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开灯会导致婴儿性早熟吗?

流言说:有传闻说用夜灯会使得宝宝和孩子发育提前。晚上有一盏小夜灯提供一些微弱的光亮,对于妈妈照顾小孩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但这盏灯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妈妈们的好心可就做了坏事。

回答:

通过目前所能够获得的研究数据,我们并不能直接将使用夜灯和发育提前直接联系起来,过分担心其使用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必要的。如果家里确实需要一盏小夜灯来照顾孩子的时候,家长们也可以尽量购买灯光柔和的,并且使用时避免直射孩子的眼睛,毕竟最重要的还是睡眠质量。

论证:

说到晚上开灯,不管是亮是暗,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对生物钟的影响了。不过对婴儿而言,开灯与否对其生物钟的影响似乎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明显。

科学家对医院新生儿病房内的人造光源进行了一番分析。医生们发现,宝宝出生之后很快睡眠节律、体温节律会逐步地形成,而且随着宝宝逐渐长大,他们的体温、睡眠的生物节律就会越来越显著。但科学家们也指出,在新生儿病房里,人造光源对宝宝们这些生物节律的影响似乎并不明显。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十分令人意外。

我们不难想象,除了灯光之外,还有太多其他的因素可能影响到宝宝们的节律。最常见也是最要紧的就是喂奶。除此之外,例如医疗操作、医务人员走动等许多因素都可能对宝宝的睡眠、代谢造成影响。在这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夜间少量灯光的影响也就没那么大了。

当然,研究人员们也很“严谨”地指出,由于相应地研究所采用的衡量指标大多是体温、睡眠等方面,因此不能够就此断定人造光源对婴儿的生物节律毫无影响。

夜灯会影响褪黑素分泌吗?

关于光、节律与性成熟之间一个非常重要激素就是褪黑素。这个激素非常神秘,我们对于它究竟有什么作用并不全然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对于我们的生物节律、睡眠,甚至衰老以及肿瘤转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同时还发现褪黑素能够间接影响一些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的分泌,例如减少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这些激素的分泌变化与青春期的启动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简单地说,就是褪黑素的分泌可以保证促性腺激素不过早积累而启动发育。

褪黑素的分泌受到光照的控制。它在夜间黑暗环境下分泌达到高峰,当受到光照时,它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因此在正常节律的情况下,夜间褪黑素的浓度要明显比白天高。但对于宝宝们而言,他们在出生后的前3个月褪黑素分泌的节律性并不明显,白天、夜间浓度较为类似。之后褪黑素的日夜变化会逐渐明显。在1到3岁时,孩子们褪黑素分泌的日夜变化会非常明显,白天的浓度要比晚上低很多。这实际上和我们上文所讲的有关婴幼儿生物节律的行程规律是相互匹配的。

除了日光,人造光源对于褪黑素的分泌也是有影响的。那么夜灯所产生的光亮对孩子褪黑素的分泌是否会有影响呢?在这一方面所能够获得的数据并不多。尽管有研究发现,在新生儿病房里,如果给宝宝们在夜间戴上眼罩的话,两三个月后他们夜里褪黑素的分泌比不戴眼罩的宝宝们多。但这个差异仅仅停留在激素水平上,夜间是否戴眼罩对体重等生理指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此外,也有研究发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昼夜调控对于新生儿褪黑素的分泌并没有明显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睡眠规律与质量

我们对于夜灯的担心大多集中于其对于宝宝生物钟以及激素分泌的影响。针对这一点而言,妈妈们实际上更应当重视的是孩子的睡眠规律与睡眠质量。如果睡眠被影响,那么很多情况下孩子就会更多地在夜间暴露于强光下,从而对其生物钟和激素分泌造成影响。

实际上随着宝宝的生长,孩子们的睡眠规律会逐渐形成,在正常情况下孩子的睡眠节律是非常规律的。不少家长有过类似的体验,孩子上一秒还活奔乱跳,但只要固定时间一到,立刻就粘着妈妈要睡觉,即便在全家在外做客或是旅行时也不例外。实际上孩子的这种睡眠节律从学龄前至青春期发育前都很稳定,因此如果孩子夜晚睡眠质量较差的话,家长们应当更加给予重视。当家长去照顾夜间哭闹醒来的孩子时,有时会打开大灯。黑暗中高亮度的灯光直射(哪怕只是几分钟)会激发起神经和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变化;与之相比,微弱的夜灯的作用似乎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因为大人的作息或是社交活动从而影响孩子的睡眠——这些细节(尤其是后者)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很容易被我们忽略,而它们对于孩子睡眠的影响却是非常明显的。

通过目前所能够获得的研究数据,我们并不能直接将使用夜灯和发育提前直接联系起来。网络上的传言也仅仅是对于少数个例的推测,并没有相关检测检验结果的支持。此外,市场上的夜灯种类繁多,灯光颜色、亮度、柔和度各有差异,因此笼统地去分析“夜灯”对婴幼儿的睡眠以及发育的影响是有失妥当的。 当然,如果家里确实需要一盏小夜灯来照顾孩子的时候,家长们也可以尽量购买灯光柔和的,并且使用时避免直射孩子的眼睛。但过分担心其使用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