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密码》:用符号学拯救世界

片名:《但丁密码》

片长:121分钟

导演:朗?霍华德

类型:剧情/悬疑/冒险/解密

主演:汤姆?汉克斯/菲丽希缇?琼斯/伊尔凡?可汗/奥马?希

上映时间:2016年10月28日

故事简介:影片讲述了著名符号学专家兰登跟随一系列线索,一步步解密伟大诗人但丁的故事。失忆的兰登在意大利一家医院醒来后,与女医生西恩娜?布鲁克斯联手,帮助他找回记忆。他们一起穿越欧洲,与时间赛跑,竭力阻止一场祸及全球的阴谋。原来,幕后组织者正试图通过传播瘟疫,使自己连接到诗人但丁所描写的“地狱”中去。时间紧迫,线索如谜,他们能否拯救世界于水火?

《但丁密码》改编自2013年发行的热门系列小说《地狱》,这是继《达芬奇密码》(2006年)和《天使与魔鬼》(2009年)之后,丹?布朗笔下的罗伯特?兰登第三次登上大银幕。作为该系列首登IMAX大银幕的影片,《但丁密码》轮番上演的枪战、追车、爆炸桥段也将与巨幕电影碰撞出激烈的化学反应。别开生面的动作场面和视觉效果,将带给观众“步步惊心”的紧张刺激感。

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兰登教授一直很忙:找寻到宝藏、化解了“反物质”危机,又要消灭致命病毒……正像哪里有柯南,哪里就有凶案;哪里有哈利?波特,哪里就有伏地魔,兰登教授与生俱来的招黑体质,总能让自己卷入世界级的无妄之灾。不过话说回来,惊险烧脑旅途一路美女相伴,徜徉于佛罗伦萨、威尼斯以及伊斯坦布尔等宗教名胜,横跨欧洲零距离欣赏古老神秘的历史建筑,感受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深沉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么一想,拯救世界也是件极好的美差,你说是吗?

也许,由已过花甲之年的汤姆?汉克斯扮演学富五车的剑桥大学符号学教授,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毕竟他不是靠颜值、靠肌肉、靠炫技吃饭的体力工作者,好比漫威英雄们。但是此消彼长的岁月沉淀,给予他最好的礼物:一个美貌不再,但智慧满满的闷骚中年学术男,成天满嘴宗教艺术符号学冷知识,照样能圈粉一大片。除了喜欢在电影院捧着爆米花、可口可乐,哈哈大笑的孩纸们,依旧有人愿意跨过生僻的学术门槛,看人眉头紧锁、满口高逼格地高谈阔论美学和宗教史,甚是欣慰啊。如此看来,《但丁密码》不失为甚嚣尘上的畅销IP电影和英雄大片中,蜿蜒出来的一股清流。

在近期的电影访谈中,老汤哥提到“丹?布朗作品最棒的一点是,他建立起一个秘密,然后把这些知识编织进线索之中。这是种富有独创性的叙事手法,非常新颖,转变影像的过程也很有趣。”我们能看到线索呈现出的符号,却不知道这些符号背后的巨大意义,因此他认为“符号科学更像是人类经验的反射,以及我们对理解这个世界的需求。通过理解打开思维,将想象力和敏感度提升。”为什么一幅画有这般玄机,这首歌想表达什么意思,机关究竟在哪里,又是如何操作的……兰登教授的解密利器正是基于对符号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让我们对这一神秘的学科一探究竟。

首先,什么是符号?一般下定义的问题都是较难回答的。赵毅衡先生在1993年《符号学》中指出了一个讨论的出发点,那就是: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换言之,符号是载体,用来表达意义。反过来讲,如果没有意义,符号就不会存在;如果没有符号,意义也无法表达。这个说法表明了二者缠缠绵绵的共生关系。

在我们日常交流过程中,这个简单的概念就变成了一系列迭代过程。意义传达包括发出(表达)与接收(解释)这两个基本环节,而这两个环节都必须用符号才能完成。发出的符号在被接收,并且得到解释时,被代之以另一个符号。好像下边这个例子:

A:那个人是小明。

B:小明是谁?

A:就是三年级一班的新班长。

B:哦,原来是他。一班原来的班长是谁?

