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相扑运动竟是起源于中国宋朝的军队
据记载,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有一天私自下山(这黑小子仗着是宋江的亲信,无组织无纪律,经常擅离岗位私自下山),在他经过的官道旁边,有一个大汉上下打量着他。李逵是那种触犯不得哪怕看一眼都不行的角色,顿时冒火,大声说:“你那厮看老爷怎地?”
那汉子也不示弱:“你是谁的老爷?”
李逵便先动手了,他抢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汉子手起一拳,打个塔墩,一下子把李逵打倒在地。
李逵心想:“这汉子倒使得好拳!”知道他有些来头,不是好惹的,便问道:“你这汉子,姓甚名谁?”
人家却没有直接回答他,只说:“老爷没姓,要厮打便和你厮打!你敢起来!”
这种挑战的口气,李逵哪里受得了。他正待跳将起来,却被汉子肋罗里只一脚,又踢了一交。李逵倒也乖巧,心想赢他不得,爬起身来便走。
李逵一向以勇猛闻名,这次还没认真交手便被对方一拳一脚打翻了两次,这个厉害的角色就是没面目焦挺。他用来制服李逵的那两下子拳脚,便是一种相扑术,是祖传的绝招,“祖传三代,相扑为生。”
论力气,焦挺肯定比不过李逵,可是他却能轻易地将李逵掀翻在地。可以看出,相扑摔跤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武术,以巧取胜,讲究抓住对方弱点,出奇不意地制服对方。焦挺的这种相扑术,可能就是《都城纪胜》所说的“使拳”的那一种。
在梁山好汉中,最精通相扑的不是焦挺,而是燕青。而据燕青讲,他的相扑又是卢俊义教的,卢俊义自然是个相扑高手,只不过大员外赤膊上阵与人摔跤总不大好看,所以《水浒传》里只一句话带过,没有机会让他亮相展示。倒是燕青的相扑功夫,出足了风头。
在泰山脚下的比武擂台中,《水浒传》上写得有声有色:
这个相扑,一来一往,最要说得分明。说时迟,那时疾,正如空中星移电掣相似,些儿迟慢不得。当时燕青做一块儿蹲在右边,任原先在左边立个门户,燕青只不动弹。初时献台上各占一半,中间心里合交。任原见燕青不动弹,看看逼过右边来,燕青只瞅他下三面。任原暗忖道:“这人必来弄我下三面。你看我不消动手,只一脚踢这厮下献台去。”任原虚将左脚卖个破绽,燕青叫一声“不要来。”任原却待奔他,被燕青去任原左胁下穿将过去。任原性起,急转身又来拿燕青,被燕青虚跃一跃,又在右胁下钻过去。大汉转身终是不便,三换换得脚步乱了。燕青却抢将入去。用右手扭住任原,探左手插入任原交裆,用肩胛顶住他胸脯,把任原直托将起来,头重脚轻,借力便旋四五旋,旋到献台边,叫一声“下去!”把任原头在下脚在上,直撺下献台来。这一扑,名唤做“鹁鸽旋”,数万的香官看了,齐声喝采。
写得再好,总是有现实基础的。与蹴鞠一样,相扑也是大宋人民热爱的一项群众体育运动。与其他的运动一样,宋朝城市的相扑运动最初也起自军队。
据说宋太祖在带兵的时候曾经制定过通过角力较胜负、晋升加工资的规则,作为宋朝军队的优良革命传统,这项“圣训之法”被沿袭了下来,作为全军增强将士体质的措施。宋太祖似乎对相扑较胜负特别热衷,甚至把它搬到了其他的领域。
开宝八年科举考试进行最后一场殿试,按殿试规定是先交卷子、皇帝提问难不倒者为魁。可是这一场殿试中,应试的考生王嗣宗和陈识斋却同时交了卷。怎么办?太祖皇帝灵机一动,就下令两个儒生当场相扑角力以决胜负。在宫中看惯了大力士们相扑角力,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儒林中人白手相扑倒也别开生面。
结果王嗣宗胜了陈识斋,夺得了状元。但他这个状元有些教人不服气,无论前辈还是后辈的读书人看到他都有些鄙夷:“岂与角力儿较曲直耶!”我们哪里会跟一个角力摔跤的蛮汉去理论是非曲直!
其实王嗣宗是挺冤枉的!规矩是皇帝定的,又不是我喜欢打架动粗,再说了,我也是第一个交卷的,无非是并列第一而已。凭什么说我是“角力儿”,只会相扑?
