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对方却不表白不好?

故事要从我的一位老铁说起。他单身已经五六年了(声称是),他一直叫嚣着让我和其他朋友给他介绍对象。期间我看他遇到过好几位他很喜欢的女生,但是最终都没有能够修成正果。

我有一天突然发现一个问题——他从来不跟女生表白。我就问他,你当时那么喜欢那谁谁谁,你怎么不表白?他说我怎么能表白呢?我表白怎么行呢?我从来都不给女生表白。他的这个言论居然还得到了我们朋友圈子里另外几位单身男士的高度认可。

为啥不表白?他们说,说不清楚,反正不能表白,只能暗示。然后这四五个男生就在那一起频频点头。

我这个老铁还说,女生跟他表白,他也不喜欢,最好就是互相暗示试探。我说那你们怎么确定关系呢?他们说,所以不就没成嘛,单着呀,也许遇到刚好能成的就成了。于是我的小脑瓜里升起了许多问号,他们说自己也理不清自己的心理,让我写篇文章研究一下。

所以我就真的深入研究了一下这个“表白”的问题。来看今天的文章。

要理解表白的问题,就得先理解“暧昧”。

“Ambiguity”一词,维基百科定义为是一种意义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 of meaning),这种不确定使得任何解读都存在可能性,却又都无法确定。浪漫关系中的暧昧, Ambiguity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则是指双方对彼此关系的内涵存在不确定(Draucker & Stephenson, 2012)。

不确定双方对彼此的感觉;

不确定是否要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不确定要不要做出承诺成为固定的伴侣;

不确定是否要结束浪漫关系发展的可能性,拒绝再和对方做出更多友情之上的互动;

……

暧昧都产生于 “承诺”与“拒绝”之间的矛盾。而处于暧昧中的双方都不主动公开地表明自己“会承诺”或“会拒绝”的立场。倾向于承诺的人,从未明确提出过自己的承诺,只是在心中有这样的期许;倾向于拒绝的人也从未给出明确的拒绝,只是内心认为自己不愿/不会/不能和对方在一起。

我们通常看到的人在暧昧中的状态有3种:1)倾向于承诺;2)倾向于拒绝;3)自身的想法也不明确,在承诺和拒绝之间摇摆(最常见)。

而表白,就是宣告暧昧结束的号角。表白意味着,我单方面宣布关系存在一种确定的内涵:我有明确的意愿与你发展浪漫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表白看起来是个小事,但实际上却是完全颠覆了原来的关系动态,带来了全新的关系动态的一个分界点。

“表白”对于关系来说则意味着:

1)关系中的自由度降低了。

暧昧关系中,双方都没有被关系所束缚。对彼此来说,关系的可能性有很多书写的空间,对外部来说,也仍然可以保留发展其他关系的权利。我这位老铁后来分析出来“不但自己不喜欢表白,也不喜欢被女生表白”,原因有一部分就是无论任何一方表白,起码彼此之间关系的可能性就受损了。

“拒绝了的话连朋友都没得做,更不可能还能继续发展看看。”他如是说。

此外在Rusbult等人(1998)提出的亲密关系的承诺投入模型中指出,有更多可供选择对象(alternatives)的人,越少对一段关系做出承诺。越是自己认为自己选择很多的人,越难表白。

2)关系中的权力变化了。

对于那些把亲密关系看成输赢之争的人来说,在暧昧阶段,ta们会认为双方的权力是相对均衡的,双方都可以否认自己的意图和情感。而表白后,一方拥有了拒绝或接受另一方的权力。

不过这种感受是正常的,因为人类天生寻求他人的认可和接纳,人际中的拒绝会给个体造成自尊受损的感受,浪漫关系中的拒绝尤其如此。那些曾经遭受过背叛的人更害怕被拒绝(Horney, 1937; Downey & Feldman, 1996)。

3)可能出现需要人际技能的“尴尬场景”。

表白后如果被拒绝,无论是自己被对方拒绝,还是对方被自己拒绝,都是一种复杂的人际“局面”。我这几位老铁认为自己缺乏处理这种复杂局面的“足够的能力和意愿”。一方面觉得麻烦,一方面也觉得可能会出现难以处理的尴尬或冲突的场面——这一说法也被研究佐证了(Lindsay, 2015)。

4) “游戏式张力”消失了。

有一些人会比另外一些人更加痴迷于暧昧关系中的不确定性。“未经表白”的关系中,有试探、有迂回式的接近,有痴迷、有伪装、有猜测……这些过程都对我们注意力的侵占、对我们激素的分泌都有着极大影响,让我们产生心跳(爱情)的感觉。

我们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份关于亲密关系的“剧本”,有意思的是,很多时候当我们真正走近一个人,与真实完整的ta建立起持久的亲密关系,这份“剧本”的演绎反而会受限,不如不确定的关系中我们所能体会到的那么深刻。

而一旦表白,则意味着这些过程不再有存在的必要。

同时,这种不确定性为热衷于分析他人一举一动的人提供了机会。有些人乐于从对方的行为举止中发觉其感情的线索,而暧昧满足了ta们这种分析、侦查、抽丝剥茧似的乐趣。那么,表白则意味着这种乐趣的消失。

