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一组织,锦衣卫和东西厂见了都要绕道走,官员见了先下跪

“分权与制衡是主张将国家权力分为几个部分。”在成为统治者后,因为需要处理的事务极多,所以通常统治者都会不得不将权力适当下放,让各种官员来帮助自己处理事务。

虽然通过这种方式,统治者的工作轻松了许多,但对于权力永远无法满足的统治者,必然不能忍受自己的权力被真正地分散。

“锦衣卫是明朝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锦衣卫的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设立的“拱卫司”。在一开始的时候,对于权力收归十分执着的朱元璋一直主张事事亲力亲为,但随着时间不断拉长,朱元璋终于意识到自己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按时按点的处理完所有的政务的,所以和众多封建统治者一样,其开始权力下放。

朱元璋的铁腕统治,使得权力虽然因为“拱卫司”等机构而被下放,但朱元璋的权力依旧至高无上,所有事物的处置权依旧牢牢被其把握在手中。

但当朱元璋传位给太孙朱允炆,而朱允炆又只在位了短短几年就被明成祖朱棣取而代之后,原本只是拥有部分权力的锦衣卫开始真正对皇权起到了制约作用。

锦衣卫由来

“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在公元1266年,朱元璋设置了拱卫司一职,为正七品,后来先是改成拱卫指挥使司,升成正三品,接着又改成杜尉司,等到1370年的时候,便改成了亲军都尉府。亲军都尉府主要负责掌管皇帝的仪仗和侍卫。

在洪武15年(公元1382年),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都被撤裁,统一改置锦衣卫。 作为皇帝身边的军事机构,锦衣卫的主要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因为深得统治者信任,锦衣卫不仅负责管理侍卫,还负责对朝中官员侦察,负责收集军情,以及策反敌将。

在万历朝鲜战争当中,锦衣卫就成功搜集到了大量日军军情。锦衣卫的首领被称为锦衣卫指挥使,“直接向皇帝负责”,权力极高,甚至于可以逮捕包括皇亲国戚在内的任何人,并在逮捕后直接进行不公开对外的审讯,因此,锦衣卫指挥室通常是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来担任。

在朱元璋统治期间,因为朱元璋威望极大,其对于朝堂和国家有着绝对的统治力,所以,即便下放部分权力给锦衣卫,这些事情的处置权在实际上,还是被朱元璋所牢牢掌握的。

朱元璋在位时间极久,虽然传位之前特意给朱允炆铲除其认为的大势力,并且还给朱允炆留了智囊团,但这些都没能帮助朱允炆真正坐稳皇位。

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的三个大臣当中,黄子澄等两人主要负责出谋划策,一个有守城之才,本来在朱元璋看来,这已经是十分稳当了。

朱允炆继位之后不久,在黄子澄的出谋划策之下,朱允炆决定削藩以收归权力。其实削藩这一建议本身并没什么问题,但问题在于,当时朱允炆的皇位还没坐稳,其对于朝堂的掌控并不够,藩王各自镇守重要边域,一旦削藩,又让谁去负责镇守,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去考虑和安排。

贸然削藩,不仅使得众多藩王心有不满,还加速了朱棣的造反。最后朱允炆让那个善于守城的大臣去领兵出击,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即位。

东西两厂

“(朱棣)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锦衣卫毕竟是朱元璋所设,历经数年,权力逐渐增大。

朱棣上位的时候,锦衣卫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并且在暗中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因为权力斗争,整个机构的办事效率已经不如以往。

为了防止锦衣卫一家独大,同时也是为了扶植自己的势力,朱棣便设立了东厂,将许多原本属于锦衣卫的权力分给了东厂。两个机构之间的划分实际上并不十分明显,在部分地方又重叠,因此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两个机构之间的冲突。

两个机构互相竞争,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自的发展,而这,正是统治者希望看到的。各个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衡,正好方便统治者宏观治理。因为东厂是由明成祖朱棣一手扶持起来的,所以随着时间推移,东厂的风头,渐渐盖过了锦衣卫。

到了明宪宗朱见深统治时期,成化年间,发生了一起李唐皇室的后裔,李子龙勾结皇宫太监,入宫行刺皇帝一事,虽然行刺并未成功,但对朱见深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刺激。

在这之后,朱见深设立了“另一个机构”,即西厂,试图通过自己亲手设立的机构培养自己的势力,保护自己的安全。

西厂的许多工作人员都是朱见深从原锦衣卫中精挑细选选出来了,这些人武艺高强,能力强悍,在当朝统治者的认真扶持之下,西厂的地位迅速上升。

本就被东厂削弱的锦衣卫,现在又有大量精英被抽调走,因此几番变动下来,锦衣卫的地位进一步下降。不断上升的西厂,渐渐发展成了足以和东厂相抗衡的机构。

“恐怖组织”

“(内行厂)别名大内行厂,又叫“内厂”“内办事厂”。”内行厂被设立于明武宗朱厚照统治期间,当时东厂、西厂以及锦衣卫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都有了各自的势力划分。三者的势力和地位,渐渐让统治者感受到了一定的不适。

因为感觉这两厂一卫已经开始渐渐不完全受自己所管制了,为了培育自己的力量,明武宗朱厚照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即内行厂。

内行厂的统治者是当时十分有名气的宦官,刘瑾。为了能够让内行厂迅速发展起来,对另外的两厂一卫起到制约作用,朱厚照将许多权力下放给了内行厂。

通过当朝统治者的扶持,内行厂在短短数年之内就成功发展成了能够凌驾于两厂一卫一上的巨大力量。

内行厂负责的事务众多,和两厂一卫的工作范围在许多地方都是重合的。因为权力大,所以当时朝中的很多文武官员,即使是位高权重的,为了讨好内行厂,也是见了就下跪。

这一机构虽然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明武宗成立的目的,但因为权力过大,且宦官刘瑾行事狂妄,所以其开始“残害很多官员”,甚至于还欺压百姓。后来引起众怒以至于被揭发后,明武宗气愤不已,下令表示要将其处死。

在正德五年,刘瑾倒台,于是内行厂也随之被撤裁,与此同时,西厂也一同被撤裁。内行厂这一机构虽然仅仅只存在了5年,但在这短短5年的时间里,内行厂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据记载,其用刑极为狠厉,“得颛刑杀,擅作威福,贼杀良。”

小结:

“加强中央集权。”封建时期,统治者对于权力的热爱与追逐,通常是永无止境的。朱元璋在一开始的时候,原本坚持所有工作都有自己亲手完成,严防权力分散。

但事实证明,如此工作,不仅完不成工作,还会摧残其身体。最后朱元璋选择了适度地权力下发,帮助自己完成工作。

每一代的统治者都希望朝中能够有专属于自己,只忠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哪怕这势力范围形势乖张蛮横,只要不触及底线,都可以容忍。

在这种情况下,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等机构先后出现。在内行厂发展到巅峰的时候,就连锦衣卫和东西厂的人见了内行厂的人,都得绕道走。