文武之道一错位就是那么尴尬。不过,在军队中,相扑较胜负倒是一项不争的制度,而这项制度又尤以南宋军队贯彻得最彻底、执行得最到位。
南宋初年有中兴四大将之说,指的分别是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岳飞四位大将。这四位大将各统一军,论资历论出身,张俊、刘光世更加耀眼;但是论军队的战力,却是韩、岳更胜一筹。据说,就是因为韩世忠、岳飞在部队中贯彻了“相扑”的练兵方法。
韩世忠、岳飞经常在军中举行相扑比赛,谁若获胜便将他另入一籍,小分队中的小队长有缺额了,就从这本另籍册中选拔,所以他们部队的基层军官都是相扑好手。小队长又互相比赛,决出其中勇力出众的封为副将,从此,军中以相扑为荣的风气大兴。
南宋朝廷特别欣赏这种优中选优、精里挑精、严格挑选相扑能手的做法,皇宫内苑也成立了一支由军中相扑高手组成的侍卫队伍,叫“内等子”,只有120个名额,宁缺不滥。平日里,他们手怀绝技担负着保卫皇宫、保卫皇帝的重任;皇帝老儿一高兴,来来来,就在殿前摆开擂台举行相扑比赛!
像《宋史》上也记载了一次:绍兴五年三月,高宗阅看相扑手赵青等50人的角力,赛后对这些力士赏赐钱粮,又给转岗位加工资。据说有相扑手后来升官直做到内廷的常侍,这已经是相当高的社会地位了。
史书上记载了一则笑话:以白首穷经、满腹经纶著称的常侍徐铉一日正在宫中当值,闲来无事他就捧本书读,但这一天外面却吵闹嚷嚷,弄得徐大人头大无比读不进书。徐铉就打发童子出门去看看谁呼喊吵闹得这么厉害,要知道这可是皇宫大内。童子出去探视,很快回来禀告:是许多常侍在五龙堂练习相扑呢!老先生那个郁闷啊!想想也没有办法,只得苦笑一声,自我解嘲:这许多常侍都是我的同行啊,可是我却无法与他们共欢乐啊!
当然了,“内等子”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专为国家庆典等活动助兴,在招待国外使节的国宴上,相扑力士表演节目已经成为必备的大戏。怎么样?你有蒙古摔跤,我有内廷相扑,咱们应该互不侵犯吧?
宋朝城市中相扑的流行不能不说是受了军中、宫中的风气引导,在京城的娱乐场所瓦子里,经常有相扑的表演,还涌现出不少专业的相扑艺人,什么周黑大、什么曹铁拳、什么铁板沓、什么王急快、什么撞倒山、什么宋金刚,这些名字很能体现相扑运动急、快、狠、重的技术特点,可想他们的本领也确实不凡。
而其中最厉害的则被人称为“赛关索”、“小关索”,据说关索是关羽的第三个儿子、关平、关兴的弟弟,史书上没有这个人的记载,但民间传说中却有很多关索的故事,说他年少美容仪,而且武艺高强,想必这位兄台相扑一定也很厉害吧!
宋朝的老百姓爱看相扑比赛,相扑流行到上演了女子相扑。相扑的女子与男子一样裸露颈项臂膀乃至腰围,角力之时难免衣衫撕扯,最后竟至赤膊上阵、春光外泄,所以当时的人又把女子相扑戏称为“妇人裸戏”。女子相扑,曾在东京最大的宣德门广场上,为皇帝与市民表演过,当时的盛况真可以用“万头攒动、热闹非凡”来形容。
不过,这样的场面也惹恼了一些封建卫道士,那个“司马光砸缸”的“司马缸”就又来砸场子了:上书劝谏皇帝,写了一篇议论文《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力证妇人裸戏不是“隆礼法、示四方”的正确做法,要求“今后妇人不得于街市以此聚众为戏。”
但是提归提,女相扑手们的饭碗毕竟没有被“司马缸”砸掉,直到南宋临安府,以女子相扑闻名的选手还有张椿等十姐妹。只不过,皇帝不好意思再与民同乐了,宋朝后来的皇帝因为“司马缸”失去了一次大饱眼福的机会。
宋朝民间还有一些相扑的擂台公开赛,当时叫“露台争交”。这些擂台赛一般都在庙会期间举行,北宋的时候是护国寺庙会、南宋的时候是南高峰庙会,算是全国最高级别的相扑公开赛。像《水浒传》描写的燕青与任原那场相扑较量,就是这样的公开擂台赛。
相扑后来传到了日本,现在倒成了人家的申遗项目!
○摘自《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 作者:陈华胜,北京博采雅集文化授权合作稿,全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