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必经之路——青春期
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因为各种问题被送到心理医生面前。早恋是最常见的。
云长弓接触过许多早恋的孩子,他们的问题有明显的同质倾向,父母越严厉,孩子越向往男女恋情,在孩子眼中,父母太专制,感受不到爱和温暖,小男/女朋友就不同了,和自己价值观相似,经历相似,烦恼相似,最重要的是,在澎湃的荷尔蒙影响下,孩子觉得男/女朋友比父母有爱,能温暖自己莫名烦躁的内心和孤单无助的灵魂。
单就原理来看,青春期的情愫很正常,男女孩互相好奇喜欢是每个人十多岁的时候必经的成长过程,可是家长们仿佛忘却了自己的青春期。
《小别离》一出,许多孩子就深有同感,明明没什么的事儿,被父母放大得好似真有什么似的。有个女孩第一次见面就很生气的问我们:“你们是我爸妈请来的,能不能帮我去问问他们,有没有看见黄磊老师怎么评价早恋?为什么他都不禁止女儿恋爱,我爸妈就这么冥顽不灵?”
我看了《小别离》,海清演的真好。家长,尤其是妈妈,都是这样的。其实仔细辨别,会发现家长们并不是单纯因为成绩的问题而禁绝早恋,他们其实是在害怕。
家长们把早恋的严重性上升到大是大非的高度上,是源于深层的恐惧。这种恐惧在潜意识里根深蒂固,通常父母们根本不知道恐惧何来。
从海清这个角色可以明显感觉到恐惧的情绪,她只要一提到女儿,就时常焦虑,崩溃,不是气得快炸,就是哭得无法自已。可她面对工作时,是很正常理性的大人,进退有度思维清晰。
这个角色丝毫不夸张,家长真的都这样。有时我都分不清是孩子在咨询还是孩子他妈在咨询,崩溃的次数比孩子还多。
2. 什么恐惧,令人难以抵挡?
问题还是源于每个人都有过青春期。正是因为父母也有过青春期,所以他们很清楚什么叫做背叛。
被别人背叛,会愤怒,自信心降低,遭受到价值感低落的负面感受;但被自己背叛,会恐惧,深深的,极度的恐惧,因为失控,因为发现自己竟然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弗洛伊德的伟大正是在于他证明了这件事:我不是我的主宰。
经历过青春期的大人都有一个体验:曾经疯狂着迷的那个男生/女生,相隔几年后,我竟然看不上TA了。这种体验是令人迷茫的,曾经轰轰烈烈去追求的,跟父母明着干仗,暗里斗法,就是为了和那谁在一起,曾经还说什么上同一所高中,同一所大学,在一起工作,永不分离blabla……有一天,竟发现,自己觉得自己幼稚了,上了高中分手,上了大学分手,工作了分手,甚至结婚了的,也会离。修成正果的,太少太少。
自己死抱住打算同归于尽的感情,最后,竟也是自己把它扔掉的。这就是一种对自我的背叛,这种背叛会令人害怕,害怕再想起当初自己是如何被进入了更好学校的小男/女友嫌弃,是如何伤心欲绝,是如何又遇见另一个小男/女友,是如何连自己当初的伤心欲绝都忘了个干干净净。感情,在人生的成长里,变成最不可靠的东西。
于是,当自己的孩子再次重演当年的轰轰烈烈,父母心底的恐惧带着苍凉的寒意席卷全身,他们一瞬间想到的,是阻止这种他人与自我的双重背叛重复出现在自己孩子身上,因为他们希望自己当年,能免于经历这样苦涩的成长。
3. 加重的情况
如果家长对现有的婚姻情感不满,就会加重这种恐惧,会将所有的不满都归因为当初过早的经历了感情,于是他们会禁止孩子的感情发生;而对现有情感满意的家长,比如黄磊,他们对待自己女儿的情窦初开,虽然十分紧张,高度关注,但并不禁止,他们会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告诉孩子,帮助他们去分辨和成长。
有许多初三的女孩问我她们和自己小男朋友的将来,我会对她们说:上了高中,最多一个学期,你会和他分手。她们都不相信我。然而没多久,她们就会来对我说:你怎么这么准?我在新学校看上另一个男生了。或者说:我发现我男朋友特别烦人,我有点嫌弃他了。
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男生身上,无论原来多么好的感情,都会在更优秀的环境和人面前被丢弃。
我只想对孩子们说:喜欢谁,被谁喜欢都很正常,但是我们都喜欢更优秀更好的人,这是人性,所以,我们必须做更优秀的自己。
而对家长,我想可以放松一些心情,没有人能抹去历史,恐惧的东西没意识到便算了,意识到了,就把它表达出来吧,告诉你们正青春无敌的可爱孩子,你自己是怎样苦恋一个TA,是怎样享受追到TA的甜蜜,又是怎样饱尝成长带来的背叛的苦涩。惟如此,恐惧才可能消弭。
云长弓语录:比情深,比缘浅,现在的小屁孩,恐怕还不如当年的我们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云梦长弓逛江湖。ID:JY-com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