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科学家认为,情绪也是一种生理变化。这不,最近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篇文章,就绘制了一幅人体“情感地图”,情绪变化时,身体的不同部位也会兴奋或者抑制。
当我们在公园里和甜心散步的时候,我们步伐轻快而且心脏会砰砰直跳;而当我们面对一次重要的面试时,则会肌肉僵硬、手心出汗还微微颤抖……我们常常通过身体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大约100多年前,美国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就提出了一个让人震惊而且争议不断的问题:情绪到底是心理变化还是生理变化?詹姆士指出,如果我们回忆某种强烈的情绪,如愤怒或兴奋,然后尽量剔除掉身体本身的感受,然后我们便发现什么也没有剩下,没有构成情绪的所谓“心理物质”……我们也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呼吸局促、没有心跳加快、没有脸部通红、没有鼻孔张开、没有肌肉紧绷、没有激素水平升高等等的愤怒还可以称为愤怒……
把情绪归为一种生理变化的思路从达尔文开始,他的支持者和继承者们认为,情绪不仅在人中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都存在。他们认为动物和人出生的时候就带有基本情绪,不过他们在基本情绪的分类上争议不断,如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将其分为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和惊讶6种基本情绪,而另一些人则不完全认同他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不过,大多数观点都认可快乐、愤怒、悲伤、恐惧和厌恶这5种情绪应该归入基本情绪。这些人认为,其余的情绪都是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后天发展出来的,被称为混合情绪。他们认为情绪是适应性进化的结果,情绪系统帮我们在应对周围环境挑战的时候做好准备,这包括调节心血管、骨骼肌、内分泌系统和感觉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等一系列的变化。情绪与身体状态的关联,反应出我们常说的情绪体验,如一个即将在下周结婚的女孩可能突然感觉到“脚冷”,一些失望的爱慕者可能感觉“心快碎了”,我们最害怕的调子可能让我们“毛骨悚然”……
尽管情绪和大量的身体变化关联,现在仍然争论不休的是,和情绪相对应的身体状态变化是不是足够特定或稳定,以至于可以作为解密诸如生气、害怕和兴奋等情感的基础。现在,随着近期阿尔托大学的Nummenmaa等人在发表在著名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关于这种关联的探讨,我们又能进一步了——他们绘制了人体的“感情地图”。
研究者选择了来自西欧(芬兰、瑞典)和东亚(中国台湾)的701个样本,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类似于地形图等高线的绘制方法来把人体哪部分变得“活跃”或者“抑制”描绘出来。由于选择了东西方不同的族群和文化,这一研究结果变得有说服力,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了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干扰。当人们如果只靠“愤怒”、“高兴”这样的单词回忆当时的情绪体验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忽略一些身体的细节,然后只回答出老套的情节。考虑到了这一点,研究人员用短故事和电影这两种产生感情最强烈的东西来唤起他们的情绪心理意向,并且让他们在体会到心理变化的当时,在线回答哪部分身体变得兴奋,哪部分身体变得抑制。之后,绘制的“地图”用暖色来表示兴奋的部位,用冷色来表示抑制的部位,黑色代表无感觉区域,大致也可以这样认为兴奋的地方我们感觉发热,抑制的地方感觉发凉(然后很快有眼尖的同学兴奋地大叫:看!我们在害羞的时候变身蜘蛛侠了……这图不是这样看的)。
从兴奋的程度上看,颜色从红色到黄白色代表兴奋的程度升高,深蓝色到浅蓝色代表抑制的程度升高。通过这张图我们知道了,害羞的时候普遍的反应是双脸发烫,心、腹有小小地兴奋,大概就是心跳有点小小地加快,然后呼吸有点不畅,最后胳膊和脚抑制,会嗖嗖发凉或者脚丫有点小小地冷啊……有机会可以细细体会下看准不准啊?反正这几个搞研究的科学家自我感觉了一下,觉得靠谱……
研究发现,大多数基本情绪都和胸部关联,如呼吸和心率的变化;相似的,所有的情绪中,头部都出现了生理变化,包括面部肌肉的变化、皮肤的温度、泪腺的变化等;上肢容易因为生气和高兴等情绪变得兴奋,而忧愁、悲伤等情绪则会使之变得抑制;胃部很少参与情绪体验,除非感到厌恶的时候……高兴/快乐和其他情绪相比更能引起全身感觉体验的兴奋,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另外,和基本情绪相比,所谓的“混合情绪”所引起的体感就要弱得多了。而且分析发现,任何一种情绪似乎都存在“体验核心”,如骄傲的核心在图中是头和胸,这大概是骄傲的人普遍抬头挺胸的原因吧?说是“心里害怕”果然也是有原因的……再一看生气的人的“地图”,果然有暴力倾向啊,不过他最可能先上手,比如摔东西、捶墙,而不是出脚……
总的来说,这一研究成果支持强调身体感觉在情绪体验中起决定作用的观点,强调了其生理性。尽管在科学界逐渐占据上风,生理倾向的观点必然会继续受到质疑,因为这对倾向于认为情绪是社会文化现象的人是个挑战,毕竟把情绪完全看成是肉体上的感觉,让人有些那么不太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