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蛇出洞真的是地震征兆吗?海城地震前,为何冬蛇会出洞?

1975年元旦之后,生活在辽宁海城地区的人们就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原本应该冬眠的蛇,开始爬出洞穴,纷纷来到地面,而且还不是一条两条,而是上百条。

这种情况非常不对劲,要知道的是,蛇在冬眠期间离开巢穴等于是自寻死路,它们根本无法抵抗外界的低温,很容易在低温环境中被冻死。事实也果真如此,这些钻出洞穴的蛇大量冻死在雪地里,但仍旧有新的蛇钻出洞穴。

1个多月后,当地发生了7.3级大地震,这就是海城大地震。但因为在此次大地震之前,当地观测到有30多种、近1000起动物异常,再加上当地小震不断,专家结合多种材料判断当地可能有大地震发生的可能,当地政府也紧急发布地震预测,并号召群众撤出房屋,果然,在地震预测发布之后,当地就发生地震。

海城大地震是我国首次成功预测的大地震,至少挽救了15万人的生命,挽回超过50亿元的经济损失。在当时美国“赴海城地震考察组”负责人雷利教授在地震现场说:

“中国在地震预报方面是第一流的。海城地震预报是十几年来世界上重大的科学成就之一”。

蛇为何会提前结束冬眠?

尽管海城大地震被成功预测,但至今为止我们并未掌握预测地震的方法,海城大地震之前虽然会发生群蛇出洞的现象,但专家表示,海城地震前当地的冬眠蛇之所以会出洞,主要是和蛇窝的温度升高有关,和当地的气温背景有关,是一种非地震的自然现象。

蛇属于冷血动物,它们不会消耗能量用于维持体温,而是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外界温度较低时,蛇的体温也会不足以支撑酶的运转,导致生产能量效率大大降低,此时的蛇就会变得行动缓慢,肢体僵硬,毫无任何反击能力,此时就连原本它们的食物“老鼠”都能够吃掉它们,也因此有了“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的说法。如果温度继续降低,蛇就会在低温环境中被冻死。

为了躲避天敌和应对低温环境,蛇选择在气温在15℃时,钻入到土壤缝隙或者岩石缝隙中冬眠,冬眠的地方温度稍微高一些,但尽管如此,蛇依旧没有行动能力,此时的它们仍旧无法行动,如果此时发生地震,蛇即便能够感知到也无法行动。

除非,地震之前发生了地热,导致地表之下温度上升,当外界温度上升时,蛇的体温也会上升,酶催化能量的效率也会提升,此时的蛇就具备了行动能力。当温度过高时,蛇就会离开冬眠场所,逃到外界。

冬眠的蛇提前苏醒并不是好事,因为外界的温度依旧较低,没了冬眠场所的保护,它们要么会直接被冻死,要么被当地动物吃掉。这也是为什么说“农夫与蛇”的故事,其实农夫做的不是好事,苏醒后的蛇仍旧会死亡的原因。

如果地震之前发生地热现象,那么肯定就不会只出现蛇提前结束冬眠,而是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反应,比如:井水冒热气,以及其他穴居动物出洞。

蛇提前结束冬眠,并不一定都代表着地震,也有可能是天气变暖。比如:河南商丘曾经有一条蛇,在冬季苏醒,每天盘旋在坟头上,许多人都前往这里祭拜。后来商丘也没有发生地震,专家研究表示,这是因为当地冬季气温反常升温,蛇的体温回升让它具有了行动能力。

当地地表之下发生野火也可能会引起冬蛇出洞,比如:腐殖层较多的地方容易发生闷烧,蛇就会因高温而逃离地面。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动物行为出现异常时,专家们往往会赶往现场调研,查看究竟是地震的前兆,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比如:石家庄市井陉县南张井村一夜之间突然出现了300多条蛇,非常不符合常理,但是调查发现这是人为放生的蛇(放生也要注意策略,千万不要随意放生,尤其是放生毒蛇)。

总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仍未从科学上找到预测地震的准确因果关系,目前地震预报仍旧属于探索阶段。

虽然很多大地震发生前,都有动物异常行为出现,但是动物异常行为的出现并不一定都是因为地震引起的,还可能会是与地震毫不相关的因素引起,因此当观测到动物异常行为时,我们需要听从专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