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现代信息技术起源于19世纪电报、电话的发明。到了20世纪中期,数字电子计算机出现,使得信息的快速处理、大容量储存得以实现,至此,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半个多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现代社会的面貌。其巨大的影响力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科技革命。

1955年,钱学森回国时44岁,适逢“十二年科学规划”启动,临危受命的他出任综合组组长,带领12位科学家开始计算机的预研工作,成为我国计算机起源的先驱。

1956年周恩来总理强调:“计算机是新的技术革命。”并提出中国应该迎接“由自动化所产生的、在科学技术和工业领域里的新的革命”。由此,中国计算机的研制工作正式开始。

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通过电子机器融合,是国家的发展战略,科学家和国家领导都意识到其重要性。也证实在此基础上,“两弹一星”的成功实施和中国的电子计算机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场国际性的技术变革风浪悄悄袭来,中国人刚刚攻克的电子管计算机,刚准备大批生产、发挥作用,却又成了落后产品,面临淘汰。国外对于晶体管和半导体技术的研究和发明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晶体管计算机也成为了世界电子科技领域和运用的新的方向。

晶体管将电子管击下历史擂台,这是出人意料的重大变革,让千辛万苦攀登的新中国倍感压力。计算机的技术对抗、国家对抗迫在眉睫,紧迫的形式容不得中国重新慢慢的积累经验。此时此刻,哈尔滨工业大学异军突起,中国队挥旗出场,成为计算机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

中国制造的晶体管计算机以其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寿命长、工作稳定,便于生产,很快就由最初的军用,扩大了其应用发挥的领域,给当代还在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这个还在发展中的国家。

信息领域的发展是惊人的。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等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风起云涌,席卷全球,这种新业态也正在为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再加上中国现在的国立、人在资源和市场规模等等都具备了更强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坚信,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在今后也必将取得更为瞩目的成就。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