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烧这种烹饪方式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放学铃一响,学生们一涌而出,很快便将校门口的各种小吃摊位团团围住,打眼望去,拥趸最多的摊位往往是铁板烤鱿鱼。尤其是在冬季的瑟瑟北风中,看着鱿鱼的颜色渐渐由嫩白变成焦黄,浓郁的香味随着用特质钢板压制时所发出的“滋滋”声争前恐后地涌入人们的鼻孔,抓挠着人们的味蕾。

“火爆”的铁板烧制作现场(网络图)

这仅仅是街头的小吃,更为正宗和高大上的吃法需要去专门的餐厅才能享用,可选择的食物种类也更加丰富,更加高级,并且有专人专程现场为您烹饪。

风靡餐饮界的铁板烧,关于它的由来也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流行的有三个版本,依次整理如下。

铁板烧餐厅:高档优雅的就餐环境(网络图)

街头火铁板鱿鱼:极接地气的就餐环境(网络图)

版本一:西班牙航海时代,船员无聊的产物

相传在十五、六世纪,正是航海发达的时代,西班牙作为航海大国拥有多只船队,并经常遨游世界各地,开展着自己的殖民活动。船员终日在海上,没有娱乐活动,便就地取材钓鱼为乐,而对待钓上来的鱼,等待他们的是厨师的铁锅。厌倦了对鱼类常规处理的煎炒烹炸之后,他们将鱼切成片,放在铁板上烤熟,佐以食盐,做法简单,却回味无穷。而且烤制的过程中,三五人围坐,一边谈笑风生,一边拨弄着铁板上由生变熟的鱼片,其乐融融。后来这种做法由云游四方的船队传到美洲大陆,传到美国后,经由一个日裔美国人改良并引进日本,很快便在喜食海鲜的日本风靡起来。经过后来人们的不断改进,便形成今天餐厅里常见的铁板烧。

铁板烤鱼片也被认为有可能是铁板烧的起源(网络图)

版本二:日本农夫开荒时的产物

几个农夫相伴去山中开荒,一次大家去砍柴,机缘巧合之下抓到一只野鸡,时下已经到了中午,几个人都是饥肠辘辘,恨不能生啖了这只色彩斑斓的野鸡。日本人虽然喜欢吃生鱼片,但是对于生鸡肉却束“嘴”无策。因为没有炊具,只能眼睁睁看着活蹦乱跳的野鸡流口水咽唾沫。其中一人看到摆放在一起的铁锄,灵机一动,想到可以把几个铁锄并排在一起架到火堆上,然后用砍柴的刀把鸡杀死,鸡肉切片,放在烧热的铁锄上烤炙,鲜嫩的鸡肉一旦碰触到炙热的铁锄,就发出“吱吱咋咋”的愉快声响,同时弥漫出阵阵肉香,撩拨着人们早已饥渴的胃口,人们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发现没有添加任何作料的野鸡肉竟然比家中锅里烧的还要好吃。很快,锄烧在日本饮食文化中流行起来,并占得一席之地。

锄烧牛肉(网络图)

二战之后,受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事件的影响,留在美国的日本人,处处都被人排挤,经常有无故被开除的日本人。当时一位叫藤知信的日本人也没有逃过被炒鱿鱼的厄运,去其他公司应聘也是四处碰壁,有时候甚至会遭到人事的当场取笑。赋闲在家的藤知信一次在家中看报纸寻找招聘广告的时候,发现了一则新闻,是就战后钢铁价格大跌所做的报道。身在异乡的藤知信一直非常怀念家乡的美味锄烧,想到如果买两块大钢板,下面放炭炉,一样可以进行锄烧,而且钢板的面积更大,也更卫生。说做就做,他趁着钢铁大降价,买了两张钢板,在家门口的空地上做起锄烧。结果闻到烤肉香味的邻居和路人纷纷引颈围观,藤知信也大方的把烤好的肉分给大家品尝,从大家竖起的大拇指和满足的神情中他看到了商机,很快开了一家专营铁板烧的饭店。为了更接近美国人的审美,喜欢看西部片的藤知信围上火红的领巾,把胯腰的枪改成刀叉、子弹夹改造成胡椒罐和盐罐。客人落座后,他就像威风凛凛的西部枪手一样,右手持刀,左手撩叉,双管齐下,刀光剑影,煞是好看。因为更换了烹饪用具,锄烧的名字也摇身一变成了铁板烧。同这个名字一样发扬光大的还有藤知信当时的做法,在以后的几十年间,这种做法在全世界各大高级铁板烧餐厅之内流行,成为制作铁板烧不可分割的工艺。

版本三:生鱼片催生的产物

同样跟二战有关,也同样是日本和美国之间的故事,只不过这个版本的地点由美国跨洋过海腾挪到了日本,发明者也由在美国下岗的日本职员变成了在日本执勤的美国大兵。二战后,在日本驻军的美军无法忍受又生又冷口味又淡的生鱼片,但是部队中又沒有炊具,于是几个美国士兵就把废弃的卡车车厢取下一块,将生鱼片放在上面煎熟,加上起司和奶油调味,口感竟然出乎意料的好。后来一个美国大兵就在回国后,把这种做法引进到自己开的餐厅里,演变成今天的铁板烧。

不管哪个版本,铁板烧很快声名鹊起,首先是在上流社会就餐中风行。因为制作铁板烧的食材一般事先都不经过腌制加工,而是利用高热的铁板快速烹调,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本身的营养和味道。所以它对原材料的要求是相当高,比如西冷牛肉、菲力牛肉、牛仔骨、银鳕鱼、鹅肝等等。所以铁板烧价格不菲,开始仅在星级酒店和高档餐厅供应。随着后来越来越多的食材加入进来,尤其是鱿鱼和豆腐皮,使得这一流行蔓延到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