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每个人辨识面孔的能力并不一致,有的人简直是照相机,有的人连亲人都认不出来,为啥十年没见的老同学再见面你已经完全认不出了,其实有种病,叫脸盲。别担心真有这种病的,只是少数人。
大卫是个英国小伙子。车祸撞伤了他的头部,并使他留下了一个十分郁闷的后遗症——脸盲。现在,如果我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的家人,他们的一颦一笑、面部轮廓都会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可是对于大卫这样的“脸盲”患者而言,这样的“浮现”都是十分困难的。假如他们刚结交了一位新朋友,可是不到20分钟,当再次遇见这位新朋友时,就又会形同陌路。甚至对于大卫而言,当他的妻子和别的男人走在一起时,他竟然会误认为“那个女人”是别人的妻子。
为什么会得“脸盲”
脸盲的医学术语叫做人面失认症(prosopagnosia )。目前有详细医学记录的人面失认症患者仅有100例左右,可是,哈佛大学的Garga Chatterjee则认为,在正常人群中,有2.5%的人由于先天性的原因,生来就患有人面失认症。可这些人却往往对自己的症状没有足够的认识,就像色盲患者如果不经过检查,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是色盲一样。另外,还有很少一部分人是由于大脑中风或者受到外伤,导致了脸盲。脸盲患者的视力都是正常的,却丧失了认识人脸的功能,甚至不能认出是他们家人的脸。
问题出在哪里呢?通过对比,研究者们发现,人面失认症患者大脑的枕颞内侧回往往受损,而正常人在识别人脸时,通过FMRI可以看到起枕叶和颞叶区域均有明显的兴奋。或许枕颞内侧回上的某个区域就掌管着人脸识别能力。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人面失认症患者也能够指出不同的鼻子之间的区别,但是当给他们呈现出这些鼻子所属的脸时,他们却指不出区别来。
当然,脸盲患者会在生活中也渐渐地根据性格、语音、步态等识别他人的身份,可他们却无法根据人脸来结交新朋友,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工作能力都会明显下降。
正常人是怎么认脸的
首先,“认脸”是天生的本事。我们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却能记住无数张脸。事实上,婴儿在学会发音以前就能够对人脸产生强烈的好奇。而四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可以判断出不同的人脸了。说来也奇怪,为什么所有的脸都是两个鼻孔、两只眼、一张嘴,怎么就能让人感觉不同呢?会不会是由于脸的颜色,脸型以及五官之间的距离不同,让我们感觉到脸的差异呢?
那是因为,“认脸”不是“大家来找茬”。我们并不是根据“脸的颜色,脸型、五官之间的距离”等这些具体的面部特征来区别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的。人脸识别是一个“整体识别”的过程。正常人识别人脸并不是根据面部的某些具体特征,而是根据这些特征所整合成的“脸”这个整体。举个例子,我们不会因为一个窗户去感知一间房子,同样,我们也不会根据一个鼻子去感知一整张脸。或许你会说,鼻子是五官之首,对容貌的影响很大。的确如此,可是我们却不会因为某人垫了个鼻子,就不认识他(她)了。他(她)还是那个他(她),只是变得漂亮了而已。而且,如果我们将脸旋转个180°,五官还是那个五官,但是“整体感”完全变了,我们就能体会“脸盲”患者的痛苦了(图1)
看到外国人,会暂时性“脸盲”
作为资深的中国人,我总是觉得外国人的脸似乎长的都差不多。似乎到了国外一段时间里,自己便患上了人面失认症,认人都得靠观察对方的嗓音、动作和姿态等。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面部识别的正确率与年龄有着明确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成年人面部识别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儿童,这或许是由于成年人接触的人更多,认脸的经验更丰富。而也有研究报道,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其面部识别的准确性则更低。这或许也是由于自闭症儿童往往不善与人交往,继而认脸的经验更加不足。
所以,认脸还得靠所储存的记忆,特别是情感记忆。其实识别外国人的脸和学习外语有很多相似之处。学习母语,即使不上学,只要智力正常,到了一定年龄,语言能力也足够与人交流。可是学习一门外语时,却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因为我们对其不熟悉。同样我们对本国人脸的识别能力往往无师自通,因为我们天天见,记忆中已经有了无数张人脸可供参考。而看到外国人士时,却因为以前见的少,无从参考,所以觉得外国人长得都差不多。因此,要想学好一门外语,就得经常用它,最好生活在国外一段时间。要想很好地识别外国人的脸,就得天天见他们,同样,最好也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
检验一下,自己是不是“脸盲”
前面说过,有学者认为,脸盲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很高的。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检验一下自己是不是脸盲患者了。让我们看看脸盲症者都有哪些典型的症状:
1 记不起自己的至亲和好友
2 认识新朋友靠的是记住他们的发型或者其他特征,而不是他们的脸
3 看电影电视时,总是搞不清楚谁是谁
4 自己照镜子或者看照片时认不出哪个是自己
5 总是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和自己打招呼
6 别人换个发型,你就不认识他(她)了
7 不论是邻居、同事、同学、客户、领导,都认不出来
这些症状,你符合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