的意外,竟然真的能让人“心碎”——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作“应激性心肌病”。而它的俗称也颇为形象——“心碎综合征”。
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影视作品之中,“心碎”一词往往用来形容极度的悲伤、痛苦,词语中的“心”则来自于传统医学“心主神明”的思想,并非指代解剖学上的心脏。但令很多人都想象不到的是,那些令人悲痛到极点的意外,竟然真的能让人“心碎”——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作“应激性心肌病”。而它的俗称也颇为形象——“心碎综合征”。
1980年,两位病理科医生在解剖一些猝死患者尸体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患者生前均不具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但在经历巨大的情感波动后却纷纷因心脏病猝死。但由于病例数有限,这一现象在发表后沉寂了十年之久。
而在这十年间,一些心内科医生也遇到了一类特殊的患者:她们通常为绝经期女性,在经历重大事件(如亲人去世)后发生类似于心肌梗死的症状,但针对心肌梗死的检查却往往正常,倒是会被检查出左心室(心脏负责泵血的主要部分)功能严重异常。在总结了这些病例的特点之后,1990年日本的一位医生在学术杂志上发文,正式提出了Tako-Tsubo心肌病(名字来源于患者的左心室改变,恰如日本章鱼捕捉篓)这一概念。经过十几年的争论和几度易名之后,2006年,美国心脏学会正式承认了这种疾病的存在,并命名为“应激性心肌病(ABS)”。相对于这个学术化的名字,它有个更为熟知的俗称——心碎综合征。
ABS并非罕见病,事实上,那些被医生怀疑为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有1.5%~2.2%为ABS,但由于其表现和心肌梗死极为相似,发病人群又往往是心血管疾病高危者,因此患者往往会被诊断为心肌梗死并接受相应治疗。根据文献的记载,ABS的表现可以大致归为以下几点:
◆发作前经历重大心理刺激(如婚变、亲属去世、意外事故、罪案)或身体刺激(如大手术、过度劳累、重病);
◆剧烈胸痛,且常和心肌梗死引起的胸痛相似;
◆呼吸困难;
◆短暂晕厥,甚至发生休克;
◆和心肌梗死有关的检查(如冠脉造影、验血)正常或仅轻度异常;
◆左心室功能减弱,甚至发生左心衰竭。
虽说ABS的症状表现很严重,而且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但在临床上诊断和治疗ABS并不困难。对于疑似心肌梗死患者,如果有明显的情绪或身体诱因且并无心肌梗死的证据,通常即可诊断ABS。对于确诊的ABS患者,只要消除相关诱因,并使用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病情往往会在几天之内完全康复。尽管有一些复发的病例报道,但一般而言,ABS并不会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