“小明”是一个符号,在对话说明的过程中,他又被赋予了新的身份“三年一班新班长”。意义的解释,就是一个新的符号过程的起端,解释只能暂时结束一个符号的过程,而不可能终结意义。对话继续,引发新的问题“原来的班长”,这又是一个解释的过程。正因为每个延伸的解释都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符号就是这种表意与解释的连续带。

提到符号学,就不得不说起索绪尔。60年代,符号学作为对人类社会使用研究的科学法则,与结构主义起飞,二者影响力并驾齐驱。众所周知,符号学有两个分支,一方面是哲学的,以反对萨特的存在主义而产生的:另一个方向则主要是从索绪尔语言学发展而来的,经由叶姆斯列夫和罗兰巴特的发展,确立了符号学的概念。他本身并没有作品传世,《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由其两位学生组合编辑而成的。

索绪尔针对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共时和历时提出的二元概念,为研究文化符号或者意识型态的学者,提供了有系统的分析方法学,80年代至90年代间,在欧美文化批评界符号学盛极一时,也影响了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英国哲学家、美国衍生语言学等等。

这里简单说明一个重要概念:“能指”和“所指”。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再举个例子说明:一伙持枪的黑衣人向兰登博士冲过来。他们的外表、行为、发出的声音一起构成了所有“能指”,而“所指”则按时了一种急迫、危险的信号,面对这样一群人逼近,兰登博士读出了潜在信息,选择逃跑。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所指与能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武断的(arbitrariness),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自然的联系。就好像,这群人虽然来势汹汹,但谁能保证他们就是来追捕兰登的呢?也许他们只是一群演员在拍戏,或者他们是来支援兰登博士的。这些我们尚未得知,但对其不利的情况,仅仅是由“能指”而衍生出的多种“所指”中的一种。因此我们认为,某个特定的能指和某个特定的所指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约定俗成的。在《但丁密码》中,兰登博士作为在逃犯,处于被通缉的状态下,他自然会将周围的风吹草动认定为是威胁。

70-80年代结构主义突破自身,成为后结构主义,此后皮尔斯模式代替了索绪尔模式成为当代符号学的基础。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皮尔斯注重符号的意义解释,他的符号学是重在认知和解释的符号学,他的名言是 “只有被理解为符号才是符号 (Nothing is a sign unless it is interpreted as a sign)。”皮尔斯认为,根据与对象的关系,符号可以分成三种:像似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规约符号(symbol)。

像似符号(icon)

像似符号指向对象靠的是“像似性”(inconicity):把一个符号代替另一个东西,因为与之像似(resemblance)”任何感知都有作用于感官的形状,因此任何感知都可以找出与另一物的像似之处,也就谁说任何感知都是个潜在的像似符号。

在门上贴上男士的侧面剪影,表示男厕所;在香烟头上打叉,意思是禁止吸烟;印着骷髅头的铁桶,可不敢轻易碰触,总之觉得很危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有些是约定俗成的,比如叉号的否定性;有些是相似的,如香烟头。符号传递信息一看便知,绝不能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透。

指示符号(index)

皮尔斯说:“指示符号是在物理上与对象联系,构成有机的一对,但是解释者的心智无须关心这种联系,只是在这种联系形成之后注意到它。”简单来说,指示性是符号与对象因为某种关系——尤其是因果、邻接、部分与整体等关系——因而能互相提示,让接收者能想到其对象。

指示符号的作用,就是把解释者的注意力引到对象上。如车转弯前的路标,风向旗表示风向,温度计的水银柱表示气温等等。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推测,我们就能够明白现象背后的意思,这也是兰登博士能从看似平凡的事务中发现端倪的秘诀之一。

规约符号(symbol)

靠社会约定符号与意义的关系,这种符号被称为规约符号。规约符号,是与对象之间没有理据连接的符号,也就是索绪尔所说的“任意/武断”符号。譬如,交通运输上用红色和黄色喻指警示之意。又如通讯电码、斑马线之类,这方面用得最多的仍是运输领域。皮尔斯把它命名为象征符号,有些专家又称为指号符号。

总而言之,符号越相象或越接近对象就易于识别,凡是越抽象的或民族文化性的符号识别也就越难。譬如,西方将蛇绕权杖作为医学界的标志,而东方人则将蛇视为毒物,很难将其与治病救人联系在一起。

而那些全世界能通用的,最好是用相象或越接近对象的共识性符号。在世界很多国家,笑容表示友好,即使你身在异国,语言不通,但一个嘴角上扬的动作,就能化解尴尬。而如果是文化类型,如上面提到的蛇盘杖,就要根据能指或所指的思维去做。如果二者都无法,就必需使用强制性的规约符号了。

除了皮尔斯模式,巴赫金与塔尔图模式也开始扩大影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理论符号学没有提出更新颖的模式,而是整合各种模式成为一个新的运动。

当然,神奇的符号解谜也许能揭开事件的真相,但并不能保证解决所有问题。兰登教授还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因为丹?布朗给出的“地狱”的设定是“有一个开关,如果你打开它,地球上一半的人会死,但是如果你不打开,人类将会在百年之后灭绝。”这种几乎不可逆转的世界性灾难,令“地狱”的解析愈发触目惊心。换做是你,这个问题会如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