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大清帝国影像,你看过吗?

1909年纽约版《大清帝国丽影》  

李通和(ThomasHodgsonLiddell,1860—1925),晚清英国画家,不列颠皇家艺术家学会成员,第一个为慈禧画像的外国技师。他曾得到慈禧太后的特许,进入颐和园作画。他在北京逗留的最后一周,慈禧太后去世了。  

1909年,李通和将作品集结出版为《大清帝国丽影》一书,此书记录了一百年前从英伦远道而来的李通和在中国写生的经历,画面和文字里洋溢着他对中华山水的热爱和对中国文明的尊重。作者一路途经香港、澳门、广州,然后来到上海、苏杭,再转道北戴河、山海关过天津到北京,走遍了晚清末年的中国。  

2010年,赵省伟先生将《大清帝国丽影》中的文字、图片等珍贵资料购回中国,并精选部分图片收录到《西洋镜日历》(2017年版)之中,现摘录如下。  

▲2月3日中国香港花市  

在香港,乃至整个中国,一个画家很容易就能找到创作的素材,但是在拥挤的人群中,不管是站还是坐,都非常不舒服。他必须能够及时处理创作过程中的种种麻烦,以免耽误创作。香港虽说是英国的殖民地,但仍然很少能在公共场合看到画家作画,因此好奇的当地人很快便聚拢起来。有一次,个别围观者凑得很近,以至于影响到了我的创作。更过分的是,有个人竟然硬生生地站在了我的面前。  

▲2月4日杭州北城门

杭州北城门是我的一个创作素材,需要步行三英里才能到达。白伞下,一个外国人坐在画板前画城门,这种事情可有先例?对此我表示怀疑。果然,人群蜂拥而至,把我团团围住。“老大”(lawdah)拿出绳子,围出一片三角形空地,把人群给隔开,为自己留出一条通道。为了避免城内外出的人挡我的路,一个小工负责阻拦他们。当我抬起头来,惊奇地发现一个小工正在用我的皮带劈头盖脸地抽打,驱赶一个路人。我哑然失笑,并且马上制止了他。不过,每个人都大笑不已,甚至挨打的那个人都忍不住笑了。  

▲2月9日上海城隍庙九曲桥

“银扣子”长官礼貌地走向我,围观者纷纷为他让开了一条路。他用挑剔的眼光看了一眼我的画作,发表了一通评论,当然,至于说的什么,我完全听不懂。我让小厮把长官带到一旁,他们想说多久就说多久,也免得阻挡我的视线。这样,我就又可以安心地绘画了。  

晚上我问小厮:“白天警察怎么说?”他回答道:“警察说,如果你想要在上海华界作画,你必须要有许可证。  

很快,当地的一位重要绅士向地方当局写了一封信,代我陈情。最终,我获得许可,可以在华界任何地方作画,前提是我必须事前通知当地警方,他们会派一个警察负责维持秩序。  

▲2月17日万里长城

毫无疑问,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漫步在山海关附近的长城上,我发现附近有一处日本军营,日军正在进行军事演习,他们大肆移除长城附属的障碍物,对长城造成了重大的破坏。战争年代,这种做法尚属情有可原,但在和平时期,恶意破坏长城这一世界奇迹实在是没有道理。我认为他们完全没有征求过中国当局的意见,这完全是日本军队的单方行动,他们应该为这种破坏行为负全责。不过,外国人无视中国主权,这种现象在中国实在是数不胜数,令人叹息。  

▲2月18日山海关附近的旅店  

▲2月19日山海关附近的街道

山海关,是一座很有代表性的北方城市,小城四四方方,一纵一横两条主干道在城中心交汇,交汇处伫立着古老的鼓楼,从鼓楼处延伸出若干条道路,通往四周的城门。鼓楼雄伟壮丽,历史悠久,屹立在城中心,主宰着整个城市。鼓楼上存放的钟鼓早已弃置不用。  

城中街道很宽广,空空如也,如同山谷一般。暴雨连日不止,洪水由山顶倾泻而下,街道也就变成了泄洪的孔道。而在干旱时节,街上总是尘土飞扬。街上的建筑多是单层的平房,屋檐挑出很远,用来防风避雨。骡子行走在街道上,就好像走在商店的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当地的土地是金黄色的,干旱时节,在炎炎的烈日下,闪闪发光。  

店铺的幌子五颜六色,形状各异,各行各业很容易辨别。

▲2月24日北京颐和园内的石舫(清晏舫)

我们乘船来到了一座石舫(清晏舫),它有两百余年的历史,期间曾几经修缮。不过后期增建的建筑并不美观,也没有改变原本的构造。石舫由白色的大理石精心修建而成,船尾高高升起,样式古典、美观,十分逼真。后来在石舫上修建起了华而不实的木质建筑,喷绘成大理石的样子。这里是供皇室成员与贵宾休息的茶室。若干年前,为了迎合西方写实的理念,他们又修建了船桨,这与石舫结原本的机构非常不协调,完全是画蛇添足。不过,这正好表明中华帝国正努力向西方学习。  

▲2月27日北京颐和园内的万寿山、佛香阁  

我相信意大利传教士参与了颐和园的设计工作,放眼望去,湖对岸的建筑都可以证明。巨大石基上,主体建筑群的石质结构明显是意式的,山顶上的寺庙,尽管屋顶是中式的,但仍给人一种意式建筑的感觉。我仿佛置身于意大利的湖畔,观赏着仙境中的宫殿。不过,意式也罢,中式也罢,我都不关心,它实在是太美了,恐怕再也找不到一处比这里更适合消夏的场所了。  

○选自《西洋镜日历》(2017年版),中南博集天卷图书公司授权合作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