表白为一段关系赋予的是“可解释性”。

可解释性(accountability),在政治、道德、商业等语境中经常被翻译成“问责制”,指的是主体需要为自己的活动和行为负责,并有义务对情况及时做出解释。

亲密关系中的可解释性,则指的是双方对这段关系的定义是明确的、有共识的(Degges-White, 2017; Perel, 2014)。

表白显而易见,本身就是为关系做出形式的行为,也能够迅速让两个人对关系是什么达成共识。Esther Perel说,是现代人的需要与恐惧,使得亲密关系越来越告别可以被明确解释的状态,进入“稳定的不确定”(stable ambiguity)状态。

我们都害怕孤独,渴望与他人的关系和联结,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我们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意图,享受着模糊界限的自由(Perel, 2014)。

但表白依然是至关重要的。

1. 缺乏解释的关系状态,让人享受权力而非亲密。

缺乏解释的关系背后,是我们对于权力的渴望,也是我们对代价和风险的恐惧。每段关系中都存在权力的角逐,往往,拥有更多权力的,是那个对关系更少依赖、有更多独立和自主权的人,因为ta们可以更加容易地离开关系。因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不明确的方式来规避掉可能的风险,获得更多的权力。

这个理论也同样可以解释有些人虽然恋爱了但“向全世界隐藏这件事”,或者在关系中有所欺骗和隐瞒来让自己掌握更多的主导权。

但在这种状态中,人们享受的只是权力带来的快乐,和对象是谁没有太大的关系。它作为亲密关系来说是虚假的,并没有真正的亲密关系所包含的信任、真诚和共情,也无法给人以归属感。我们虽然身处其中、有人陪伴,但依然会感到孤独。这样的关系也是相当脆弱的,因为只要一方有所不满、想要离开的话,关系就会迅速瓦解。

2. 表白是对自己的一种承诺,是关系中承诺的第一步。

其实,表白并不是对对方的承诺。因为众所周知,表白只是表达了我对你的感觉、我想要和你建立明确的一对一亲密关系的意图。两个人能否产生更深一层的承诺,还要看关系的发展。

表白的实质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定义”。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其实千变万化,我们喜欢一个人和喜欢另一个人的感觉也会不尽相同。表白意味着“我愿意把我对你的感情,标记为/定义为爱情”。它是对自己内心的认可。

表白这种仪式感,对自己的作用可能比对对方的更大。我们想要给自己和对方创造一段长期稳定健康良好的关系,而这不仅困难,还要求我们必须要为之付出努力。表白是“我愿意付出努力”的行为表现。通过表白,我们也能告诫自己,要认真对待这个人、这段关系。有表白不一定能保证后续一个人在关系中必然会付出努力,但不表白却多少可以看出一个人在关系中更多考虑/更看重自身的处境。

缺乏表白的勇气,可能是一种“时代病”。现代人越来越自我,ta们相信“活出自我”和“做自己”,为他人妥协变得更为痛苦;社交网络让现代人产生了自己有更多选择的错觉;活动更多、单身生活也变得比从前更加精彩快乐;再加上生活工作的压力——更多人开始想在爱情中“做个逃兵”。

但也许正是在这个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需要“表白”—— 因为这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孤独的时代,人们被割裂成都市中的原子、工作中的齿轮,传统的亲缘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在这种个体的割裂中,我们更需要学习足够慎重地看待感情,学会在必要的时候为了维护一段亲密关系选择妥协,学会接纳另一个灵魂的棱角和缺陷,学会和另一个人深深地连接。

所以今天文章的最后,我想鼓励大家找回年少的自己,找回表白的勇气。以下三个小tips送给大家:

1. 更多地着眼于奖赏,而不是代价。

表白会有代价。但有时候,是我们会更多地放大可能的危险,忽略它可能带来的好处。比如说表白如果成功了,我们能够拥有情感的满足、安全感、共同面对困难等等,表白如果失败了,我们也收获了追求爱情的勇气,成为了更自我认可的自己。

2. 更多地着眼于“共有”的关系,而不是“交换”的关系。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我们总是习惯用奖赏和代价来衡量亲密关系。不过,过于精确的计算和衡量并不利于亲密关系的健康发展。Margaret Clark等人认为,亲密关系分为“交换”关系和“共有”关系,其中“交换”关系注重公平的交换,认为付出的代价都应该被奖赏所抵消;而“共有”关系则重视的是“对彼此需要的相互应答”。

如果我们看待关系的思路更多的是“交换”式,我们会沉浸于表白可能带来的得失中,而如果我们用“共有”的眼光看待我们和对方——既然喜欢/爱着对方,那么,由我们多承担一些、由我们先说出心声又有什么问题呢?

3.找一个有浪漫氛围的场合和时机

在大量影视文化的教育下,浪漫的氛围能够促使我们联想到爱情,比如冬天下着雪的树林、海边、浪漫的餐厅等等。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氛围推动一下自己。

爱情应该是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充满真挚和珍重的事。愿看到这里的你有勇气表白,也有幸运收获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